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慶:造成雛雞高死亡率的環境因素及危害分析
雛雞的絨毛稀短, 體溫調節機能差, 抗寒保溫能力差, 因此雛雞在飼養過程中無時無刻都會受到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 特別是當今現代化養雞生產, 在全舍飼、高密度的飼養條件下, 因環境因素造成的病害變得更加突出, 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觀察,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低溫
1.1、低溫的危害表現雛雞在第一週內有相當高的死亡率, 尤其是在第三天達到死亡高峰。受害雞的絨毛蓬亂, 相互擁擠, 打堆, 翅膀下垂, 發出嘰嘰的叫聲, 虛脫, 若低溫持續時間較長, 則有可能引起雛雞大批死亡。剖檢死雛一般沒有明顯的肉眼病變, 有時可見到嗉囊空虛, 腹內有未完全吸收的卵黃囊, 腎蒼白, 肺的邊緣輕度發紅, 細菌學檢查陰性。養殖戶對環境作出調查分析即可診斷。
1.2、 造成雛雞低溫環境原因的分析
1.2.1 外界氣溫過低, 雞舍保溫效能差, 加溫能力弱或加熱裝置損壞。
1.2.2 溫度計失靈。
1.2.3 溫度計掛放位置和高度不當, 計溫不準確。
1.2.4 育雛室內有賊風或穿堂風。
2、 高溫
雛雞對高溫的耐受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潮溼或通風的影響。暫時的高溫, 雛雞有一定適應和調節能力, 但是長時間的高溫環境下, 體溫調節機能無法抵禦, 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 雛雞就會死亡。
高溫受害雞表現為張嘴喘氣, 遠離熱源, 精神懶散, 食慾降低, 飲水增加, 體溫降低或升高, 雛雞不斷死亡。即使沒有大批死亡, 由於高熱, 影響雛雞的食慾, 導致飢餓, 使生長髮育停滯, 還能誘發其它疾病的發生。高溫引起的死亡雞, 一般沒有明顯的病變, 僅可見到胃腸空虛, 肺充血、淤血和水腫。
造成雛雞高溫環境原因的分析:
(1) 外界氣溫過高, 雞舍內溼度過大, 通風效能差, 飼養密度大;
(2) 由於溫度計失靈, 或溫度計掛放位置和高度不當, 造成舍內加溫過度, 或熱量分佈不均。
3、 飢餓
有多種因素影響雛雞的採食和食慾, 以至造成飢餓和死亡。病雛表現消瘦, 蒼白, 無力或昏睡。剖檢主要病變為嗉囊空虛, 腸管內含有氣體或液體。肝臟皺縮, 膽囊腫大和腎蒼白, 有尿酸鹽析出, 內臟痛風和肛門嵌塞。根據現場調查和細菌學檢查即可確診。
造成雛雞飢餓的原因分析:
(1) 不良的環境因素:如育雛室過冷、過熱, 溼度過大, 通風不良, 噪音, 光線過暗, 雛雞的飼養密度過大等;
(2) 缺少或料盤、水盤數量不足, 放置地方不當 (如過冷、過熱或過遠的地方) ;
(3) 飼料或飲水的品質不良 (如飼料黴變或有異味) ;
(4) 弱雛或疾病感染 (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球蟲等疾病感染) 。
4、 缺水
雛雞缺水的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 食慾停止, 翅膀下垂, 呆滯, 嗜睡, 眼球下陷, 後腿面板皺褶, 虛脫而死。陪檢變化是脫水和消瘦, 嗉囊和腸管空虛, 肝臟皺縮變化, 色澤較淡, 膽囊腫大, 腎臟大, 尿酸鹽析出。
造成雛雞缺水的原因分析:
(1)飲水供應不足,或不能連續供應;
(2) 飲水器太少, 或放置過冷過熱、過遠的地方, 幼雛無法靠近;
(3) 飲用水的適口性差或有異味。
5 、缺氧或二氧化碳中毒
本病多見於嚴寒的冬季。由於二氧化碳的比重大於空氣, 因此聚集在地面上。檢查缺氧和二氧化碳積聚的方法是在離積籠底部10~12cm處, 點燃一隻蠟燭, 若蠟燭不易點燃, 或很快熄滅, 則有可能是缺氧或二氧化碳積蓄。
造成缺氧的環境原因分析:
(1) 氣候嚴寒, 育雛室連續加溫, 門窗緊閉, 特別是使用電熱板或煤氣為熱源的情況下, 使氧氣耗盡;
(2) 育雛室通風不良, 封閉緊密, 雛雞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