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肉雞通風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籠養肉雞通風問題
1、中間籠層通風性差:
四層籠養系統中,中間兩層雞籠由於位置被上層和下層阻隔,舍內空⽓溫度、溼度與籠記憶體在較⼤差異,空氣流動不暢,通⻛經常存在中間籠層悶熱通不透的情況,影響溫度、溼度和氧氣濃度等。
2、雞舍內溫溼度不均勻:
四層籠養系統導致雞舍內空氣和雞籠內空氣在溫度、溼度及氧氣濃度上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二、三層雞籠容易過熱和缺氧。
3、溼度管理困難:
深秋和春季外界大風和低溼度導致雞舍內溼度難以保持,影響肉雞的體感溫度和生長。
二、解決措施
1、調整通風:
多加風機、短抽多停:通過增加風機數量和採用「短抽多停」模式,利用風機的瞬間拉力排出雞籠內的熱氣和廢氣,提高中間兩層的換氣速度和空氣流通性。
1-21⽇齡,小雞機體發育不完全,產熱小於或等於散熱,怕冷怕⻛,可以先加基礎⻛機⼤⼩,儘量時控不要溫控⻓轉;28⽇齡後籠內密度⼤,機體發育完全,怕熱怕悶,產熱大於散熱,可以先加時間再加⻛機⼤⼩基礎⻛機,過⼤過⼩都易出問題。
2、溼度管理:
及時加溼:在深秋和春季,應及時採取加溼措施,維持雞舍內的適宜溼度,特別是在西北風較大的情況下,通過增加溼度來調節雞群的體感溫度。中午適當提高溫度:對於13-18日齡的小雞,可以將中午溫度適當提高至目標溫度以上,以10%微張嘴率為標準,彌補溼度對雞群體感溫度的影響。溼度每變化16.7 % ,體感溫度補償 1 ° C ,最多2 - 3 ° C
3、調整通風時間和風扇開啟數量:
減少通風:由於下午4點後雞舍內溫度下降較快,應減少通風次數,防止舍內溫度驟降,影響肉雞的健康。
體感溫度監測:通過多個觀測點監測雞群體感溫度,制定科學的通風預案,合理調整風扇的開啟數量和時間,確保各層雞籠內的空氣質量。
免責申明:本文所發資料資訊來自肉雞養殖基礎技術,由雞病專業網版主黃瑞強稽核矯正,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聯絡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