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育成雞對飼料有啥需求

為充分發揮當代優良蛋雞品種(系)產蛋枚數多,蛋重大,飼料轉化率較高的遺傳效能,育成理想的後備雞是關鍵。此要求理想的後備雞在育成時必須是整齊的,體重符合要求指標,肌肉和骨骼發育良好,但不應有過多的體脂。只有在與育成雞齡相適宜的體重和體尺下達到性成熟,才能獲得較高的產蛋高峰,延長高峰持續時間,並可獲得理想的蛋重,及提高產蛋雞的存活率,這就需要採用一個適宜的飼養制度和光照制度,這些制度與生長速度控制、疾病控制管理制度密切結合,必然能達到理想的育成效果。

粗蛋白質水平要求。育成期的蛋雞性腺已開始活動,如果飼料中粗蛋白水平過高,可加快雞的性腺生長,使蛋雞性早熟,而雞的骨骼、肌肉系統則不能充分發育,造成蛋雞骨骼纖細,體型較小,開產日齡提前,但蛋重偏小,產蛋量較低。7-12 周齡時,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為 15-17%,14-17 周齡時,由於骨骼系統已接近發育完全,故可按每週降低 1%的蛋白質比例,直至粗蛋白質水平為 13-14%。

代謝能的水平要求。代謝能在育成期雞體內易沉積脂肪,影響以後的產蛋效能的發揮和種蛋受精率等,因此,同樣也要注意控制飼料中代謝能的水平。

常量礦物質需求。為提高母雞體內鈣的存積能力,對生長中的育成母雞應喂含鈣量較低的飼糧,只有當產蛋後,再喂高鈣飼料,使母雞體內有大量的鈣存積,以充分利用優良蛋雞的高產特性。但也要注意飼料中鈣、磷、錳、鋅等礦物質的適當比例供給,因為這是保證育成雞正常生長髮育的必需營養元素。發育雛雞的鈣磷比例應為 1:1.5 或 2:2.1。

多種維生素需求。為促進育成雞胃、腸等消化器官的發育,並增強其消化功能,保證雞體健康,育成飼料中逐漸增加糠麩類飼料和青綠飼料的用量時應適當新增多種維生素的用量,以增大雛雞的採食量,一般要求飼料中的粗纖維含量可達 5%,糠麩類飼料的最大劑量可達 15-12%,青綠飼料可達 20-30%,多種維生素的用量範圍 0.01-0.04%。

青年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實際生產中,通常按照營養需求和生理特點將青年雞分為育成前期(7w-12w)和育成後期(13w-17w)。在這兩個階段中,很多客戶認為青年雞不產蛋,飼餵品質一般的飼料,目的是為了節約成本,同時按

高產期蛋雞的營養需求

1.為了滿足高產期蛋雞的營養需要其飼料中蛋白質應控制在18%以上,同時還要在飼料中新增適量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其種類和含量應能滿足高產期蛋雞生理生產的需要。2.為了讓高產期

高產期蛋雞的營養需求

高產期蛋雞是指產蛋率88%以上的產蛋雞,為了維持其較高的產蛋率、蛋重和較好的蛋品質量,應為其提供營養豐富的飼料。1.為了滿足高產期蛋雞的營養需要其飼料中蛋白質應控制在18%以上,

蛋雞育成期限制飼餵的目的和方法

節約飼料。如果在育成期進行限制飼餵,雞的採食量比自由採食量減少,大約可節省10%-15%的飼料,從而降低了飼養成本。按制雞的體重,抑制其性成熟。通過限飼可使性成熟適時化和同期化,

肉種雞育成期的生理特點

1、生長髮育持續加快由於優質肉雞屬於肉用型別,其種雞同樣具有肉雞前期生長遺傳傾向,在12周齡以前,生長速度和體重增長快,飼料利用能力高,而且易於沉積脂肪。例如,供給充足的飼料營養,將導致育成期的體重過大、過肥,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影響以後的產蛋量和受精

育成期環境管理方案

一、溫度:控制在12-28℃;最適宜溫度為18-24℃。二、溼度:控制在45-60%;最適宜溼度為50-55%。三、密度:籠養以每平方米地面15-16只為宜,平養為9-11只為宜。四、光照:在飼料營養平衡的條

夏季蛋雞的營養的需求

夏季天氣高溫易引起產蛋率下降、蛋重變?⒌翱侵柿坎睢⑺撈月試齠唷SΦ骺氐凹Φ乃橇嫌??幢3值凹Φ納??閱堋?1、高溫環境下采食量下降,蛋雞每日採食到的粗蛋白要比正常少4-5克,能量少60-70大卡。必須增加日糧的營養濃度,特別是蛋氨酸、賴氨酸、色氨酸及不飽和脂

蛋雞轉群好處多有效銜接高產值

蛋雞的一生避免不了轉群,轉群把握好,可以使蛋雞早開產,多產蛋從而提高產蛋率,蛋雞從育成期轉為蛋雞的過程稱為轉群,可按以下操作實現高產值。1、飼養管理銜接:當雞群產蛋率達到5%時,要及時改喂蛋雞飼料。改飼需要在育成期飼料中逐漸加入蛋雞飼料,1周後全部換

蛋雞換料的幾個關鍵時期

蛋雞生產效能的決定因素是遺傳效能,但這種遺傳效能的充分發揮,取決於飼料營養、飼養環境、日常管理和疫病防控,其中飼料作為保證蛋雞正常生長、生產過程中營養需求的提供者,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