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封閉式雞舍通風及溫度控制的重要性!
1.通風與溫度的關係
當雞舍的溫度低於正常溫度時,通風的目的只是換新鮮空氣,也就是換氣後關閉風機,使其迅速升高因通風而降低的溫度。
然而,我國大部分養雞場採用人工感覺通風控制方式,受人員素質、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夜間氣溫突變、風速不合適造成的溫度應力難以防止,勢必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生產水平。
2.通風與有害氣體的關係
由於雞舍一直通風,溫度影響不大,同時NH3、CO2、H2S等有害氣體可以有效排出,因此有害氣體對雞舍空氣的影響不是很重要。
如果要保暖,就要關掉風扇,室內有害氣體濃度超標,空氣中的含氧量下降,導致雞的食慾、生長速度、性活動、產蛋率、受精率等指標下降,毒力和致病性明顯增強。
這就要求冬季必須處理好通風與保溫的關係。要進行通風,降低有害氣體濃度,保證室內空氣含氧量,保持室內溫度,滿足養雞生產需要。
3.通風與微生物粉塵的關係
雞舍內有灰塵、皮屑、羽毛等微生物粉塵,強烈的野生病毒和細菌能附著在其上,是雞的主要致病原因和最大危害因素;幾乎所有的疾病,如nd、MD、ILT、IBD、沙門氏菌和其他病原體都與之相關。
單靠消毒很難徹底去除微生物粉塵,強制通風是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採用強制通風,通風良好,即使有些雞感染並排出病毒和細菌,也可以隨著空氣迴圈排出屋外,使雞舍內的病毒和細菌減少到感染劑量以下。
4.通風與溼度的關係
雞舍內的溼度是雞舍環境惡化的最有害因素之一,主要來自雞糞中的水分、撥出空氣中的水分和供水系統漏出的水分;溼氣會使地面和被褥潮溼,誘發多種疾病,並容易產生NH3等有害氣體,危害雞的健康。排溼、降低有害氣體濃度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室內空氣流量,依靠強制通風,並通過風速迅速帶走水分,從而保持室內乾燥,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保證雞的健康。
5.通風與放養密度的關係
在集約化飼養模式下,雞群病原環境系統的主體自然轉移到環境中。通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也是降低雞群密度所帶來的壓力的唯一途徑。因此,通風尤為重要。
冬季雞舍通風和溫度控制
其它季節還好一旦到了冬季,通風和溫度控制之間就有了矛盾。
冬天養雞同樣需要適宜的溫度,到了冬天,養雞的人常常為通風和保溫之前的平衡傷透腦筋,尤其是在北方地區。不僅如此雛雞由於身體自調能力差更需要適宜的溫度。
適宜的溫度是養雞場的必要條件之一。雞生長所需的溫度在不同階段是不同的。不僅在冬天,而且在春天和秋天和夏天的雨天。因此,有必要安裝相應的採暖裝置,以保證雞舍的適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