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補光有講究
養雞戶為保證蛋雞多產蛋,需適時補充光照。在給蛋雞補光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光色應用合理
光色不同,波長各異,對產蛋雞的影響也不同。在其他飼養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養在紅色光線下的母雞要比其他顏色光線下的母雞產蛋率明顯提高,一般可提高20%左右。
二、時長穩定得當
給蛋雞補充光照一般從19周齡開始,光照時間要由短到長,以每週增加30分鐘為宜。當每天的光照時間達到16小時,應保持穩定光照,不能時長時短,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早晚各補充1次光照。
三、光強均勻適宜
對於正常的產蛋雞,所需要的光照強度一般為每平方米2.7瓦。多層籠養雞舍為使底層有足夠的照度,設計時照度應提高一些,一般為每平方米3.3~3.5瓦。所以,雞舍內安裝燈泡以40~60瓦為宜,一般燈高2米,燈距3米。雞舍內如果安裝2排以上燈泡,應交叉排列,靠牆的燈泡同牆的距離應為燈泡間距的一半,還應注意隨時更換破損燈泡,每週將燈泡擦拭1次,以使舍內保持適宜的亮度。
避免黑暗時或光亮時突然開燈、閉燈 對雞造成驚擾引起應激反應,應在天未黑時或天已有一定亮度時開燈、閉燈。
光照影響雞群產蛋率的原因
初春日照時間縮短,光線對雞體的作用減少,使雞腦垂體前葉的促性腺激素分泌量降低,從而導致雞群產蛋率下降。
提供人工光照的方法
一般從自然光照少於12小時時開始提供人工光照,補足到每天光照時間14小時左右。補充光照,採用每天兩次開燈照明的方法較好,即在每天早晨6點開燈至天亮,晚上天黑開燈至20點,每天開關燈時間不必變動。補充光照時,電源供應要穩定,舍內每平方米以3瓦左右光照為宜,燈距地面約2米,燈與燈之間距離約3米,舍內光線照射要均勻,食槽與飲水器應放置在燈泡下面。
雞群適宜的光照時間
雞群開產後,每天適宜的光照時間應是14~16小時,照度以10勒克司左右為宜(相當於離地高2米,每0?37平方米有1瓦光照)。光照時間不可隨意變更,特別在產蛋後期,更不宜降低光照強度或縮短光照時間,也就是說,光照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否則會大幅度降低產蛋率。
注意事項。對於健康狀況不良、發育較差、體重較輕、以及不足6個月齡的雞群,一般不進行人工補充光照,或推遲一段時間再予補充,否則達不到提高產蛋率的目的,即使一時的提高,也會很快早衰,反而使全年的產蛋率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