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新玉米餵雞有講究

  現在,春玉米已經收穫了。新玉米在開始使用的一段時間常常碰到諸如畜禽拉稀、採食量增加、產蛋下降或生長停滯等一些問題。這主要是由於新玉米抗性澱粉量大,水份含量高,能量偏低,容易發黴變質。

  現在,收集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摘要編匯如下:

  1 新玉米的抗性澱粉問題

  玉米是後熟生理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澱粉含量最高,儲存一段時間(5-6周)含量逐漸降低。直接烘乾乾燥的新玉米,由於澱粉變性,直鏈澱粉增多,也一定程度上影響消化率。

  抗性澱粉作為一種新型膳食纖維在食品中研究較多,由於不消化不吸收,不會給人體增加熱量,可增加飽腹感,減少能量攝入,有利於減輕體重、促進脂肪氧化、增加脂肪排出。以上作用對人體減輕體重有益,但對於動物生產卻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軟便、飼料報酬高等症狀。

  2 新玉米直接餵雞的問題

  2.1 拉稀

  新玉米中,玉米穗頭部成熟度不夠,又缺少後熟期,因此,抗性澱粉量大。抗性澱粉在小腸中不被消化,而在大腸中容易被大腸桿菌發酵利用,產生毒素引起拉稀。

  需要注意的是,新玉米上市季節,天氣因素與季節性疾病影響也容易導致腹瀉。

  2.2 水份高、能量低

  新玉米剛晒幹後,含水量較大,大多數在17%作用,13%以內的乾燥玉米很少。水份在17%左右,加工成全價料後感到不溼,但是營養成分不平衡。隨著水分的損失,玉米中的維生素、脂肪、能量、蛋白質等成份會隨之損失,從而導致飼料效能下降,料肉比升高。

  新玉米水分超標,能量低,會引起雞群採食量上升(但是,蛋雞的產蛋率卻下降了,因為消化能直接降低了),飲水減少,飼料腐敗週期縮短。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養殖戶認為新玉米能量低,於是配飼料時,就直接加油彌補。有行業人反應,這樣做會加重畜禽的拉稀。

  2.3 黴變

  玉米黴菌分為倉儲黴菌和田間黴菌。穀物在採收前後約25%已受到黴菌的汙染。新玉米水分大,本身的呼吸強度大,黴菌的存在致使短期貯藏發熱黴變風險很大,而在加工粉碎後更容易導致黴變。

  黴菌的衍生物黴菌毒素會破壞機體的免疫系統,如雞的胸腺、脾臟、法氏囊和骨髓肝臟等,大大降低雞體的抗病能力,增加雞群感染新城疫、禽流感、傳支等病毒病的發病機率,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3 新玉米使用注意事項

  針對新玉米這種狀況,需要注意配方的調整,原理是飼料的幹物質營養不變。

  第一,加強新玉米的質量控制,並適當使用合理配比的針對性強的複合酶製劑。

  第二,適度陳化,時間需在一個月以上。

  第三,可通過與高品質陳玉米逐步混用過渡,過渡期半個月以上。

  第四,尋求玉米替代產品如小麥及其副產品、稻米、米糠、棕櫚仁粕等,從而減少此階段玉米的用量。

炎熱夏季養雞需講究的五大點是什麼?

01講究點一:夏季高溫期,開產的雞群體重要略高於標準(30~50g)從開產到整個產蛋高峰對雞群都是一個很大的應激,需大量的營養物質來滿足生理和產蛋的需要,除了消耗每天攝入的營養物質

蛋雞補光有講究

養雞戶為保證蛋雞多產蛋,需適時補充光照。在給蛋雞補光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一、光色應用合理光色不同,波長各異,對產蛋雞的影響也不同。在其他飼養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養

薄薄的雞蛋殼竟大有講究?!

隨著蛋雞規模養殖場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蛋雞養殖週期的不斷延長,蛋殼質量逐漸成為直接影響養殖場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那麼,蛋殼是如何形成的?影響蛋殼質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肉雞的飼養管理有講究,值得收藏!

正確觀察雞群的方法:進雞舍時不要打擾雞群,將會看到所有的雞均勻的分散在整個雞舍,有的雞在吃料、有的在喝水、有的在玩耍、有的在睡覺、有的在說話。這樣的雞群才是健康正常的雞

給雞「巡房」有講究,可不是溜溜轉轉那麼簡單!

雞舍巡房,可不是在雞舍溜溜轉轉,我們養殖朋友要做到經常巡查雞舍,不僅要巡查,而要有目的性的巡查。然而如何提高巡查效率,保證雞群健康生長?看這裡:查有害氣體對雞危害最大的

如何區分玉米等級?

我國玉米國家級質量標準有三個,分別是最基礎的玉米國標、飼料用玉米國標以及工業用玉米國標。這三個標準既相互聯絡又各有特點。玉米國標是大宗玉米的通用標準,廣泛適用於商品玉米

新玉米上市,蛋雞飼料如何使用?

玉米在蛋雞飼料中用量佔比60%,雖然是蛋雞飼料能量的主要來源,因為使用比例高,同時也是蛋白供應的主要原料,因此玉米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蛋雞飼料質量,本文將從新陳玉米辨別、驗收及

玉米在蛋雞飼料中的合理利用

蛋雞飼料中用量最大的為玉米,通常在50%~70%,所以飼料飼餵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受玉米質量的影響。而秋季天氣轉涼,採食量上升,如果在此新玉米上市之際不注意合理使用,往往會出現

玉米在蛋雞飼料中的合理利用,您知道嗎?

蛋雞飼料中用量最大的為玉米,通常在50%~70%,所以飼料飼餵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受玉米質量的影響。而秋季天氣轉涼,採食量上升,如果在此新玉米上市之際不注意合理使用,往往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