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雞光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光照是蛋雞整個飼養週期中至關重要的管理因素,不僅能影響雛雞、育成雞的生長髮育和性成熟,更能影響產蛋雞的產蛋率、蛋重、採食量、飼料消化利用率和蛋雞體重等。

  一、存在的問題

在蛋雞養殖實踐過程中,光照的管理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總的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光照時間

由於控制起來相對容易,目前多數規模化養殖場對光照時間的把控還是比較到位的,存在問題較多的不外乎兩點:

(1)育雛期和育成期光照時間過長:致雞體質下降,易應激,免疫效果不理想,且飼料消化利用率低。

(2)育成後期、產蛋初期加光過快:導致蛋雞性成熟快於體成熟,從而出現開產過早、脫肛、新母雞病、應激、後期產蛋率下降快等問題。

  2、光照強度

光照強度(照度)是蛋雞養殖實踐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最新的海蘭褐蛋雞飼養管理手冊中,依據蛋雞的全生長週期所需光照強度不同被分為五個階段(見下圖)。

海蘭褐蛋雞2015版光控程式

各階段亮度需求差別較大,至少要購買3—4批功率不同的燈泡才能滿足不同階段的照度需求,而絕大多數養殖場管理者會因為頻繁更換燈泡太麻煩、調光燈泡和裝置成本高等原因,放棄對光照強度的調整。這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1)光照強度過高:

A:雞煩躁不安,神經質,易應激,易驚群;免疫力下降,體質變差。

B:啄癖

C:卵泡發育大,但機體疲勞,肌無力導致脫肛

D:採食和飲水增加、活動量增大、能量代謝快、飼料有效利用率降低。

(2)光照強度過低:

A:採食、飲水減少:生長髮育慢

B:卵泡發育小:蛋重輕

C:血鈣濃度低:骨骼生長慢、蛋殼質量差

D:產蛋期脂肪沉積加快、產蛋減少:機體過肥從而致各種問題。

  3、燈光顏色

學術界相關研究論文結論略有差異,但多數認為:暖白、暖黃光是最適宜蛋雞的,燈光的色溫值範圍為2700—3500K,此範圍內的光線含適當的紅光譜,可在一定程度內促進蛋雞生長髮育及性成熟,色溫值越大,光色越白;色溫值越小,則光色越紅(黃)。

色溫值太低(低於2700K),光色過紅,易出現育成雞性早熟、產蛋雞蛋個過大等問題。色溫值太高(高於3500K),光色過白,紅光譜不夠,不利於生殖系統和第二性徵發育,而且高色溫值的冷白光(6000K)會對籠養雞產生較強應激,使雞各種代謝紊亂,煩躁不安,體質變差,也不利於各種性激素生成。

  二、解決方案

每個蛋雞育種公司一般都會提供相應品種的光照管理方案,蛋雞養殖企業及個體在遵循相應管理方案的同時,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適當調整。

  1、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方面

光照管理方案的調整應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1)育雛期光照時間和強度一定範圍內遞減

(2)育成期光照時間基本穩定、育成後期(14—17周)光照強度一定範圍內遞增

(3)產蛋期光照時間和強度一定範圍內遞增

如:達到開產日齡時,平均體重不達標,可暫緩增加光照時間以及光照強度,但絕對不能減少光照時間和強度。

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部分客戶雖然明確了蛋雞對光照時間和強度的需求,卻不知道具體的操作如何進行,比如:

兩個照明燈之間的距離怎麼設定?

用多大功率的燈合適?

照明燈怎麼排列?照明燈掛多高?

選什麼型別的燈?

其實,從亮度均勻、節能經濟、便於養護等角度著手,這些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蛋雞養殖照明要求亮度均勻,上層與下層、燈下方與兩燈之間不能有太大的亮度差異,所以選擇照明燈時,功率不能過高,兩燈之間的距離也不能過大,高度也應合理。從經濟節能、便於養護的角度來看,LED燈比傳統白熾燈和節能燈更適合蛋雞養殖,同樣的功率,LED燈的亮度約是白熾燈的10倍、是節能燈的2—5倍。

