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雞支氣管栓塞的分析與治療思路
在北方,立冬以後,氣溫就開始急劇往下走。這時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早晚溫差明顯增大,家禽呼吸道疾病逐漸增多。在肉雞養殖場,呼吸道病多以支氣管堵塞的情形為主。黃羽、白羽和蛋雞均易感,發病率較高,特別是10~30日齡最易發,且死亡率比較高。所以,對養雞業危害比較大,是大家重點防控的疾病。
01支氣管堵塞的形成過程
雞氣管栓塞,是雞多病因呼吸道綜合徵的簡稱,它在臨床表現主要以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被白色或淡黃色的栓塞分泌物堵塞為臨床診斷特徵,雞子臨床診斷觀察表現為「伸脖子」、「張嘴呼吸」、「怪叫」、「仰著死」等異常。
支氣管堵塞的形成過程:
第一步:粘液形成
但凡是發病雞舍,廣泛調查後綜合分析發現:發病雞舍溫度高、溼度小、通風不良或者通風不恰當,導致粉塵飛揚,粉塵夾雜細菌、病毒進入肺臟,肺臟出於自我保護分泌粘液。養殖環境氨氣濃度過高也會造成呼吸系統大量分泌粘液。
細菌、支原體在肺臟利用粘液中的營養成分大量繁殖造成炎症。在炎症的作用下肺臟、氣管更大量分泌粘液。
肺臟的粘液在生理的作用下向外排,氣管中的粘液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積,支氣管則是兩股粘液交匯處。細菌、支原體在肺臟為病毒打開了通路,病毒趁機進入感染機體。
第二步:發燒
病毒、細菌、支原體的進入造成機體突然發燒,內外高溫不斷烘烤著粘液。
第三步:堵塞
溫和性流感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參與致病,導致高燒不斷加劇,粘液在這種綜合條件作用下快速失去水分,迅速形成乾酪樣物質,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機體便呼吸困難。
02支氣管堵塞的原因分析
1.生理特性
家禽呼吸系統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氣囊組成,呼吸道是空氣進入雞體的天然通道,從鼻孔一直到氣囊,與全身相連,禽類沒有橫隔膜,胸腹相通。
這種特殊的結構既利於雞進行呼吸活動,也利於貯存氣體進行氣體交換,但這種特殊的結構也為病原體感染呼吸系統提供了便利條件。
2.環境因素
1)冷應激
當溫度低於機體正常要求時,冷空氣可剌激呼吸道黏膜及肺部組織,使區域性血管收縮,迴圈障礙,造成區域性營養不足,引起纖毛上皮活動減弱停止,溶菌酶分泌減少,區域性粘膜抗體減少。結果是使屏障機能受到破壞,呼吸系統抗感染的能力隨之降低。
2)溼度過低
溼度小於30%,空氣乾燥,粉塵多(細羽、塵土、粉料等),隨空氣進入呼吸系統後,時間一長就會出現微粒積聚,經呼吸道分泌腺粘附,過多時造成阻塞,呼吸不暢,如微生物附著數量多,也易造成呼吸感染。
3)不良氣體
雞舍中有害氣體氨濃度大於20 mg/m³、硫化氫濃度大於15 mg/m³,會刺激呼吸道黏膜以及造成纖毛脫落,致使呼吸道天然屏障功能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大於2500 mg/m³ 時影響氣體交換,引起肺動脈高壓從而造成肺損傷,造成呼吸系統感染。
3.致病因素
根據臨床症狀、病理解剖及實驗室診斷,與支氣管堵塞有關的病原體有:傳染性支氣管炎、H9、大腸桿菌、支原體、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且多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病原體混合感染。如:
①傳染性支氣管炎
②溫和性流感
③大腸桿菌病
④雞慢性呼吸道病
03預防措施
1.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平時,注意搞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及時清理雞糞,舍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清潔衛生的同時,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減少各種應激,從而可有效減少雞呼吸道病的發生。
2.做好免疫
對於規模化養殖養雞場,制定適合且合理的免疫程式,是預防雞病發生的最經濟和最廉價的方式,所以要盡最大努力使傳染性支氣管炎、溫和性流感的防禦機能達到最佳狀態,讓雞群對這些病毒的襲擾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使雞群健康生長。
3.加強生物安全防控
雞場儘量做到全進全出,嚴格執行雞場全進全出的養殖制度,做好終末消毒和養殖過程中的消毒工作,降低或減少環境當中的病原濃度及其它不良因素。
4.避免舍內空氣乾燥
乾燥空氣中的粉塵,容易隨呼吸運動進入鼻腔、上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而被吸附於呼吸道壁上,支氣管在呼吸過程中因環境空氣乾燥造成大量水分喪失,從而也使得呼吸道粘膜變得乾燥。這邊把吸入空氣中粉塵固定到了呼吸道粘膜表面,而不能隨著呼吸道運動排出體外。
5.減少應激
降低飼養密度,平衡機體營養,減少各種應激,提高呼吸道粘膜完整性和抵抗力。
04治療方案
本病主症是痰熱咳嗽。機體由於外界環境中的各種病原進入雞體,造成抵抗力差的雞子被感染而發熱,那麼雞體內熱煎灼津液成痰,粘痰阻滯氣機和堵塞氣道,導致雞體肺失宣降,咳嗽氣喘。
根據這種病證,所以支氣管堵塞的治療原則是:清熱化溼,止咳化痰,清肺降火和退熱。
用藥原則是:早期控制炎症滲出,中期促進乾酪物溶解,後期擴張支氣管,溶解栓塞物。
1.早期預防與治療
①混飲:麻杏石甘口服液配伍大劑量石膏,連用5~7天一個療程。
②混飲:高濃度速溶氟苯尼考 高溫定性強力黴素 吸收好的粘菌素,連用5天。
