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通風模式的合理選擇和制定(實踐應用)

對於大多一線管理者來說,通風模式的選擇和操作,一直都存在差異,和分歧,那是因為所處的區域,雞舍環境有所不同,再有個人經歷經驗有所不同,加之個人管理理念的不同,致使實踐管理操作手法的不同,這是很正常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我們成功的管理方案是基於一些養殖前輩們的成功和失敗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之上,經過實踐工作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所以養殖管理工作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善於總結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整理出一套真正適合自己適合自己所在區域雞舍的成功管理方案。

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合理的通風模式呢?接下來我結合自己多年一線實踐管理經驗和大家共同分析,分享探討一下。

  1.定時迴圈通風模式的選擇應用

寒冷季節養殖前中期建議採取定時迴圈,間斷通風換氣模式,特別是對於現代大型籠養雞舍,適用於雞舍最小通風時或養殖前期應用。特別是寒冷季節,風機溫控持續開啟時,雞舍內溫差加大,雞舍所需溫度無法正常保障,特別是鍋爐供暖不足時,持續開啟的風機數量不能滿足雞舍所需的正常換氣量,無法保證雞舍通風的均勻有效時,特別是中列,就只能採取定時迴圈間斷性通風,一次性開啟所需換氣風機數量,在保障雞舍正常所需溫度基礎上定時開啟風機。

定時通風的優點是節能,更好的儲存舍內的熱量,短時間就能完成雞舍整體通風換氣量,同時雞舍內負壓和進風風速在風機執行時相對穩定,而且新鮮空氣能更好的到達雞舍中部。

不過迴圈定時通風時應注意,對於籠架較高,側風窗與籠頂高度相近的雞舍,(特別是自動出雞的雞舍,和平養改籠養的雞舍,)要注意風機開啟和關閉時形成的慣性風速對兩側靠近小窗雞群的影響,籠頂必須加蓋保溫佈防止冷風直落到雞身上。同時掌握各階段風機開啟數量,和進風口開啟數量的平衡,保障負壓和進風風速的相對平穩,同時掌握好風向和風的落點,防止區域性雞群冷應激。

特別是當夜間供暖不足雞舍溫度過低時,風機依然定時開啟,雞舍溫度無法保障。再有風機定時設定開啟時間不合理時,雞舍溫差加大,造成雞群冷熱應激,舍內環境變化大等,所以應根據雞舍內外溫度結合雞群實際體感溫度狀態,及時靈活調整。

  2.風機迴圈時間的制定

肉雞不同日齡體重所需通風量一般是按百分比來表示的,也就是佔所用風機排風量的百分比,例如某雞群21日齡,30000只雞每舍,均體重1公斤/只,外界溫度在零度左右,若此時每公斤體重的肉雞所需通風量按0.66立方米/小時計算,若此時所用的風機排風量為39000立方米/小時(30000只×1公斤體重×0.66單位換氣量÷39000風機排風量)計算可得知此時雞舍雞群通風所需百分比為50.7%.(最小通風量的計算要根據外界溫度,結合舍內實際環境溫度含氧量及雞群實際體感溫度等靈活調整。)

最後通過風機執行的迴圈時間,來最終得出風機開啟的時間,和停止的時間。(例如風機執行5分制時,5分鐘換算成300s×50.7%=152s風機開啟時間,那麼風機停止的時間就是148s)

風機迴圈時間一般有10分制,8分制,5分制,3分制,有的管理者後期也有采取2分鐘制的。

在設定雞舍通風定時時間時,應特別注意的是:不同迴圈制,通風量相同的情況下,但會對雞舍內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同。

一般寒冷季節育雛前期可採取10分鐘制定時通風換氣,因為2周齡內的小日齡雞群,自身散發熱量較小,此時雞舍以保溫為主,所需換氣量相對小,而且雞舍所需風速很低,風機在迴圈時間內正常執行啟停,不會對雞舍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一般在養殖中後期,大多采取5分鐘制和3分鐘制進行定時通風。因為在相同存欄數量和外界溫度環境情況下,肉雞日齡體重越大,所需通風量就會越大,肉雞日齡體重越大,相同外界溫度環境下,單位時間內產熱就越大,肉雞舍內環境變化也就越迅速,

