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及思考

作者:靳巨集偉 李春紅(河北省沙河市畜牧水產局,河北沙河 054100)

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及思考

一 造成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分析

春季是育雛的最佳季節,溫度和溼度都容易控制,而2011年春天,在臨床上遇到幾例育雛失敗的情況,雖然雛雞來源不同,但日齡都在7~9天時發生問題,出現大量傷亡,最嚴重的是一個晚上傷亡999只,1600只雞在8~9天的時候就剩下300多隻,死亡率大80%以上。造成雛雞大批傷亡的元因有以下幾點:

1 溫度過高,雛雞脫水而死

2011年4月份,筆者應邀出診,到該雞場育雛室,只見80%雛雞呆立不動。室內生兩個煤爐,每個爐子三個煤芯,離火兩米遠,感覺被考的燥熱,雛雞散熱困難,導致大批雛雞脫水死亡。

2 通風不良

專業戶只顧保溫,通風,舍內有效濃的氨氣味,空氣不新鮮,以致雛雞的抵抗力降低,粘膜的保護屏障受損害,引發呼吸道疾病。

3 超量飼樣,密度大

有的專業戶不分季節,不考慮春季與冬季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不考慮是否有利於散熱,發育,盲目的超量飼養,密度過大,導致雛雞發育不整齊,強弱雛雞個體差異極大,弱雛由於採食量不夠營養需求,逐漸消瘦至死。

4 疏於管理

有的養殖戶看到雛雞死亡,就盲目認為是種雞場的原因,不及時喂料給水,不及時清理糞便,人為造成更大的死亡率。

5 盲目用藥

雛雞本身抵抗力差。代謝能力差,有的養殖戶或個體藥販不考慮雛雞的採食量大小,將標有200千克兌水量的藥品,讓1000只雛雞幾天就用完,加重雛雞的肝腎負擔,甚至引起藥物中毒,導致雛雞死亡。

6 氣候因素

2011年春季大風天氣多,有的雞舍煙囪年久維修,腐蝕嚴重,出現漏煙想象,再加上風大,造成倒煙,使得雞舍內烏煙瘴氣,雛雞呼吸不暢導致死亡。

7 其他因素

進雛前消毒不嚴格,致使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等感染率增高;雞舍預溫不好或晝夜溫差大,誘發支原體感染等。

二  思考

筆者認為,上述幾例死亡率達80%以上的原因並非病死,多數是飼養管理不當導致的死亡,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望廣大養殖戶重視育雛工作,針對不同的季節,在思想上,技術上,管理上要 隨季而變 ,不能墨守陳規,尤其是在雛雞傷亡後後大群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一定要先查詢自身的原因,如溫度 密度 空氣等,然後到正規獸醫院進行診治,這樣才能把降到最低。再此希望廣大養殖戶能引以為戒,做好育雛工作。

關於雞白痢淨化的思考

雞白痢是普通禽病,不像有些烈性傳染病那樣危害劇烈,但它歷史悠久,範圍廣泛,頑固常在。一直是困擾養殖業的普通又普遍的難題。一、雞白痢在現在雞群中的表現在上世紀80~90年代,雞白痢是3周以下雛雞最常見的急性敗血症,飼養管理不良、防治用藥不力的情況下,死亡

雛雞死亡原因分析及對策

從事畜牧生產和臨床診療工作中,常聽到養殖戶反映,雛雞難養。此言不虛,因為雛雞的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新陳代謝旺盛,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低,飼養不當會引發各種疾病,造成大

秋冬季雛雞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

決定蛋雞經濟效益的第一大要素便是成活率,因此控制雛雞的死亡率至關重要。造成雛雞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一、育雛期溫度忽高忽低有錢買藥,沒錢買煤是許多養殖戶的一大誤區。很多養殖戶怕燒煤,從而溫度很難掌握,導致雛雞得病用許多藥物。溫度過高,雛雞

蛋雞育雛期體重不達標死亡率高原因分析

養殖戶在飼養雛雞過程中會發現在育雛第一週期雛雞的死亡率較高,而且在此期間其雛雞體重也不達標,出現這種情況的具體原因如下介紹,供大家參考:第一週死亡率高的原因(1)細菌感染:

降低雛雞死亡六招

1.嚴格消毒,預防感染:對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可防止雛雞感染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2.藥物預防:雞白痢和球蟲病是造成雛雞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雛雞3周

對當前肉雞疾病診斷的思考

今天我們具體談一下商品肉雞疾病預防和治療思路,首先以前就闡述了,在飼養過程中防疫大於預防、預防大於治療,原則和養殖思維不能改變,在昨天的文章中有提到一些方法措施,今天從

關於肉雞養殖效益歐州指數的思考

近幾年,隨著肉雞飼養標準的提升和效益考評的科學化,歐指歐洲效益指數(簡稱歐指,EPI)正逐漸為大中型肉雞養殖場所認同。就目前我國的肉雞飼養實況看,用歐洲的養殖評價標準來評定

關於雞白痢防治的思考

引發雞白痢的沙門氏菌是自然界常在菌;又由於種雞白痢的淨化不能做徹底,垂直傳播與橫向傳播並存,所以,許多雞場只好把力量用在治療上了;又由於雞白痢容易為其它病症所掩蓋,或是繼發混感,這就使得雞白痢的防治實際是治重於防而不是防重於治。這是件很讓業內同仁尷

關於蛋雞產蛋高峰期的思考

衡量開產蛋雞的產蛋高峰質量有兩個指標,一是峰值在多少,二是峰值能夠維持多長時間。人們通常說的蛋雞產蛋無高峰是指與高產蛋率的雞群相比較而言,對於開產蛋雞群自身來說,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