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關於雞白痢淨化的思考

雞白痢是普通禽病,不像有些烈性傳染病那樣危害劇烈,但它歷史悠久,範圍廣泛,頑固常在。一直是困擾養殖業的普通又普遍的難題。
   
  一、雞白痢在現在雞群中的表現
   
  在上世紀80~90年代,雞白痢是3周以下雛雞最常見的急性敗血症,飼養管理不良、防治用藥不力的情況下,死亡率很高。
   
  到了如今,因單一的雞白痢發病而大批死亡已經少見,但在防疫措施相對薄弱的地區,雛雞8—10日齡「準時」發病的雞場仍不算少,有的地區發病日齡提早到2日齡新生雛;通常是白痢傷寒大腸桿菌混合發病。而且,雞白痢仍然是雛雞多種疾病的直接誘因性病原病,特別是肉雞早期感染,常會繼發混感大腸桿菌病及其它病毒病。
   
  過去,青年雞白痢比較少見,現在已經成常見病,主要是慢性腹瀉、排黃綠色稀便或水樣便,生長髮育不良,肝臟病變最多,肝被膜破裂,有血凝塊,腹腔有血水,有的表現為突然的肝破裂導致死亡。成年雞急性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一般的慢性區域性感染,主要如在卵巢等處形成區域性病變,影響產蛋;有的會因卵泡受侵害而造成卵黃性腹膜炎。在公雞睪丸形成病變,影響種用,還會形成垂直傳播。
   
  二、種雞群的雞白痢淨化的必要性
   

  在養雞生產和禽病防治的臨床實踐中,由於是老病,人們總以為用藥能夠控制就不用過於擔心,損失也不會很大。這只是從顯性損失去淺視的。可實際上它所造成的隱性和長久損失是被忽略了。比如,對生長、生產效能的干擾,對機體免疫力的負面影響,對繼發其它疾病感染的誘導作用等。事實上,人們往往注重的是橫向傳播的投藥防治,對於水平傳播,則採取一日齡用藥預防的措施。無論怎
樣做,要麼是無謂的加大用藥成本,加劇機體的藥源性中毒,促使更多的藥物耐藥性產生;要麼是防治效果並不理想。這在許多時候是無可奈何,不是辦法的辦法。
   
  雞白痢屬於沙門氏菌感染,沙門氏菌是主要寄生於溫血動物腸道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有將近2000種,在自然界廣泛常在,很難靠消毒和投藥來根絕。其中對雞危害最大的是雞白痢沙門氏菌。它在病雛的肝、肺、腸、卵黃囊及心血中含菌量最多,在健康帶菌雞的腸道最多,主要隨糞便排出,形成對環境的持續汙染。在外界的抵抗力屬中等,多數消毒藥可於20分鐘左右將其殺滅。在雞舍或病雞屍體內可存活3個月以上。
   
  雞白痢的發病是三重傳播途徑的。經蛋傳播的,有的孵出衰弱垂死的弱雛;有的孵出看上去正常的雛雞,這些雛雞多數在7日齡之內發生白痢病,也有少數延遲至十幾日齡發病。經孵化器感染的,主要是帶菌種蛋孵化到出雛時,破殼的病雛、碎殼、胎糞、雛雞臍孔汙物等,都含有大量的白痢病菌,沾有這些病菌的胎絨在出雛器內浮游飛揚,被健康雛雞吸入可引起肺型白痢;多在5~6天發病,病雛呈腹式呼吸,但沒有糊肛現象,繼而出現敗血性病變。此外,在孵化室裡,因照蛋和落盤蛋溫降低,會形成蛋內負壓,這時也會將附著於蛋殼表面的白痢病菌吸入蛋內,引起胚胎感染。經同居感染的,主要是病雞或帶菌雞的排洩物、咳嗽飛沫、氣溶膠等汙染了飼料、飲水、籠具、用具、還有飼養人員走動帶菌等,這些經消化道感染給健康雞,一般經4~5天潛伏期後發病,可引起腸型白痢,病雛出現排稀便、糊肛、排便困難、尖叫等,也是繼而出現敗血性病變。
   
