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家禽免疫抑制病的防治
當前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對家禽影響很大,在過去,J亞群禽白血病在肉雞方面除去免疫抑制外,其他一般不形成眼觀的病變,但是近年來,在肉雞方面的發病程度在加重,有些實驗室的檢測結果發現:很多肝臟出血的病例中檢測到了J亞群禽白血病。
人們對於免疫抑制缺乏很好的處理措施,在這些諸多的免疫抑制病中,檢出率較高、危害嚴重的當屬J亞群白血病和傳染性貧血病,下面分別做一下介紹。
J亞群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J亞群引起的一種免疫抑制性疾病。ALV-J主要引起禽髓細胞性白血病,可引發腫瘤並可引起機體免疫抑制和生產效能下降,極易造成與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從而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傳播途徑為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目前針對ALV-J無有效疫苗,主要採取淘汰淨化的措施來控制ALV-J的傳播。
ALV-J與沙門氏菌都可以通過垂直和水平兩種方式傳播,使得ALV-J與沙門氏菌混合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ALV-J還可以引起機體免疫抑制,使得許多病原易感性增加,極易造成機體多重感染。
感染後出現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骨髓性白血病及其它多種腫瘤。病雞嗜睡、雞冠蒼白、厭食、消瘦、腹瀉。公雞發生後影響受精率,母雞發生後產蛋率、孵化率下降。特徵表現:頭部、胸骨異常突起。
較特徵的是頭骨、胸骨、肋骨有奶油狀的腫瘤形成。另外,在肝臟和其它內臟器官有腫瘤形成。
而雞傳染性貧血病主要感染雛雞,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組織和胸腺、法氏囊等淋巴組織,引起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礙。它是一種既能垂直感染又能橫向感染的病毒。經垂直感染的雛雞,在1~2周齡時可表現典型的貧血症狀,病雞感染後14~16d貧血最嚴重。病雞表現精神沉鬱,衰弱,消瘦,體重減輕,喙、肉髯和可視粘膜蒼白、血液稀薄、血凝時間延長。發病後5~6d病雞大量死亡,呈急性經過,死亡率通常不超過30%。剖檢病變是骨髓萎縮,常見股骨骨髓呈脂肪色、淡黃色或淡紅色。胸腺明顯萎縮,重量降低,呈深紅褐色,嚴重時可導致完全退化。病情嚴重者,可見肝、腎變黃,腫大,質脆,胃腸道和肌肉有點狀出血。本病雖沒有大面積爆發,往往呈現區域性性爆發,來源於同一個種雞場的雞苗呈現顯著地相關性,與種禽有非常顯著的關係。第一週往往很好的雞,從第二第三週發病,讓養殖者損失很大。

處理措施
對於免疫抑制病一類,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強種禽的精華和防疫。但是目前的現狀就是很多的問題交給了商品雞來處理。對於這樣的問題,華英科技給我們提供了方案。
治療方案
建議在育雛前期使用芪板青顆粒,從育雛開始連續使用一週,兌水300斤,芪板青顆粒可以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免疫器官發育;定期使用海健素:18、19日齡28、29日齡各用2天,不僅對新城疫、流感有很好的防控作用,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預防也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