再使用可有效、快速止咳化痰、清肺降火、潤溼的獸用中成藥。
2.退熱
前期一定要注意:退熱藥物的使用!如果你把退熱藥物用好了,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因為快速退熱可有效降低乾酪物的發生、形成。
治療方法:退熱:可採用中西結合,中藥對抗內熱的清法和瀉法並用,西藥解熱與植物藥柴胡退熱相結合,這樣多重機制和多種方式進行綜合退熱。
3.控制繼發感染
肉雞支氣管堵塞可選擇脂溶性最強的、速溶且高敏的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醯胺醇類、利福黴素類、喹啉類等廣譜抗菌抗支原體和抗病毒藥趁早治療,這樣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那麼,最後總結一下:肉雞支氣管栓塞病是由多病因綜合影響、多病原共同致病的一種呼吸困難綜合徵。它是在原呼吸道病的基礎之上,又因流感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等易造成大量炎性介質滲出、以及機體易產生高熱病毒的突然襲擊下「急性發作的一種高死亡的急性感染」。
高燒在不斷的加劇,粘液在慢慢失去水分,逐漸形成乾酪樣物質;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機體便呼吸困難。氣管或支氣管氣道栓塞性堵塞是危急症之一,因為呼吸道也稱氣道,是生命通道,一旦完全堵塞,幾分鐘內就會危及生命,要抓緊治療時機。
因此,該病的正確治療措施,應該是高效抗病毒、以迅速減少滲出;再輔助以高效解熱、抗炎和退熱等多管齊下,快速降低體溫和控制不反彈,這些是雞支氣管堵塞病有效治療和不反彈的重要行醫與治療思路。所以,綜上,肉雞養殖防好(主要是疫苗與免疫程式)呼吸道和流感及傳支,是避免本病的關鍵。
附件:其它研究資料
每當提及雞的支氣管堵塞症,可以說是養雞人每年冬春季節的一個棘手問題。這個病症,目前對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和蛋雞群均易感,白羽肉雞以15-35日齡的發病率最高。這給養殖者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所以,養殖者和獸醫工作者為了更好的防控和治療該病,研究和分析引起或造成支氣管堵塞的發生原因、致病病因和有效措施,成了流行病學、病理學、病原學和藥理學專家研究的課題,成了各個養殖場、各級獸醫和各個獸藥廠分析思考以力求解決的問題。
支堵原因分析
1生理特性
家禽的呼吸系統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氣囊組成,呼吸道是氣體進出雞體的天然通道,從鼻孔一直到氣囊到氣質骨,與全身相連,禽類的胸腔和腹腔沒有橫隔膜,胸、腹腔相通。這種特殊的結構,既有利於雞進行呼吸活動,也有利於貯存氣體和進行氣體交換,但這種特殊的結構也為病原體感染呼吸系統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條件。
2環境因素
①寒冷應激:當溫度低於機體正常要求時,冷空氣可剌激呼吸道黏膜及肺部組織,使區域性血管收縮,迴圈障礙,造成區域性營養不足,引起纖毛上皮活動減弱停止,溶菌酶分泌減少,區域性粘膜抗體減少。結果是:使機體的屏障機能受到破壞,呼吸系統抗感染的能力隨之降低。
②溼度問題:溼度過低,溼度小於30%,空氣乾燥,粉塵多(細羽、塵土、粉料等),經吸氣隨空氣進入呼吸系統,長期在呼吸道中可出現微粒積聚,經呼吸道分泌腺粘附,過多時造成阻塞,呼吸不暢,如微生物附著數量多,也易造成呼吸感染。
③有害氣體:雞舍中有害氣體氨濃度大於20mg/m³、硫化氫濃度大於15mg/m³時,這會刺激呼吸道黏膜以及造成纖毛脫落致使呼吸道天然屏障功能下降;當二氧化碳的濃度大於2500mg/m³ 時,就會影響呼吸道內的氣體交換,引起肺動脈高壓,從而造成肺損傷及呼吸系統感染。
養殖預防措施
1、改善環境條件
在家禽養殖生產過程中,結合實際飼養環境情況,嚴格按照溫度、溼度、通風、通風標準予以管理,給雞群一個舒適的健康的生長環境。有證據表明環境因素在引起呼吸道疾病,病原間的相互作用中有明顯的影響,已研究的環境因素有氨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溼度、灰塵。
飼養在氨氣濃度20mg/m3以上的環境中,雞群氣管黏液分泌增多、纖毛表面粗糙、其黏膜纖毛運動退化,氣囊、肝臟、和肺臟對大腸桿菌的消除率下降,如發生大腸桿菌病那麼雞群對傳染性支氣管炎及H9的易感性增強。由此可見環境對雞群的重要性。
2、加強生物安全
家禽呼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是保證雞群健康的有效手段,實驗及理論證明在傳染性支氣管炎、H9高發區第一階段從10日齡至18日齡(傳染性支氣管炎抗體滴度在14日齡左右是一生中最低階段),第二階段從22日齡至35日齡(21日齡左右為新城疫、H9抗體水平最低階段)。
用高效安全無刺激消毒(降低雞舍中單位體積病原體的含量),可有效控制傳染性支氣管炎及H9發病率同時對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獸疫鏈球菌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養殖儘量做到全進全出,做好人員進出場區及進出棟舍的管理,養殖期間建議每週對場區進行消毒。
3、優化免疫程式
根據家禽養殖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以及各種抗體的消張規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盡最大努力使IB、H9的防禦機能達到最佳狀態,以保證雞群安全度過這些相應的抗體低谷期,使雞群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