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降低雛雞死亡六招

1.嚴格消毒,預防感染:對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可防止雛雞感染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

2.藥物預防:雞白痢和球蟲病是造成雛雞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雛雞3周齡以前的飼料中新增0.2%土黴素,對預防白痢有特效;15日齡後在飼料中新增適量氯苯胍可預防球蟲病。

3.加喂糖水:雛雞孵化後15小時內,讓其飲用8%的蔗糖水,可使雛雞死亡率降低50%。

4.調劑密度,防止擠壓:室內大批量育雛,應隨著雞逐漸長大而調劑雞群密度,防止雞群堆疊擠壓。

5.精心管理,平衡營養:不要將飼料和農藥放在一起;不喂發黴變質的飼料;搞好室內通風換氣。育雛期供給全價平衡飼料,避免營養失衡或營養不良。

6.嚴加看管,防止敵害:嚴禁狗貓等偷吃雛雞。堵塞鼠洞,防止老鼠危害。

管理不到位降低雛雞成活率

一、消毒不嚴格:進雛前,雞舍清掃不徹底,不燻蒸消毒,只用消毒液噴一兩次,使得微生物長期存在,雛雞易感染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導致死亡。二、溫度低或多變:進雛前,舍內預溫不夠,導致雛雞扎堆,擠壓致死;溫度過高,雛雞呼吸強度大,失水較多;溫度忽高忽低,雛

如何給春季的雛雞斷喙

【原因】雛雞飼養到34周齡後,會發生啄肛、啄翅、啄趾和啄食羽毛等現象,這是集約化飼養存在的問題,嚴重時會造成大批死亡。肉用仔雞與蛋雞比較,啄癖較少,一般情況下,不必進行切喙,但當光照太強、飼養密度過大時,也會發生啄癖。為了防止啄癖,降低死亡率,除了針

降低出雛器溫度,提高雛雞質量

近幾年來,眾所周知的事實表明:較低的出雛器溫度可大大改進雛雞的質量。大多數情況下,較低的溫度是指孵化過程中最後18小時左右出雛器所要降低的溫度。如出雛器已經裝備有較先進的微

降低肉雞死亡率的一些飼養管理技巧

養雞場常常存在的問題就是肉雞在飼養過程中都會患一些疾病,影響肉雞的生長,出現這種原因主要是日常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具體不當問題如下:飼養前期(0~10日齡)主要控制沙門氏菌

預防雛雞早期死亡的主要方法

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都在春季育雛,但由於春季氣候變化大,而雛雞初毛稀薄,體溫調節機能發育不完善,再加上飼養管理不得法,常常造成雛雞大批死亡。為了有效預防雛雞早期死亡,務必做到以下七要:一、溫度要合適。雛雞對溫度比較敏感,出殼後1~3周內保持35~32℃,隨日

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及思考

作者:靳巨集偉李春紅(河北省沙河市畜牧水產局,河北沙河054100)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及思考造成雛雞大批死亡的原因分析春季是育雛的最佳季節,溫度和溼度都容易控制,而2011年春天,在臨床上遇到幾例育雛失敗的情況,雖然雛雞來源不同,但日齡都在7~9天時發生問題

秋冬季雛雞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

決定蛋雞經濟效益的第一大要素便是成活率,因此控制雛雞的死亡率至關重要。造成雛雞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一、育雛期溫度忽高忽低有錢買藥,沒錢買煤是許多養殖戶的一大誤區。很多養殖戶怕燒煤,從而溫度很難掌握,導致雛雞得病用許多藥物。溫度過高,雛雞

雛雞死亡原因分析及對策

從事畜牧生產和臨床診療工作中,常聽到養殖戶反映,雛雞難養。此言不虛,因為雛雞的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新陳代謝旺盛,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低,飼養不當會引發各種疾病,造成大

雛雞沙門氏菌病的診治

一發病情況某養殖戶養4000只成年蛋雞,其後又從私人孵化場購進3000只1日齡的羅曼蛋雞,已注射過MD疫苗。第2天,雛雞精神稍差,5日齡出現死亡約200只,6、7日齡死亡數持續增加,8日齡時約死亡400只,達到高峰,第9天有所下降。雛雞均為急性死亡,無特殊症狀,共死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