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傳支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方案
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各地產蛋雞群中發現了一種以產軟殼蛋和無產蛋高峰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及病原檢測,證實該病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感染有關。調查瞭解雞場做不到全進全出發病高達40%,該病一旦發生,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希望引起大家關注。
一、流行及發病特點
1、該病各種品種的雞均可發生。
2、規模化雞場、簡易雞舍,特別是飼養批次多的雞場發病率最高。
3、雞群一開產有軟殼蛋,隨著產蛋率的上升,軟殼蛋、透明蛋的比例也隨之增加,軟殼蛋的比例從1%-15%不等,不斷出現寡產雞,產蛋率在70%-90%不等,有的雞群產蛋率90%產幾天就掉下來。感染日齡越早影響產蛋率越嚴重。早期感染出現輸卵管栓塞、24周左右會出現水袋雞。
4、通過流行病學和病原檢測,傳支的檢出率較高。尤其是早期感染後,對蛋雞的影響更加嚴重。
5、冷應激是導致雞群發病的主要誘因。每年冬春交替時節溫差變化快,雛雞容易受涼,經調查發病雞群多飼養於每年的冬季和春季,冷應激的機率高。
6、產軟蛋的雞很難恢復正常,白殼蛋、沙皮蛋多,蛋清稀薄,因此為減少經濟損失,發病雞隻建議儘快淘汰。
二、剖檢症狀
早期發病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腎臟腫大、呈花斑腎、後期軟殼蛋、卵泡稀少,輸卵管發育異常,子宮部出血、鈣化灶、壞死,多以輸卵管前殖吸蟲處理,結果無效。
三、軟蛋型傳支發病率增加的原因分析
1.近年來,傳支檢出率增加,2022年1-12月份根據檢測資料顯示,檢出率僅次於傳支QX型,遠遠高於其他基因型。
2.現有的凍幹活疫苗對傳支保護率較低,目前用120 4/91 QX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3.傳支感染雛雞後發病率最高,特別是2周左右的雞群最為嚴重,感染該病毒的雞群是病毒的攜帶者,並且不斷排毒汙染環境。但近幾年通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當雞群體質差或發生冷應激時也會發生本病,會出現一過性呼吸道症狀,並且容易檢測到該病毒,該雞群開產後容易出現產蛋率沒有高峰期。
4.通過對發病雞群病原學分析發現,傳支病毒與其它病原混合或繼發感染,如傳支和MS、和鼻炎等。其中傳支和MS共同感染的機率較高,表明傳支和MS存在相互伴發或繼發的可能,滑液囊支原體造成免疫抑制,致使傳支免疫受影響,造成雞群在開產時出現軟殼蛋,還會伴隨著破殼蛋、太陽蛋和沙殼蛋的出現,並且產蛋率會更低。
四、傳支的防控措施
1、儘量做到「全進全出」;雞群出欄後要嚴格清洗和消毒,再空場3-4周方可引進新的雞群。
2、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群的抵抗力。
3、提高雞群的營養水平,選擇優質飼料原料,均衡營養配比。
4、整個飼養週期避免冷應激:雞舍做好保溫,科學通風。雞舍環境在1-35日齡要儘量滿足恆溫、恆溼、零風速;35日齡以上的雞群冬季和春天基礎通風溫度設定建議23℃左右,同時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通風量和通風模式,特別是要重視抗體,60日齡以前連續跟蹤監測傳支抗體3-4次最佳。冷應激預防不僅在育雛階段重要,在青年雞和產蛋雞群同樣重要。
5、做好MS等其它疾病的防控,避免與傳支的混合感染。6、活疫苗的開發週期較長,短時間內很難研發成功。傳支滅活苗研發週期短,並且滅活疫苗能降低傳支發病率,減少排毒,傳支早期免疫主要靠粘膜免疫,結合油苗免疫。淨化環境;種雞開產前免疫滅活疫苗可提高雛雞母源抗體,避免雛雞的早期感染。
五、總結
產蛋雞產軟殼蛋的因素較多,但今年上半年發病雞群多與傳支的感染有關係。養殖場應儘量做到全進全出,定期進行傳支病原監控和檢測,特別是關注和重視傳支10周以前抗體跟蹤檢測。傳支的防控是個系統工程,在做好飼養管理、生物安全的同時結合疫苗防控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