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雞育雛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雞成敗的關鍵在於育雛,育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雛雞的生長髮育、成活率、雞群的整齊度、成年雞的抗病力及成年雞的產蛋量、產蛋高峰持續時間的長短,乃至整個養雞產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搞好雛雞的飼養管理十分重要,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十點談一下雛雞的飼養管理,供廣大養雞戶(場)參考。

一、育雛前的準備

在進雛前要將育雛舍徹底打掃,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乾淨,並進行嚴格的消毒,如果是地面平養育雛,在進雞一週前還要將墊料在陽光下暴晒,進行自然消毒。在進雛前要對育雛舍提前生火預溫,尤其是在晚秋、冬季、早春,一定要提前3天生火,讓牆壁、地面、設施都熱透,這樣舍內的溫度才比較平穩,容易控制。

二、適宜的溫度和溼度

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提供適宜的溫度可以有效提高雛雞成活率。由於雛雞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雛雞對溫度十分敏感,溫度過低,雛雞易扎群,容易擠壓而死亡;溫度過高,雛雞體內水分易蒸發,造成雛雞脫水,影響雛雞的生長。一般要求第一週雛雞舍為32℃~35℃,以後每週下降2℃~3℃,降溫幅度不能過大,降到18℃~20℃時脫溫。溼度過高過低都不利於雛雞的生長髮育。溼度一般1~10日齡為65%~70%,10日齡後保持在55%~65%。

三、科學飼養

在雛雞開食前要先飲水,在1~7日齡,可在飲水中加葡萄糖和電解多維,以利於雛雞卵黃體的吸收。1周齡後可飲用自來水,要保證水的清潔,且不能斷水。每天將飲水器用高錳酸鉀消毒一次。雛雞一般在孵出後24~26小時開食,開食料可用小米、碎玉米等飼料,3日齡後逐漸換為配合飼料。飼餵次數,一般1~45日齡每天飼餵5~6次;46日齡以後飼餵4~5次。每次不宜飼餵得太飽,要少添勤喂,以飼餵八成飽為宜。飼餵時要隨時注意飼料的消耗變化,飼料消耗過多或過少,都是雛雞患病的先兆。

四、合理的光照制度

光照能夠提高雞的新陳代謝,增進食慾,使紅細胞血紅素含量增加;使雞面板裡T-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3,促進機體內鈣磷代謝。實踐證明,光照的時間長短與強弱,光照的顏色與波長,光照刺激的起止時間,黑暗期是否連續與間接,都會對雞的活動、採食、飲水、身體發育、性發育產生重要影響。一般第一週採用全天24小時光照,第二週19小時光照,自第三週開始,密閉式雞舍可用每天8小時光照。光照強度具體應用時,每15平方米雞舍在第一週時用1個40瓦燈泡懸掛於離地面2米高的位置,第二週開始換用25瓦的燈泡就可以了。

五、通風換氣

雛雞新陳代謝旺盛,單位體重所需的新鮮空氣和撥出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氣量多,雞糞中還不停地釋放出氨氣。不良的舍內環境因素,將給雞隻帶來應激,影響雞隻的正常活動,影響機體的生長髮育,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增加機體疾病感染機率,使雞生長髮育不同程度地受阻。所以育雛室應特別注意通風換氣。育雛室通風換氣與保溫是一對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早春、晚秋和冬季,由於空氣寒冷而又缺乏通風裝置時,可在雞吃料時進行,由於雞群正在吃料,處於活動狀態中,這時舍溫下降2℃~4℃對雞體基本無妨礙,但是要避免直面風吹。等待雞群吃完料,雞群中有2/3數量的雞開始或正在飲水時,再關閉窗戶。嚴禁雞休息時開窗通風。否則,雞容易發生感冒,或者因此誘發呼吸道疾病。通風和保溫常常是一對矛盾問題對立。要解決好這一對矛盾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在房頂設定天窗,或者在房檐下高窗部位安裝換氣扇。

六、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直接影響雛雞的生長髮育,特別是雛雞的整齊度,密度過大,雞的活動範圍小,雞群擠壓,採食不均勻,使雛雞發育不整齊,出現大小不一;密度過小,造成雞舍和裝置的浪費,不保溫,經濟效益低。一般以每平方米麵積飼養1~7日齡的雛雞20只左右為宜。以後隨著日齡的增大,逐漸減少飼養只數。調整時應將弱小的雛雞單獨飼養,使其能逐漸生長為大群水平。

七、斷喙

在飼養過程中,雛雞經常發生啄癖現象,斷喙是防止雞發生啄癖的最有效措施,而且能防止浪費飼料。斷喙最好在6~10日齡進行,斷喙前後3天應在飼料中加2毫克維生素K,可減少應激反應。斷喙後,如有流血的雞,應及時補烙,直至全部停血為止。斷喙後要保證水料的充足,並加強雞舍的通風力度,讓斷喙雞隻能夠充足呼吸到新鮮空氣,增強心肺功能。

