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過夏育成雞體重不達標,怎麼辦?

體重是評估育成雞發育好壞的最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影響到蛋雞生產效能是否正常發揮,若此階段體重不達標,可能會造成雞群產蛋尖峰值不高,且高峰維持時間短等現象。尤其在夏季,隨著高溫的影響,育成雞隻採食慾望明顯降低,其影響更為嚴重,經濟效益損失不可估量。因此,夏季做好育成雞體重管理,是養殖戶飼養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工作。

  一、降低體感溫度是關鍵

  1、體感溫度對雞群採食量影響

雞是恆溫動物,沒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熱來調節體感溫度。體感溫度是雞體所能感覺到的溫度,而不是實際溫度。在空氣流動的情況下,雞隻感覺到的溫度與實際溫度是不同的。由於雞隻有羽毛覆蓋,雞體附近有一層暖空氣,這層暖空氣大約一釐米厚,當外界帶有一定風速的空氣進入雞舍時,就會破壞這層暖空氣,導致熱量迅速流失,帶來風冷效應使雞隻體感溫度下降。

  育成雞適宜體感溫度是20-25℃,當溫度超過27℃時,採食量開始下降,在27-32 ℃之間,溫度每升高1℃,雞隻每日採食量下降1-1.5克/只;在32-36 ℃之間,溫度每升高1℃,雞隻每日採食量下降4.2克/只,因此,降低體感溫度是增加雞隻採食量的關鍵。

  2、降低體感溫度的管理方法

高溫天氣下,常見的降溫方法有兩種,即風速降溫、溼簾降溫。

  ①風速降溫

密閉式雞舍採用縱向通風,可使空氣流動速度加大,從而給雞群帶來風冷效應降低體感溫度。風速越大,風冷效應就越大,雞的體感溫度越低。反之,風速越小,風冷效應越小,雞的體感溫度越高。

體感溫度計算方法:通過計算風速(或實際測量)、讀取雞舍相對溼度和雞舍顯示溫度三個資料,在上面表1進行三者交叉處資料就是雞群體感溫度。

相對溼度可以通過雞舍相對溼度表來讀取。

雞舍內風速可以通過風速儀測量得出,如果沒有風速儀,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得出,其公式:雞舍風速=通風量/雞舍截面積。

  通風量=開啟的風機臺數*每颱風機的標準排風量;

  截面積=雞舍下部長方形面積 雞舍上部三角形(或半圓)面積

例如:一棟雞舍寬12.5米,側牆高3米,側前到頂高1.2米,雞舍開啟風機數7臺,每颱風機標準排風量36000立方米每小時;

通風量=7*36000/3600=70立方米/秒

截面積=(12.5*3) (12.5*1.2/2)=45平方米

雞舍風速=70/45=1.5米/秒。

這樣就可以通過圖表1查詢在雞舍風速1.5米/秒,不同雞舍溫度和相對溼度環境條件下,雞群實際體感溫度是多少。例如,在雞舍溫度32.2℃,相對溼度50%時,1.5米/秒風速下,雞群實際體感溫度是23.8℃。

  ②水簾降溫

當溫度高於32℃時,可採用溼簾降溫,不同溼度不同日齡應合理使用水簾,其中80日齡以前,為避免使用水簾時雞體感溫度變化大,造成冷應激易引起雞群呼吸道,最好不使用水簾降溫,但遇到極端高溫天氣,可自行在水簾上噴水來降溫;

  80日齡之後,當溫度高於32℃時,使用水簾降溫,首次使用時應注意兩點:

  一是溼簾下水量不要超過整個水簾的1/2處,避免水簾近處雞群體感溫度下降幅度大,造成雞隻冷應激,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二是風機開啟臺數與溼簾相匹配,避免風速過大或過小,影響溼簾降溫效果。

另外,溼度也是需要關注一個重要因素。

  二、調整飼餵管理是基礎

  1、調整飼料配方,滿足營養需求

夏季持續高溫熱應激,造成雞群採食量下降,營養物質的攝取量也相應減少,這就需要提前調整高營養濃度的日糧,適當減少穀物類飼料如玉米的用量,同時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新增1%左右植物油)。可在飼料中定期新增維生素,特別要提高維生素C(0.015%~0.02%)及維生素AD等用量,可起到緩解熱應激,提高採食量和生長速度的作用,從而維持雞群生長髮育的需求。

2、飼餵新鮮飼料,保證雞隻腸道健康

夏季高溫高溼,飼料管理不當,易發黴變質,造成雞隻腸道疾病發生,影響雞群生長髮育。

因此要保證每日給雞隻飼餵新鮮飼料,此時應做好兩項措施:

  第一,保證飼料儲存條件,關注料塔或料間的防雨和防潮工作,為防止飼料發黴變質,庫存不得超過3天,同時每次喂料前檢查飼料質量,通過眼觀和氣味等方式判斷是否黴變。

  第二,採用頓飼方式喂料,關注喂料厚度,每天最好空槽一次,以免飼料在料槽中長期堆積,引起黴變。

  3、調整飼餵時間,增加雞隻採食量

白天隨著溫度逐漸升高,雞隻採食量減少,依據雞隻一日採食習性(上午為日採食總量的1/3左右,下午為日採食總量的2/3左右),因此,飼餵時間調整在早晚涼爽時間內進行。

  一般採用以下方法:

①把第一次喂料時間提前到早上開燈後,此時經過一夜消化吸收,飢餓感較強,再加上此時溫度相對較低,可促進雞隻採食量;

②中午增加均料次數刺激採食,在下午關燈前要喂足飼料,這樣才能滿足雞隻日採食量需求;

③當體重低於5%以上時,應在70日齡前或120日齡以後的夜間再增加1次喂料,在正常光照程式下黑暗期增加1小時光照時間喂料,來增加雞隻採食量,否則可能會有雞群早產的隱患。另外,增加夜間光照應遵循前黑暗期大於後黑暗期的原則。即一般在晚上11:00-12:00增加1小時光照時間為宜。

  三、減少應激疊加是保障

各種應激是影響雞群體重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夏季高溫時免疫應激和轉群應激,極大地降低雞隻採食量。

  免疫和轉群應注意兩個方面:

第一,儘量選擇清晨、上午或氣溫低時進行,避免在熱應激時進行免疫和轉群。

第二,採取投喂抗應激營養物方式,緩解轉群和免疫對雞群造成的應激,從而保證雞群體重達標。

育成雞體重是雞群高產的基礎,直接影響產蛋雞群生產效能,在夏季高溫季節裡,做好降溫保體重管理預案,最大限度地減少雞群熱應激,是廣大養殖戶朋友必須要重視的。

怎麼保證青年雞體大開產早?

育成期是蛋雞養殖非常重要的時期,想要達到好的生產效能,就必須在育成期達到發育標準。1、合格率抗體保護值高,抵抗力好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體質好,即體重好。從資料上來說,就是雞群

後備雞體重不達標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每年9月到第二年4月,都是育雛育成高峰期,優質的後備雞是增加養殖效益的重中之重。但後備雞往往會出現體重不達標,都有哪些原因?又該怎麼解決?一、後備雞體重不達標的可能原因

嶺南黃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是培育出體重均勻並達標、毛色均勻、體型和外貌符合標準的種雞群,能否保持種雞的最佳體重是育成期成敗的重要標誌。若母雞能保持最佳體重,使其能適時開產,

蛋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重點

蛋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重點工作主要是抓好雞群體重均勻度、免疫預防和光照控制等工作。一、16周齡的體重均勻度和12周齡的光照至關重要國內外學者和現場養殖工作者的研究和實踐表明,

肉種雞育成期的生理特點

1、生長髮育持續加快由於優質肉雞屬於肉用型別,其種雞同樣具有肉雞前期生長遺傳傾向,在12周齡以前,生長速度和體重增長快,飼料利用能力高,而且易於沉積脂肪。例如,供給充足的飼料營養,將導致育成期的體重過大、過肥,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影響以後的產蛋量和受精

肉種雞育雛育成期飼養管理措施

體重管理1限飼方法1~6周每日限飼。該階段是給種雞的均勻度和體形結構打基礎的時期,尤其是前4周種雞的蛋白積累量,會影響4周後的體重和均勻度,以及開產後蛋的大?⒊嘰綰筒?奧省?7~12週四三限飼。通過嚴格限制飼餵避免雞隻超重,並維持良好的均勻度。13~20

育成雞對飼料有啥需求

為充分發揮當代優良蛋雞品種(系)產蛋枚數多,蛋重大,飼料轉化率較高的遺傳效能,育成理想的後備雞是關鍵。此要求理想的後備雞在育成時必須是整齊的,體重符合要求指標,肌肉和骨骼發

產蛋雞有什麼營養特性

一、產蛋雞育成期的營養特點產蛋雞在育雛、育成期階段生長迅速,蛋雛雞2周齡體重約為出殼時體重的2倍,6周齡時為10倍,8周齡為15倍,並且前期生長快,以後隨日齡增加而減慢;代謝旺盛,心跳快,安靜時單位體重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羽毛生長快;幼雛

蛋雞育成期限制飼餵的目的和方法

節約飼料。如果在育成期進行限制飼餵,雞的採食量比自由採食量減少,大約可節省10%-15%的飼料,從而降低了飼養成本。按制雞的體重,抑制其性成熟。通過限飼可使性成熟適時化和同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