例如在海蘭褐蛋雞產蛋期,照明時長16小時、照度需求30勒克斯、兩燈間距3米、高度2米,這些資料都確定的情況下,用白熾燈作照明光源,功率約需60瓦;用節能燈作光源,功率約在15瓦;用LED燈作光源,功率可選5、6瓦。不同品種蛋雞對光照強度的需求略有差異,如海蘭褐蛋雞產蛋期照度需求為30勒克斯,裕口公司的京紅、京粉系列蛋雞品種,產蛋期照度需求為10—20勒克斯。

由於雞舍內反光情況以及燈的質量不同,具體選擇多大功率的照明燈,應以照度計實測達到相應照度時燈的功率為準。(用照度計測量兩個燈之間、底層雞籠料槽位置的光照強度。)

相鄰兩列照明燈應交叉排列,以補足處於兩燈之間的雞群光照強度的不足,如果是H型籠,同列照明燈也可以採用一高一低的方式吊裝。排列方式如下圖示意:

  2、燈光顏色方面

應選用色溫在2700—3500K的暖光燈,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有白熾燈(色溫2700K左右)、暖光LED燈(色溫2700K和3000K的較多)。

  3、其它幾點注意事項:

(1)每月擦拭照明燈一次,保持燈泡潔淨,防止光照強度的損失。

(2)轉群時育雛、育成舍和產蛋舍的光照時間相同,避免應激。

(3)群體轉移到產蛋舍的前2周,光照強度應該逐漸增加(10—30LUX)。

(4)光照刺激的時間應該延長到產蛋高峰(大約30周齡時達到16小時光照,保留一定的餘量,高峰後期再適當增加,可延緩後期產蛋率下降,但光照總時長不應大於17小時)。

秋季蛋雞養殖存在問題解決方案

秋季來臨了,對於養殖業來說這是多事之秋,蛋雞歷經夏季酷暑應激採食量降低的營養負平衡問題,雞體體質較弱,秋季又要面臨晝夜溫差很大,病毒活躍,是蛋雞疾病高發的季節。要嚴防秋

蛋雞生產常見問題診斷思路及解決方案

一、產蛋雞為何沒高峰?問題描述:有的新母雞產蛋上到八成多就不動了,表面看沒病卻又不產蛋,無論換誰家的料產蛋仍上不來。診斷思路:開產一致性、連產性差是問題的主要特徵。重點

育雛育成期管理易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都在這裡

養蛋雞的最終目標是產蛋高峰上的高、產蛋率下降的慢,使雞群發揮出最優的生產效能,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如果育雛育成階段出問題,雞群產蛋達不到理想高峰,從而影響整個產蛋期生產

肉雞腸道健康問題:原因和影響及解決方案

腸道健康是肉雞生產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肉雞行業在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肉類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飼養肉雞是因其肉類生產效率高,這對於糧食自給率較低的國家尤為重要。確保肉雞

蛋雞脂肪肝的解決方案

近段時間有些養殖場發生蛋雞突然死亡事件,有時不表現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經臨床剖檢,初步診斷為蛋雞脂肪肝。雞脂肪肝常發於產蛋母雞,而其常態下不易被發覺。造成雞脂肪肝原因有

影響蛋雞生產效益的因素及解決方案

一品種蛋雞要高產高效,品種是基礎,也就是說,只有具備優秀基因的蛋雞,才更有可能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良好的生產效能。從實際情況可看出,海蘭雞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最高,這也是中國市場選擇的結果。由於中國各地的氣候、環境條件不一,不同品種在不同地區生產效能

夏季雞舍通風降溫常見問題以及改善方案

在雞舍夏季通風降溫中,最常見的問題是降溫困難,雞隻出現熱應激,還有一些雞舍特別是肉雞舍和蛋雞育雛舍存在冷應激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風速過低或過高、風向不對、溼度過

籠養肉雞通風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籠養肉雞通風問題1、中間籠層通風性差:四層籠養系統中,中間兩層雞籠由於位置被上層和下層阻隔,舍內空⽓溫度、溼度與籠記憶體在較⼤差異,空氣流動不暢,通⻛經常存在中間籠層

黴菌毒素風險控制解決方案

黴菌毒素風險管理國際高峰論壇系列報道之(五)演講者:GerdSCHATZMAYR教授百奧明集團全球研發總監演講主題:黴菌毒素風險控制解決方案現場口譯:何金明博士演講內容:黴菌毒素結構差異巨大,生物化學及物理性質不同,在腸道內脫毒需要不同的策略,包括生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