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降低肉雞死亡率的一些飼養管理技巧

養雞場常常存在的問題就是肉雞在飼養過程中都會患一些疾病,影響肉雞的生長,出現這種原因主要是日常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

  具體不當問題如下:

飼養前期(0~10日齡)

主要控制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死亡率一般在2%~3%左右,約佔全期死亡總數的30%。

主要原因:種雞帶菌,垂直傳播;孵化廳條件差,消毒不徹底;育雛條件差,溫度忽高忽低,尤其用煤爐取暖,粉塵大,通風不良等。

處理辦法:從正規的、條件好的孵化場進雛;改善育雛條件,改用暖風爐取暖,減少粉塵,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切忌溫度忽高忽低,以防感冒。

用藥要及時,選藥要恰當,按時防疫。同時,喂一些免疫藥物。防疫應根據雞群情況和當地流行病情況靈活確定免疫劑量和免疫種類。

飼養中期(20~40日齡)

主要控制球蟲病、支原體和大腸桿菌,同時密切注意法氏囊炎。死亡率一般在3%左右,約佔全期死亡總數的35%。

主要原因:雞舍潮溼,飼養密度大,免疫、分群等應激因素,對雞群驚擾頻繁;不注重環境消毒,抗菌素使用不合理等。

處理辦法:改善雞舍條件,加大通風量(以保證溫度為前提),控制溫度,保持墊料乾燥,經常對環境、雞群消毒。

預防球蟲可選擇安全無藥殘純植物提取的藥物,最好使雞與糞便分離,減少感染機會。

飼養後期(45日齡/出欄)

主要控制大腸桿菌、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死亡率一般佔3-4%左右,約佔全期死亡總數的35%。

主要原因:雞舍環境惡化;中期大腸桿菌、呼吸道病沒有控制住,特別是中期發生法氏囊炎的雞群,由於免疫器官被抑制很易誘發非典型新城疫,而臨床多表現為大腸桿菌的病變,忽視了新城疫的治療造成大量死亡。

處理辦法:改善雞舍環境,增加通風量,勤消毒。用2~3種消毒藥交替使用。注意免疫前後兩天不能搞環境消毒。搞好前中期的新城疫免疫工作,程式合理、方法得當。預防用藥,此時用藥要把抗菌藥與抗病毒藥聯合使用。切忌顧此失彼,並注意停藥期。

肉雞中後期飼養管理技巧

作者簡介:田曉東(1971-),男,黑龍江綏稜人,大專,高階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方面工作。摘要:肉雞在中後期的生長髮育特點是發育快、長肉多、日採食量增加。

肉雞慢性食鹽中毒的診斷

某雞場為降低生產成本而自配肉雞料,結果飼養的三批共9000只艾維菌肉雞生長特別緩慢,雞群出現群發性的惡性拉稀,每天死亡率0.5%左右,經實驗室化驗結合臨床症狀和病理剖檢診斷為慢性食鹽中毒。臨床症狀雞群羽毛粗亂無光澤,生長髮育嚴重不良,但狀似食慾良好,每次

肉雞中期的飼養管理

肉雞中期的飼養管理主要控制球蟲病(地面平養)、支原體病和大腸桿菌病,同時密切注意傳染性法氏囊病。死亡率一般在3%左右,約佔全期死亡總數的35%。應改善雞舍條件,加大通風量(以保證

給家禽打針的6點技巧

養禽生產中,給家禽打針是常事,但不少養殖戶對藥物性質不瞭解,打針部位選不準,方法也不對,以致造成藥液注入體內後又流出,打針部位發炎、腫脹,有時引起禽死亡、癱瘓等,給養殖

夏天養雞降溫8個小技巧

每到夏天對於養雞朋友來說不得不提到的一個話題就是夏季的防暑工作怎麼做,每年夏天總會有因為高溫造成雞群中暑死亡的現象,規模化的養殖場有風機、水簾,防暑降溫還是比較簡單的,

夏天養雞降溫8個小技巧

每到夏天對於養雞朋友來說不得不提到的一個話題就是夏季的防暑工作怎麼做,每年夏天總會有因為高溫造成雞群中暑死亡的現象,規模化的養殖場有風機、水簾,防暑降溫還是比較簡單的,

給雞打針的8大禁忌,6大技巧!

給雞打針是養殖場的常事,但打針部位選不準,方法不對,容易造成藥液注入體內後又流出,打針部位發炎、腫脹,有時引起蛋雞死亡、癱瘓等,得不償失。那麼,正確的打針方式是什麼呢?今

控制雞舍高溫高溼的九大技巧

一調整日糧的營養水平高溫使雞食慾降低,採食量下降,導致雞代謝能、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攝入量嚴重不足,從而導致生產效能降低,因此,必須調整日糧配方,以滿足熱應

降低雛雞死亡六招

1.嚴格消毒,預防感染:對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用福爾馬林燻蒸消毒,可防止雛雞感染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2.藥物預防:雞白痢和球蟲病是造成雛雞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雛雞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