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米上市,蛋雞飼料如何使用?
玉米在蛋雞飼料中用量佔比60%,雖然是蛋雞飼料能量的主要來源,因為使用比例高,同時也是蛋白供應的主要原料,因此玉米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蛋雞飼料質量,本文將從新陳玉米辨別、驗收及使用進行概述。
一、新陳玉米如何感官辨別
新玉米色澤鮮豔、胚白有光澤,能聞到玉米的甜味,將手伸進玉米內,手上像有層油膩感似的。新玉米新鮮可口、營養全面,其氨基酸、維生素、脂肪酸等營養物質損失少,但需要40-60天的熟化期,澱粉完成轉化動物才容易吸收利用,如直接使用容易引起動物的飽腹感,甚至產生腹瀉。
陳玉米經過長時間的貯存和乾燥,玉米油脂受空氣,水分影響易氧化,影響其新鮮度和口感;陳玉米往往顏色較暗,胚部較硬,胚焦黃、無光澤,用手掐其胚部角質較少,粉質較多,易受蟲蛀,將手伸進袋子裡面抽出時,手上有粉末狀;陳玉米儲存時間較長,水分含量低,澱粉熟化度增高,消化利用率較高。
二、新玉米驗收關注點
1、瞭解烘乾玉米和風乾玉米的特點
新玉米需要經過烘乾或風乾進行脫水,因此飼料廠對新玉米驗收時要重點關注烘乾和風乾後玉米的變化特點。
風乾玉米是經自然晾晒除去水分,氣味清香、顏色鮮黃、有光澤、籽粒飽滿、容重高、破碎粒少、玉米衣不脫落,營養效價儲存高。
烘乾玉米是經過熱風機熱風(≤60℃)乾燥去除水分,顏色灰白,無光澤,子粒癟、表皮起皺(甚至能剝開外層表皮),容重低,破碎粒多,如烘乾溫度高會有焦糊粒。
烘乾玉米與風乾玉米相比,色澤和香味變差,氨基酸、消化能值降低,脂肪酸含量高,但水分較低,黴變少,基本無蟲蛀,適口性好,易粉碎。
2、確保新玉米水分的均一性
新玉米水分較大,經過脫水後可以把水分控制下來,但是現場驗收時整車玉米水分的均一性是關注重點,由於部分高水分玉米摻雜容易發黴,會影響到周圍玉米質量,甚至發生黴變。
3、新玉米是否有黴變
多數養殖戶認為玉米黴變只發生在玉米貯存過程中,但實際上玉米黴菌分為倉儲黴菌和田間黴菌,如青黴菌屬、麥角菌屬、鐮刀菌屬等均是田間黴菌(產生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黴稀酮等),每年不利的氣候因素使田間的玉米黴變機率大幅提高。
三、蛋雞飼料新玉米使用注意事項
十月份新玉米收穫,價格比陳玉米有一定優勢,各飼料廠、養殖戶均開始收購、儲存和使用新玉米。因此,蛋雞養殖新玉米使用應注意以下問題。
1、新玉米熟化40-60天再用
玉米收穫後大約需要40-60天的熟化,澱粉完成轉化動物才容易吸收利用,在此過程中玉米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完成營養組分的進一步熟化,即利於提高動物的消化率,同時,玉米籽實本身所含酶類會對抗營養成分進行酶解轉化、減少其含量也有利於提高動物利用率,逐漸達到最佳飼餵效果。
2、新玉米高水分帶來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玉米水分為14%以內,粗蛋白含量8%以上。新玉米水分高會稀釋玉米本身的營養素水平(詳見附表1),很多養殖戶認為新玉米水分超標無非會造成蛋雞採食量上升,實際高水分會破壞日糧中維生素等活性成分、降低日糧中代謝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打破日糧中各營養素間的平衡關係等。
由表中資料可見,隨著玉米水分含量的升高,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和代謝能濃度不斷下降,這一變化相應會降低配合料的營養水平,並對剛剛經歷了夏季熱應激的蛋雞產生較大危害。
3、新玉米如何配製蛋雞日糧
由於玉米水分過高稀釋了日糧營養濃度,在使用高水分玉米時需要對配方做出相應調整,以京紅1號為例,對玉米水分高於標準(14%)的情況下進行配方調整。
實際生產中,只要嚴格控制新玉米的品質、安排適宜的過度日糧,根據新玉米內在品質對配方適時進行調整,一定能保證雞群的高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