  在我國,許多地區的雞白痢陽性率達40%以上;有些地方品種種雞可高達90%左右,種禽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良種淨化參差不齊。據推測,我國種禽企業所產種蛋至少有50%是沙門氏菌帶菌蛋,又由於種禽使用的活疫苗導致的外來病原體汙染嚴重(大部分種禽不能完全使用SPF活疫苗)。所以,商品代雛雞的經胚傳遞的病原體感染陽性率要很高,這是疫苗所不能控制的。這就致使下一代次的雛雞體質和抗病力難測,尤其是雞白痢、白血病、支原體病等蛋傳病在種雞群內的陽性率普遍較高。這種病原的經由祖代、父母代再到商品代的不斷放大擴延,再加上免疫抑制病的掩蓋摻雜,造就了從養殖上游到下游的粗重的疾病傳播鏈(也可以說是高速寬頻傳播)。
   
  由此可見,從根本上說,對於雞白痢的防治,首先應該提到的就是種雞群的白痢淨化。
   
  三、雞白痢的淨化需綜合進行才能見效
   
  有專家指出,在上世紀80年代,國家有過「兩白一支」的淨化標準,由於沒有人願意堅持做,現在兩白比20多年前更嚴重了(兩白是指白痢、白血病,一支是指支原體)。
   
  按照有關規定,對雞白痢的檢疫是:原種祖代雞在13周齡進行第一次普檢,雞群產蛋率達到10%時進行第二次普檢,以後每隔2-3周抽檢一次,直到連續兩次檢出率低於O.1%時,改為6個月抽檢一次:公雞每個月普檢一次,要淘汰所有陽性雞。
   
  父母代雞是在13周齡進行第一次抽檢,在開產前要普檢一次;雞群產蛋率達到10%時進行第二次抽檢,檢出率低於0.2%時為合格,以後每隔三個月抽檢一次;公雞每個月普檢一次.要淘汰所有抗體陽性雞。但是,從成本上考慮,誰家也不會這麼做!
   
  因為其一。種雞飼養成本高,如果產蛋效能好僅僅隱性感染白痢就淘汰那絕大多數種禽企業只好虧損關門了;目前最常用的就是挑出陽性雞單獨飼養.投喂抗菌藥物,待降低帶菌水平後再轉歸按陰性雞種用;其二,雞白痢的檢測是件很麻煩、費人手的細慢活,尤其是全群普檢或抽檢率比較高,而且那是動態的,今天檢測是陰性,一月後可不一定就仍是陰性;其三,通常雛雞孵化質量的保障標準
是一週成活率,只要一週內不發生白痢,就可以說成活率能保住。而一週以後的許多發病則可以由飼養管理中找原因了;其四,雞白痢沙門氏菌是可以用抗菌藥物控制陽性率的,正因如此,許多的孵化場才會採用雛雞一日齡頸部皮下注射抗菌藥物來「宣示」和保證自己的種雞白痢淨化的好,自己的商品代雛雞「沒有」白痢。
   
  然而,業內有專家曾指出:投喂敏感藥物可明確降低雞白痢陽性帶菌水平,但是不能逆轉雞白痢陽性抗體轉陰,也就是不能從本質上淨化雞白痢。曾有院校專門進行過無菌環境下雞白痢傳播試驗,飼養於無菌環境中的陰性雞,仍有5%雞白痢發生率.驗證了內源性感染的客觀存在。
   
  據專家的解釋,動物機體有四個儲菌庫,即腸道、泌尿生殖道、鼻咽口腔、面板。腸道是最大的儲菌庫,有很多微生物寄生在腸道可不引起感染症狀,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遭受大的外界應激影響時,寄生在腸道的沙門氏菌發生移位進而移生造成機體感染,這就是內源性感染髮病。這種移位是腸道內細菌穿過腸道上皮細胞屏障,移行至腹腔內暢系膜淋巴結、血液和其它臟器。導致移位的因素很多,如舍內溫度忽高忽低、噪音驚嚇、密度過大的擁擠、通風不良、飼料變化、轉群、免疫、低氣壓、生長高峰期、產蛋高峰期、飲水器滋生菌膜細菌、春寒、酷暑、驟涼、陰雨連綿等。機體受到這類應激干擾時,沙門氏菌會由腸道移位至卵巢、卵泡、蛋白液、睪丸、肺部、淋巴組織、血液等處,形成對機體的危害態勢,但還不算危害開始,這是由和平共處轉入臨戰狀態;這時機體的防衛機制與沙門氏菌的致病力之間處在脆弱的平衡較量之中,當機體的免疫功能持續下降時,移位細菌失去控制大量繁殖造成全身炎性反應,也就是敗血症。
   
