肉雞禽流感H9N2亞型的病因探討與防控
肉雞禽流感H9N2亞型的病因探討與防控
自2003年以來,在快大型白羽肉雞和黃羽雞中發生了一種以雞隻張口、伸頸呼吸,死亡率較高的疾病。經臨床分析和實驗室鑑定為弱毒禽流感(H9N2)與特定細菌併發感染的一種傳染性綜合病症。
1流行特點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主要多發於秋冬季節,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氣候變化大的時節。在肉雞上主要侵害雞的呼吸系統,以15~30日齡的雞群多發。多發生在飼養管理差(雞群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的雞場。
2臨床症狀
2.1雞群前期採食量變化不大、後期採食量下降嚴重,精神沉鬱,離群呆立,乍毛,少數腫眼流淚,流鼻液。
2.2雞群腹瀉、排黃綠色稀糞,病雞張口伸頸呼吸或咳嗽甩頭;
2.3死亡的雞隻在早期往往體況較好,死亡的雞嗉囊和肌胃內都有飼料,類似猝死症。
3病理變化
剖檢病死雞病變為:早期氣管充血嚴重,似地毯狀,支氣管有黃白色的乾酪樣物,肝臟輕微腫大;後期雞隻氣管出血嚴重,支氣管有黃白色的乾酪物堵塞,肝臟有纖維素性滲出物,包心包肝,氣囊渾濁有黃色乾酪樣物,腸道出血。
4防制措施
4.1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給雞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出雞後雞舍要嚴格消毒。
先清理糞便雜物再用消毒液刷洗,然後燻蒸(用42毫升福爾馬林、21毫克高錳酸鉀/立方米),燻蒸後空舍30~60天,再燻蒸消毒,方可進雞。
雞群在整個的飼養過程中要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和雞群的飼養密度。糞便要及時清理,定期帶雞消毒,水槽、料槽定時用消毒液清洗。
4.2保證雛雞質量,減少應激。針對我國廣大肉種雞場的現狀及肉仔雞容易發病的日齡可採用以下措施。
4.2.1 1日齡肌注丁胺卡那注射液5000國際單位/只,同時蒽諾沙星飲水,連用5天;
4.2.2 25日齡肌注丁胺卡那注射液1萬國際單位/只,同時諾氟沙星飲水,連用5天。
4.2.3轉群、防疫前後用速溶多維飲水,諾氟沙星飲水,連用2天。
4.3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4.4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增強機體的特異性抵抗力。
4.5建議的免疫程式(見表1)
4.6發病後,本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案。
5小結
根據病毒分離、細菌分離、動物試驗等實驗鑑定,本病是由弱毒禽流感H9N2與大腸桿菌病或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而引起的。從大量的臨床和實驗室鑑定,肉雞單獨感染弱毒禽流感H9N2不表現或很少表現明顯的臨床症狀,但當大腸桿菌或葡萄球菌等一些產生胞外酶的細菌混合感染後,胞外酶可裂解弱毒,從而增強了弱毒禽流感H9N2的毒力,使雞群的症狀加重,死亡率升高。因此,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勤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