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雞補光有講究

養雞戶為保證蛋雞多產蛋,需適時補充光照。在給蛋雞補光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光色應用合理

光色不同,波長各異,對產蛋雞的影響也不同。在其他飼養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養在紅色光線下的母雞要比其他顏色光線下的母雞產蛋率明顯提高,一般可提高20%左右。

  二、時長穩定得當

給蛋雞補充光照一般從19周齡開始,光照時間要由短到長,以每週增加30分鐘為宜。當每天的光照時間達到16小時,應保持穩定光照,不能時長時短,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早晚各補充1次光照。

  三、光強均勻適宜

對於正常的產蛋雞,所需要的光照強度一般為每平方米2.7瓦。多層籠養雞舍為使底層有足夠的照度,設計時照度應提高一些,一般為每平方米3.3~3.5瓦。所以,雞舍內安裝燈泡以40~60瓦為宜,一般燈高2米,燈距3米。雞舍內如果安裝2排以上燈泡,應交叉排列,靠牆的燈泡同牆的距離應為燈泡間距的一半,還應注意隨時更換破損燈泡,每週將燈泡擦拭1次,以使舍內保持適宜的亮度。

避免黑暗時或光亮時突然開燈、閉燈 對雞造成驚擾引起應激反應,應在天未黑時或天已有一定亮度時開燈、閉燈。

  光照影響雞群產蛋率的原因

初春日照時間縮短,光線對雞體的作用減少,使雞腦垂體前葉的促性腺激素分泌量降低,從而導致雞群產蛋率下降。

  提供人工光照的方法

一般從自然光照少於12小時時開始提供人工光照,補足到每天光照時間14小時左右。補充光照,採用每天兩次開燈照明的方法較好,即在每天早晨6點開燈至天亮,晚上天黑開燈至20點,每天開關燈時間不必變動。補充光照時,電源供應要穩定,舍內每平方米以3瓦左右光照為宜,燈距地面約2米,燈與燈之間距離約3米,舍內光線照射要均勻,食槽與飲水器應放置在燈泡下面。

  雞群適宜的光照時間

雞群開產後,每天適宜的光照時間應是14~16小時,照度以10勒克司左右為宜(相當於離地高2米,每0?37平方米有1瓦光照)。光照時間不可隨意變更,特別在產蛋後期,更不宜降低光照強度或縮短光照時間,也就是說,光照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否則會大幅度降低產蛋率。

注意事項。對於健康狀況不良、發育較差、體重較輕、以及不足6個月齡的雞群,一般不進行人工補充光照,或推遲一段時間再予補充,否則達不到提高產蛋率的目的,即使一時的提高,也會很快早衰,反而使全年的產蛋率有所減少。

薄薄的雞蛋殼竟大有講究?!

隨著蛋雞規模養殖場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蛋雞養殖週期的不斷延長,蛋殼質量逐漸成為直接影響養殖場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那麼,蛋殼是如何形成的?影響蛋殼質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炎熱夏季養雞需講究的五大點是什麼?

01講究點一:夏季高溫期,開產的雞群體重要略高於標準(30~50g)從開產到整個產蛋高峰對雞群都是一個很大的應激,需大量的營養物質來滿足生理和產蛋的需要,除了消耗每天攝入的營養物質

新玉米餵雞有講究

現在,春玉米已經收穫了。新玉米在開始使用的一段時間常常碰到諸如畜禽拉稀、採食量增加、產蛋下降或生長停滯等一些問題。這主要是由於新玉米抗性澱粉量大,水份含量高,能量偏低,

肉雞的飼養管理有講究,值得收藏!

正確觀察雞群的方法:進雞舍時不要打擾雞群,將會看到所有的雞均勻的分散在整個雞舍,有的雞在吃料、有的在喝水、有的在玩耍、有的在睡覺、有的在說話。這樣的雞群才是健康正常的雞

給雞「巡房」有講究,可不是溜溜轉轉那麼簡單!

雞舍巡房,可不是在雞舍溜溜轉轉,我們養殖朋友要做到經常巡查雞舍,不僅要巡查,而要有目的性的巡查。然而如何提高巡查效率,保證雞群健康生長?看這裡:查有害氣體對雞危害最大的

蛋雞補鈣較適宜在下午

鈣是蛋雞不可缺少的日糧元素,如果飼料中鈣質不足,將直接影響蛋雞的產蛋量、蛋殼厚度、蛋的受精率、雛雞出殼率以及血清含鈣量。因此,給缺鈣的蛋雞補鈣不僅極為重要,而且大有講究。補鈣鈣源鈣源飼料的選擇,以海產粗貝殼粉效果最佳。粗貝殼粉由大貝殼粉碎而成,不

春末夏初育雛日常管理及技巧

春末夏初是育雛的黃金季節,為提高雛雞成活率,確保養殖效益,育雛日常管理須講究技巧。1.謹防氣候變化。春末夏初氣溫上升但易遇陰雨潮溼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對產蛋雞影響十分明顯,

詳說春末夏初育雛的細節管理

春末夏初是育雛的黃金季節,為提高雛雞成活率,確保養殖效益,育雛日常管理須講究技巧。1.謹防氣候變化。春末夏初氣溫上升但易遇陰雨潮溼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對產蛋雞影響十分明顯,

養雞打針的禁忌和技巧!

對於家禽養殖來說,給雞打針是一門技術活,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其中有很多的技巧需要掌握。在為雞打針的過程中,注射藥物的選擇,注射的具體位置,針頭的選擇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