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封閉式雞舍的三種通風模式

溫度與通風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絡,不同型別、用途和生長階段的雞,對溫度的要求有所不同,10日齡以前的不能自行調節體溫,處於「變溫」狀態下,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育雛期的人工保溫:雛雞的絨毛稀短,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保溫能力差,所以雛雞要給以人工保溫。育雛期後不必繼續保溫。但是,適宜的舍內溫度有利於健康和增重,提高轉化率,故這時仍需注意調節舍內溫度,最適宜的溫度是15—28℃。

封閉式雞舍都是採用負壓通風的模式,標準的負壓縱向通風雞舍主要有 3 個通風模式:最小通風模式、過渡式通風模式、縱向通風模式,適用於在不同季節、不同日齡的雞群。

一、冬季的最小通風模式

冬季雞舍在注意保溫的同時,為保證雞舍內正常的環境條件,在舍溫低於設定溫度的情況下也不能完全關閉排風,而應使用有定時器控制下的雞舍最小通風,但使用最小化通風應滿足以下四個必要條件。封閉、保溫、沒有空氣洩漏的雞舍;舍外冷空氣不能直接吹到雞體;按雞群日齡確定正確的通風率;由一個五分鐘定時器控制通風的開關,或者由一個不長於五分鐘的控制器控制一個完整的開關週期,精度在1分鐘以內。

理想的最小通風模式是橫向通風,適用於寒冷季節和育雛期間。橫向通風一般將排風扇安裝在一邊側牆上,在進行橫向通風時只開啟橫向風機對面側牆的進風口,而與橫向風機同側的進風口則關閉。橫向通風是為了在既保證空氣質量的同時又不會導致雞舍內環境溫度變化太大,因為橫向通風時雞隻基本感覺不到有風吹過。在寒冷的冬季白羽肉雞一般在 1~2 周齡採用橫向通風模式,3 周齡過度,4 周齡以後採用縱向通風通風模式。

二、過渡通風模式

過渡通風模式又稱混合通風,即側牆的排風扇全部開啟後仍不能滿足雞群的需要時, 就需要開啟縱向通風的風機,一般春季和秋季(5 日平均氣溫介於 10~22℃之間的時期)採用此種通風模式。

春秋季節晝夜溫度變化比較大,應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隨時轉換通風模式,採用混合通風模式。當溫度低於一定溫度的情況下,關閉水簾處進風口和遠端排風扇,開啟側牆進風口和雞舍側面的排風扇,使用橫向通風,當溫度上升到一定溫度時,關閉側牆進風口和側牆風扇,開啟水簾處的進風口和遠端排風扇,使用縱向通風。水簾處進風口、側牆進風口開啟的大小、執行風扇的個數都可以隨時調整,為了更及時準確地實行轉換和調節進風口的大小及排風扇的開啟數目,應使用電腦進行自動轉換控制。

三、縱向通風模式

縱向通風,就是當雞舍溫度不能降低到我們所希望的目標溫度時,利用風冷效應的原理,使雞隻感受到的溫度達到或接近理想溫度的一種通風形式。夏季降溫的一般通過三種途徑:通過溼簾降低雞舍溫度、通過通風降低雞舍相對溼度,加大雞背高度的氣流速度,降低體感溫度。夏季每小時至少換氣 60 次,1 分鐘內雞舍全部換氣一次。

水簾蒸發降溫是夏季控制雞舍溫度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在外界相同溼度的情況下,溫度越高經過水簾降溫後降溫的幅度越大。在高溼的情況下無論外界溫度如何,降溫的效果都是有限的。在溼度為80%的情況下外界溫度為40.5℃時可降溫2.7℃,外界溫度為26.5℃時降溫幅度為2.0℃,在低溼的情況下無論外界溫度如何,降溫的效果都是很明顯的,當溼度為30%的情況下外界溫度為40.5℃時可降溫14.2℃,外界溫度為26.5℃時降溫幅度為9℃,所以外界相對溼度是水簾降溫效果的制約條件,外界溼度越低降溫效果就越明顯。

總之,溫度對雞生產效能影響最大,在育雛期,雛雞的抵抗力較差,對溫度的要求較高,而在育成期、產蛋期,適宜的溫度是雞隻發揮正常生產效能的保證。若溫度較高,則雞的採食量下降,飼料轉化率下降,肉雞增重減慢,蛋雞蛋重減輕,蛋殼質量下降,產蛋率下降,死淘上升直至大批熱死雞。而低溫會使雞的維持需要增多,生長緩慢,料蛋比和料肉比增高,冬季低溫和雞舍內溫度波動過大,都會使雞隻抵抗力下降,產蛋下降,誘發雞群呼吸道疾病直至換羽停產,由此可見溫度是導致家禽出現熱應激,影響雞群健康和效能發揮的首要環境因素。

閉式雞舍通風及溫度控制的重要性!

​1.通風與溫度的關係當雞舍的溫度低於正常溫度時,通風的目的只是換新鮮空氣,也就是換氣後關閉風機,使其迅速升高因通風而降低的溫度。然而,我國大部分養雞場採用人工感覺通風控

冬季閉式雞舍(半閉式通風換氣的要點和常見誤區

封閉式雞舍相比開放式雞舍,具有土地利用率高、節省人工、單棟飼養規模大、便於標準化管理等優點,越來越受到養殖戶的歡迎,也是未來中國養雞業的發展趨勢,而封閉式雞舍的管理中,

規模化雞舍夏季通風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養殖效益差。鑑於此,筆者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對夏季降溫措施及通風模式與大家共同探討

夏季規模化養雞舍通風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

秋冬季節密閉式雞舍的溫度與通風管理要點

眾所周知,每年秋、冬季節來臨之際,蛋(肉)雞養殖企業(場)均面臨雞舍環境控制管理的巨大挑戰。因為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雞舍通風開始由縱向通風向過渡式通風轉變,需要根據外界溫

密閉式育雛育成雞舍,春季通風管理五個關鍵!

春季是冬夏過渡季節,主要天氣特點是外界氣溫逐漸升高、溫度變化無常和晝夜溫差大,密閉式育雛育成舍春季的舍內環境不易控制。因此,我們應結合春季氣候特點,並遵循雞的自然規律,

標準化雞舍通風存在的問題

通風在標準化雞場十分重要,目前標準化雞舍多為封閉式養殖,為保雞舍內空氣新鮮,有足夠的氧氣,排出有害氣體、溼氣、灰塵,保持舍內環境潔淨,通風系統的設定是最重要的。正確使用

冬春季封閉雞舍雞氨氣中毒的原因分析及建議處理方法

一、概念氨氣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雞場內雞氨氣中毒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冬季及早春多發,現代密閉式雞舍、集約化雞場較開放式的多發。中毒輕者可造成雞生長

密閉式雞舍,蛋雛雞冬季的溫度管理措施!

育雛期培育目標是通過對0-6周齡的雛雞進行嚴格、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培育出符合其品種生長髮育特徵健康無病、體重、體尺達標的均勻合格雛雞。在育雛期飼養管理過程中,環境溫度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