如果此時採取時間較長通風制時,雞舍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風機一次性開啟時間過長,雞舍進冷空氣過多,且來不及完全預熱就下落,雞群受涼風險大。另一方面風機一次性關閉時間過長,雞舍內各種有害氣體,和溫溼度,會快速升高,甚至達到不可接受的程度。特別是後期沒有溫控風機輔助開啟時,雞舍環境會更糟。所以大日齡體重雞群採取10分鐘制的話就會造成雞舍內環境冷熱變化劇烈,雞群短時間內感受到的溫差大,很容易出現悶雞閃雞現象。因此養殖中後期更適合採取,定時迴圈時間相對較短的通風制(5分制和3分制)來通風,雞舍內的環境溫度相對更穩定,通風換氣也相對更安全合理。

  3.溫控持續通風的選擇應用

對於外界氣溫較高及養殖後期,當最小通風無法滿足雞舍正常通風降溫時,就需要結合風機溫控,或縱向持續通風來滿足雞舍降溫需求了(特別是中午和下午的時間段)。

在實際養殖管理中,有許多管理者在寒冷季節採取溫控持續通風,而且養殖也同樣很成功,寒冷季節採取溫控持續通風應考慮鍋爐供暖,能充分滿足雞舍溫度和通風需要,再有就是雞舍跨度和長度不宜過大。同時應注意保持雞舍進風風速和負壓必須相對穩定,進風風向和落點要求準確合理不能造成雞群冷應激,同時根據外界氣溫每天的各個時間段調整好小窗大小角度風機數量。

溫控持續通風的優點是,在溫暖季節能充分滿足雞舍的通風降溫需求,而且進風口和風機,及鍋爐供暖及水簾降溫系統始終圍繞雞舍所需目標溫度開啟,雞舍內環境溫度相對穩定。寒冷季節採取溫控持續通風的缺點是,耗能,再有無法滿足大型籠養雞舍最小通風量時通風的均勻有效,進風口和風機開啟不匹配時,容易造成雞舍負壓,風速變化大形成小迴圈或通風死角加大雞舍溫差,造成雞群區域性冷應激。

對於春秋季節,由於氣候溫差大,現代養殖通風管理時,大多都是採取,定時通風和溫控通風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保障了雞舍最小通風量時雞舍的空氣質量,又滿足了雞舍高溫時的通風降溫需求,更好的保持了雞舍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

標準肉雞舍三種通風模式的控制要點及體感溫度

現代化的標準肉雞舍,一般具備三種基礎通風模式:橫向通風(最小通風)、混合通風(過渡通風)、縱向通風(隧道通風)。今天,咱們來了解一下這三種通風模式的控制要點。三、縱向通風(隧道

錯誤的通風模式,容易造成肉雞得呼吸道病!

春天養雞又到了溫差大、溼度低、通風難以把握、呼吸道病多發的季節。而最容易造成雞群受涼的因素就是錯誤的通風模式。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幾種錯誤的通風模式。1、首先就是通

肉雞舍四季通風模式探討——夏季篇

因為當前是炎熱夏天,先與大家探討夏季通風模式,餘下的將來以後與大家繼續探討。夏季降溫,使用水簾已經為大家接受,具體原理為,熱風由於負壓作用,經過水簾進入雞舍,風通過水簾時,會帶走水簾上面的水分,使其變成水蒸氣,從而吸收大量熱量,而引起通過水簾的空氣

規模化雞舍夏季通風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養殖效益差。鑑於此,筆者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對夏季降溫措施及通風模式與大家共同探討

調節禽舍內外氣候的三種通風模式比較

為家禽提供理想的舍內氣候,使其感覺舒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它們才能保持健康並充分發揮其全部潛力。使舍內一直維持理想氣候根據地區和氣候的不同,縱向通風和橫向通風這兩種

封閉式雞舍的三種通風模式

溫度與通風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絡,不同型別、用途和生長階段的雞,對溫度的要求有所不同,10日齡以前的不能自行調節體溫,處於變溫狀態下,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育雛期的人工保溫:

夏季規模化養雞舍通風的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

如何提高雞群疫苗免疫的效果

免疫程式的制定每個養殖場必須要制定出符合本場的免疫程式,並嚴格按照程式進行免疫。程式的制定要綜合考慮本地疾病流行情況、疾病流行毒株、母源抗體以及疫苗間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二疫苗的選擇購進疫苗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高效疫苗,要檢查疫苗儲存溫度

做好肉鴨的基礎免疫和預防用藥

一做好基礎免疫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一個地區鴨群可能發生的傳染病不止一種,為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養殖場必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以保護鴨群健康。當前最主要的鴨病有:傳染性雛鴨肝炎、傳染性漿膜炎和大腸桿菌病等。其免疫程式為:①傳染性雛鴨肝炎苗:2日齡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