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飼料的黴變現象分析及解決辦法
飼料根據外觀形狀,一般分為粉狀飼料、顆粒飼料、流體飼料及塊狀飼料等。配合飼料的形狀取決於配合飼料的營養特性、飼餵物件及飼餵環境等。而顆粒飼料常見於家禽全價配合飼料。
一、顆粒飼料的加工工藝
飼料原料經粉碎機進行粉碎到合適粒度,然後將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稱量後進行混合,混合均勻後的飼料經調質器進行調質,調質後的物料進入制粒機進行壓制和造粒,使其成為一定大小和形狀的顆粒,製成的顆粒再經冷卻器進行冷卻和乾燥,將乾燥冷卻後的顆粒進行破碎和篩分,去除不合格的顆粒,最後進行包裝和貯存。
二、顆粒飼料的優點
1、投喂方便。顆粒飼料在給養殖動物投喂的時候更加的便捷。投喂一大堆粉料時,容易產生混合不均勻的問題。做成顆粒後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這種問題,並且投喂飼料時輕便、乾淨很多。
2、營養損失少。飼料顆粒機能把各種原料加工成顆粒性飼料,顆粒表面光潔,硬度適中,內部熟化程度深透.又能殺滅能致病微生物,從而保證飼料質量。有利於畜禽的消化吸收,能夠有效的提高飼料消化率。
3、適口性更好。經過加工出來的顆粒性飼料,動物更愛吃,主要是在加工的時候原料裡面的澱粉,經過幾十度的溫度糊化掉一大部分,這樣飼料還帶有香味,有一定的誘食性,動物更愛吃。
三、顆粒飼料黴變現象分析及解決方法
一般有兩種黴變現象比較普遍,具體表現為:
1、團狀黴變
飼料袋縫口處有成團狀的黴變飼料, 一袋飼料內一般有幾個,有時周圍有零星黴變的單顆粒飼料。
原因分析:
縫口處團狀黴變飼料發生原因團狀黴變飼料一般由於雨水淋溼或受潮嚴重引起。
1.1 雨水淋溼。不論是儲存還是運輸過程中,雨水從縫口線處進入袋中, 造成袋口顆粒飼料吸入較多的水,部分顆粒融化,在溼飼料的粘結及袋內或袋外飼料的擠壓下,形成高水分的飼料團,經過一段時間,高水分的團狀飼料中黴菌大量繁殖,形成黴變的飼料團。
1.2 受潮嚴重。由於飼料存放地點空氣中溼度很大,潮溼空氣從縫口線處進入袋內與飼料接觸,造成袋口處顆粒飼料水分升高;有些時候潮溼空氣中的水分甚至通過縫包線傳遞給袋口的顆粒飼料,也使袋口處顆粒飼料水分增加。顆粒飼料在這樣潮溼的環境中放置越久,袋口處顆粒飼料就吸收水分越多,在一定情況下,部分顆粒融化,在溼飼料的粘結及袋內或袋外飼料的擠壓下,形成高水分的飼料團,經過一段時間,高水分的團狀飼料中的黴菌大量繁殖,形成黴變的飼料團。
解決辦法:
防止發生縫口處團狀黴變飼料,一般飼料廠標籤上做了很明確的說明,辦法如下:(1)防淋雨、進水、吸潮;(2)存放於通風、乾燥潔淨處。
2、塊狀黴變
飼料存放堆最上層袋裝飼料日照一側,有成塊狀的黴變飼料, 且數量較多,周圍有零星黴變的單顆粒飼料。
原因分析:
塊狀黴變飼料發生原因在日照強烈的天氣裡,飼料存放堆(運輸車輛)最上層袋裝飼料與日照一側,顆粒飼料在強烈的日晒下,顆粒飼料中的水分在高溫中被蒸發出來, 在內膜上形成水霧, 特別是被晒熱顆粒飼料進入溫度低的環境時(白天進入晚上或運輸飼料卸到室內),冷熱空氣在內膜上接觸,溫差使袋中熱空氣冷凝,形成水霧,水霧會直接粘在飼料上,造成區域性顆粒飼料水分增加,過一段時間,水分高飼料發熱,變成散顆粒黴變飼料;嚴重時水霧過多會形成水滴,會將周圍顆粒飼料粘在一起組成塊狀,過一段時間,塊狀高水分飼料發熱、黴變,形成塊狀黴變飼料。
解決辦法:
防止發生塊狀黴變飼料,(1)主要是存放的飼料產品不能被日晒。(2)車輛在高溫、日照強烈的天氣運送袋裝飼料,特別當運輸距離比較遠時,需要蓋油布遮光、隔熱。
因此,做好顆粒飼料的質量控制,除了生產企業控制好生產過程外,使用者也應該控制好儲存與運輸等環節,避免飼料產生黴變,對畜禽造成危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