  所以,雞白痢陽性率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是隨著外界環境和飼養管理水平以及雞群免疫功能的波浪式變化而變化的。並且,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抗生素或抗菌藥物能夠徹底消除動物體內沙門氏菌或動物環境中的沙門氏菌。這就告訴我們,沙門氏菌的內源性感染不是預防性投藥能夠阻止的,因而橫向傳播和垂直傳播也不能完全阻止。雞白痢淨化必須持續進行,而且不能只是針對陽性雞,要陰陽同時進行。這種不問斷的進行不能單指望抗菌藥物,要靠精細的飼養管理。這在種禽企業,是要堅持高標準的雞白痢檢測;隔離飼養陽性雞,及時適度的用藥物降低雞白痢陽性雞帶菌水平,要具備有先進的硬體設施管理和人員的高度責任心。在商品代養殖場,則要把培育健康雞群放在首位,只有雞群健康才會抗住各種應激;而大量使用抗菌藥物是不能育成健康雞群的,應該從疏散密度消除應激因素入手,如果密度和應激問題一時不易解決,也要儘可能改善。還要注重飼料質量和存放條件與時間,為改善腸道環境,要加喂飼用酵母、微生態製劑以調理好腸道。尤其是7日齡以內雛雞,腸道內的菌群尚未健全,沙門氏菌很容易侵入形成危害,要把好7天關,雛雞開口就應以微生態製劑調腸,一直連用一週。
   
  雞白痢的淨化是需幾個方面的綜合進行才能見效的,極端的淘汰陽性雞或是極端的靠投喂藥物都是事倍而功半。 

關於雞白痢防治的思考

引發雞白痢的沙門氏菌是自然界常在菌;又由於種雞白痢的淨化不能做徹底,垂直傳播與橫向傳播並存,所以,許多雞場只好把力量用在治療上了;又由於雞白痢容易為其它病症所掩蓋,或是繼發混感,這就使得雞白痢的防治實際是治重於防而不是防重於治。這是件很讓業內同仁尷

有效防控雞白痢

雞白痢的診斷需要依靠臨診和實驗室診斷相結合,臨診要全面檢查,實驗室診斷如培養特性、生化特性、凝集試驗、瓊脂擴散、間接血凝、ELISA、PcR等。一檢疫淨化措施對種雞有計劃地進行檢疫,淘汰陽性雞,培育無白痢種雞群,切斷垂直傳播途徑,可逐步控制雞白痢沙門氏菌

我國種雞群雞白痢沙門氏菌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建議

我國種雞群雞白痢血清學調查國務院頒佈的《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提出,2015年全國祖代以上種雞場的雞白痢沙門氏菌病達到淨化標準,2020年全國所有種雞場的雞白痢

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及思考

作者:靳巨集偉李春紅(河北省沙河市畜牧水產局,河北沙河054100)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及思考一造成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分析春季是育雛的最佳季節,溫度和溼度都容易控制,而2011年春天,在臨床上遇到幾例育雛失敗的情況,雖然雛雞來源不同,但日齡都在7~9天時發生問題

對當前肉雞疾病診斷的思考

今天我們具體談一下商品肉雞疾病預防和治療思路,首先以前就闡述了,在飼養過程中防疫大於預防、預防大於治療,原則和養殖思維不能改變,在昨天的文章中有提到一些方法措施,今天從

關於肉雞養殖效益歐州指數的思考

近幾年,隨著肉雞飼養標準的提升和效益考評的科學化,歐指歐洲效益指數(簡稱歐指,EPI)正逐漸為大中型肉雞養殖場所認同。就目前我國的肉雞飼養實況看,用歐洲的養殖評價標準來評定

關於蛋雞產蛋高峰期的思考

衡量開產蛋雞的產蛋高峰質量有兩個指標,一是峰值在多少,二是峰值能夠維持多長時間。人們通常說的蛋雞產蛋無高峰是指與高產蛋率的雞群相比較而言,對於開產蛋雞群自身來說,所謂的

淨化黴形體病的方法

雞的黴形體包括敗血黴形體病和滑液黴形體病。病原經過垂直傳播,能使雞群長期處於汙染狀態。可以降低產蛋率、孵化率及成活率,嚴重危害著養雞業。種雞場淨化應按以下方式進行:1、完

種雞場怎麼淨化黴形體病

雞的黴形體包括敗血黴形體病和滑液黴形體病。病原經過垂直傳播,能使雞群長期處於汙染狀態。可以降低產蛋率、孵化率及成活率,嚴重危害著養雞業。種雞場淨化應按以下方式進行:1、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