八、加強管理

飼養員要經常檢查雛雞採食、飲水情況,通過觀察雛雞的精神狀態,挑出弱雛、病雛。每天早上應觀察雞糞,正常應為灰白色,上面有一層白色尿酸鹽,稠稀適中,呈捲曲狀。如發現糞便不正常,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九、保持環境安靜,搞好衛生和消毒

雛雞非常膽小怯弱,對周圍環境的微小變化都非常敏感。外界的任何干擾都會對雛雞產生嚴重的驚群,致使雛雞互相擠壓而引起死亡。因此,育雛室要注意保持環境安靜,防止貓狗等進入驚擾;謝絕外來人員參觀。搞好育雛舍內外及育雛用具衛生和消毒,消毒時要兩種或兩種以上消毒液交叉使用。

十、制定合理的防疫制度,搞好防疫和驅蟲

根據雛雞的品種、育雛季節以及當地疫病的流行特點制定適合本場的防疫程式。需要注意的是,驅蟲藥和疫苗一定要用可靠廠家生產的,並按要求進行運輸和儲存,按使用說明進行使用。

蛋雞全程高效飼養管理技術

一、育雛期飼養管理育雛是基?S??謔淺?Τす牆錐危?詞撬擔??Vこ??趨萊9娣⒂??こ閃己玫墓羌芎吞逍汀3?μ逍頭⒂?綰危??叵檔郊σ簧?懈髦匾?逼諡饕???副輟?1、育雛溫度。由於初生雞禦寒能力特別差,所以育雛舍的起始溫度必須和出雛時供給的室溫相

黃羽肉雞的養殖技術

1、飼養方式可以採用籠養。優質黃羽肉雞生長速度慢、體重小,因此胸囊腫現象基本不會發生。可以採用籠養,特別是後期肥育階段,採用籠養更有明顯效果。在廣東一些大型優質黃羽肉雞飼養場,0~6周齡育雛階段採用火坑育雛,7~11周齡採用竹竿或金屬網上飼養,12~15周齡

雛雞飼養關鍵技術

育雛是養好雞的關鍵,雛雞飼養管理的好壞,是養雞生產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不僅影響雛雞的生長髮育和成活率,還影響生產效能,從而影響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針對雛雞的生理特點,採取

肉雞籠養管理技術

1、採取分階段擴群籠養,即飼養期前21d小區域集中育雛,節約供暖費用,21d後逐步擴群。2、根據籠養肉雞營養需要,研究設計相應的飼料配方,滿足在高密度籠養條件下生長髮育的需要。飼料配方的維生素比地面平養標準平均提高20%,適應籠養肉雞需要。3、育雛期雞籠前網

春季蛋雞飼養管理

春季舍外氣溫逐漸升高,自然日照時間逐漸延長,是雞產蛋較為適宜的時期,也是一年育雛的關鍵。但此時各種病原微生物也開始大量繁殖,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這樣在不同階段飼養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問題。1雛雞飼養管理技術1.1春雛每年3-4月份孵出的雞為春雛,這個時期

肉雞養殖三大階段的飼養管理技術

1.飼養前期(0--10日齡)此期主要控制沙門氏桿菌病和大腸桿菌?K勞雎室話閽?%-3%,約佔全期死亡總數的30%。應從正規的、條件好的孵化場進雛;改善育雛條件,改用暖風爐取暖,減少粉塵;保持適宜的溫度、溼度,溫度切勿忽高忽低;用藥要及時,選藥要恰當。同時,應

無抗雞養殖手冊之四:肉雞飼養管理技術

(一)肉雞飼養階段劃分和環境要術1、雞飼養階段劃分肉雞分二階段飼養:0~3周為育雛階段,4~9周左右為育肥階段。2、環境要求1、溫度(見表1)表1肉雞飼養溫度要求周齡12345周齡以後範圍(℃)31~3528~3025~2722~2418~212、溼度(見表

肉雞育雛的關鍵技術

雛雞出生後的保管、運輸和育雛管理非常重要。特別是雛雞出生後的前48小時,管理環節中任何失誤都會影響雞隻遺傳潛力的正常發揮。在實際生產中,這些環節的管理很容易被忽視。因此,為

雛雞挑選運輸與育雛管理技術

一、雛雞的挑選雛雞在孵化場孵出蛋殼,並從出雛器轉移出來後,就已經經歷了相當多的操作,如挑揀分級,對出殼後的雛雞進行個體選擇,選留健雛,剔除弱雛和病雛,公母鑑別,有的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