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籠養肉雞通風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籠養肉雞通風問題

1、中間籠層通風性差:

四層籠養系統中,中間兩層雞籠由於位置被上層和下層阻隔,舍內空⽓溫度、溼度與籠記憶體在較⼤差異,空氣流動不暢,通⻛經常存在中間籠層悶熱通不透的情況,影響溫度、溼度和氧氣濃度等。

2、雞舍內溫溼度不均勻:

四層籠養系統導致雞舍內空氣和雞籠內空氣在溫度、溼度及氧氣濃度上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二、三層雞籠容易過熱和缺氧。

3、溼度管理困難:

深秋和春季外界大風和低溼度導致雞舍內溼度難以保持,影響肉雞的體感溫度和生長。

  二、解決措施

1、調整通風:

多加風機、短抽多停:通過增加風機數量和採用「短抽多停」模式,利用風機的瞬間拉力排出雞籠內的熱氣和廢氣,提高中間兩層的換氣速度和空氣流通性。

1-21⽇齡,小雞機體發育不完全,產熱小於或等於散熱,怕冷怕⻛,可以先加基礎⻛機⼤⼩,儘量時控不要溫控⻓轉;28⽇齡後籠內密度⼤,機體發育完全,怕熱怕悶,產熱大於散熱,可以先加時間再加⻛機⼤⼩基礎⻛機,過⼤過⼩都易出問題。

2、溼度管理:

及時加溼:在深秋和春季,應及時採取加溼措施,維持雞舍內的適宜溼度,特別是在西北風較大的情況下,通過增加溼度來調節雞群的體感溫度。中午適當提高溫度:對於13-18日齡的小雞,可以將中午溫度適當提高至目標溫度以上,以10%微張嘴率為標準,彌補溼度對雞群體感溫度的影響。溼度每變化16.7 % ,體感溫度補償 1 ° C ,最多2 - 3 ° C

3、調整通風時間和風扇開啟數量:

減少通風:由於下午4點後雞舍內溫度下降較快,應減少通風次數,防止舍內溫度驟降,影響肉雞的健康。

體感溫度監測:通過多個觀測點監測雞群體感溫度,制定科學的通風預案,合理調整風扇的開啟數量和時間,確保各層雞籠內的空氣質量。

免責申明:本文所發資料資訊來自肉雞養殖基礎技術,由雞病專業網版主黃瑞強稽核矯正,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聯絡我們,立即刪除!

現代化肉雞屠宰廠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根據肉雞屠宰加工的生產流程,本人彙集了多家現代化肉雞屠宰廠常見的問題,結合美國科寶公司全球屠宰技術服務專家Da-vidBeavers先生的技術觀點,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措施,以期這些肉雞屠宰廣家能夠生產出更高品質的雞肉產品和最大程度地提高雞肉產量。肉雞停

高棚冬季上下溫差的解決方法

針對高棚冬季上下溫差的簡單應對措施。近年來,隨著肉雞多層籠養的建造,雞棚的高度也越來越高。有的籠子高到12層,雞棚設計到脊高15米,它的通風降溫和加溫,如果處理好了,完全能養

籠養肉雞的環境因素分析及調控措施

隨著肉雞養殖規模的快速膨脹,土地、環保、養殖效益等問題日益突出,同時在機械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和設施裝置的支援下,籠養肉雞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從雞籠排列形式上可以將肉雞

籠養肉雞夏季溼簾降溫三大問題(彙總)

一、使用水簾的前提,個人認為前提有幾點:1、外界環境溫度高於雞舍需要溫度,且通過加大通風量達到雞群適應的最大風速情況下,雞舍溫度還在上升。2、雞舍溼度在50-65之間。3、在雞群

溼簾降溫時籠養雞舍中段低溫原因和解決建議

一到夏季就會有不少場長反應一個問題:籠養雞舍中採用溼簾降溫時,在雞舍中段特別是側牆走道縱向風門往後5-6米以內的區域會出現雞隻反應受涼的現象。隨著室外溫度上升增加溼簾水泵給

孵化過程中雛雞失水不足解決措施

一、失水不足導致雛雞腑關節紅腫在孵化過程中,如果雛雞失水不足,將導致雛雞腑關節紅腫,表現為雛雞腑關節有紅點(如下圖)。這種雛雞放到肉雞場後將表現出早期腿病問題。二、失水不

籠養肉雞通風細節管理

籠養肉雞通風(其它養殖模式一樣),都是前期通風細心、小心,後期通風大膽、敢作。一、有關通風管的使用:籠養肉雞的通風和其它養殖模式的通風沒有本質區別,但由於籠養雞是立體養殖

調節雞舍通風,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

李新社(蘭州華隴家禽育種公司,甘肅蘭州730060)導語:通風不良是百病之源,要改善舍內環境,必須首先解決好雞舍的通風問題。特別是季節交替之際,溫差變化較大,因雞舍通風不良而致雞群呼吸道疾病頻發,誘使以呼吸道症狀為主的各種疾病發病率、死亡率顯著增加,產蛋

肉雞腸道健康問題:原因和影響及解決方案

腸道健康是肉雞生產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肉雞行業在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肉類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飼養肉雞是因其肉類生產效率高,這對於糧食自給率較低的國家尤為重要。確保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