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籠養肉雞的環境因素分析及調控措施

隨著肉雞養殖規模的快速膨脹,土地、環保、養殖效益等問題日益突出,同時在機械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和設施裝置的支援下,籠養肉雞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從雞籠排列形式上可以將肉雞籠養分為階梯式和層疊式,其中,層疊式籠養因具有單位面積飼養量大、勞動生產效率高等優勢,而成為主要的籠養模式。肉雞生長速度快、自身代謝旺盛,在封閉的、高密度的籠養條件下,雞舍內環境的控制尤為關鍵。據測算,在品種、營養、管理等諸多因素中,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佔 1/4 左右。因此,對籠養模式中各環境因子進行分析,並實施科學的調控,是籠養肉雞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

1、溫度

溫度是肉雞生長髮育的基本條件之一,溫度控制對籠養肉雞較重要。雞舍溫度控制的核心是保持溫度穩定和均勻,並與溼度、通風等因素統籌考慮。通過對密閉籠養雞舍內溫度監測發現,雞舍記憶體在一定溫差,靠近溼簾位置的溫度高於風機口位置,溫差一般在 1.5~4℃,舍內雞群日齡越小,溫差越大;雞舍上部溫度高於底層,溫差可達 3~5℃,而且室外溫度越低,溫差就越大;舍頂溫度比最高層雞籠溫度要低,這與舍頂的保溫性有較大關係。從雞隻的生長週期看,雛雞對溫度更加敏感,需要的溫度較高,一般在 0~7 日齡期間,溫度應控制在 32~33℃,以後隨著日齡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每天降 0.3~0.4℃為宜,30 日齡以後保持在 20~22℃。

春秋季節,主要通過門窗的開關和雞群自身來控制舍內溫度;夏季高溫季節,通過溼簾控制舍內溫度;冬季,採用人工加溫和雞自身的熱量,保持舍內溫度。在保持籠養雞舍內部溫度整體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整密度和雞群來解決舍內溫差的問題,例如,低層雞群飼養密度大一些,高層密度小一些;冬季時,將體重較大雞置於底層,較小的雞置於上層。

2、溼度

雞舍內的相對溼度對肉雞的生長髮育、生產效能以及其他環境因素的控制有較大的影響。例如,高溫時,適當的相對溼度有利於降溫、降塵和淨化空氣,但相對溼度過大,則容易使飼料滋生細菌、變質發黴,也容易導致肉雞中暑;相對溼度過低容易引起肉雞脫水,面板乾燥,空氣中灰塵飛揚,易誘發呼吸道疾病。育雛期間,雞舍內的相對溼度在 60%~65%為宜,不高於 70%;育成期間,相對溼度控制在 45%~60%為宜,最低溼度不低於 40%。整個飼養週期呈現前高後低,具體為:1~10 日齡65%~70%;11~30 日齡 60%~65%;31~40 日齡 55%~60%;41 日齡以後,50%~55%。

舍內的溼氣主要來源於雞群的呼吸和地面、飲水、糞便中蒸發的水分。降低舍內相對溼度的措施有增加通風量、避免水線漏水和及時清理糞便等。增加舍內相對溼度,主要通過地面灑水、安裝噴頭和噴霧消毒等措施來實現。生產中,由於托盤遮擋,地面灑水後,上層溼度提高不明顯,而下層往往出現發黴現象,因此地面灑水要選好地點。採用噴霧加溼時,以水溫與室溫一致為最佳。在調控舍內相對溼度時,要與溫度統籌調控,尤其是冬季,更應注意。

3、光照

合理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是提高肉雞養殖效益的有效措施。肉雞籠養雞舍多為密閉式雞舍,需要進行人工光照。肉雞飼養全程連續光照可以提高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但投入成本高、出欄率低和發病機率高。黑暗條件與光照對肉雞的生長和健康同樣重要,因此,建議採取間歇光照制度。一般為 0~3 日齡光照時間 23 小時;4~10 日齡光照 8 小時;11 ~15 日齡光照 12 小 時 ;16 ~21 日齡光照 16 小 時 ;22~35 日齡光照 18 小時;36日齡以後光照 23 小時。或者,0~3 日齡光照時間 23 小時;4~10 日齡光照 18 小時;11~15 日齡,光照 8 小時;16~21日齡光照 12 小時;22~28 日齡光照 16 小時;29 日齡以後光照 18 小時。光照強度,以前期不低於 15 lx,後期不低於 5lx 為宜。

在籠養中,除了光照時間和強度外,光照的均勻度也尤為重要。為了避免雞籠遮光而影響光照的均勻度,一般燈泡的佈局採用縱橫和上下交錯式,將同一列燈泡擺放 3 個高度,最低的離地高度為 1.5m。試驗表明,在每層雞籠上安裝LED 燈帶可以確保光照均勻度,同時還可以降低養殖能耗,提高經濟效益。

4、通風

通風可以提供新鮮空氣,減少病原微生物蓄積,保證雞群健康生長。肉雞籠養密度大,舍內有毒氣體產生量大,因此,與平養模式相比,肉雞籠養的通風更為重要。籠養肉雞如果採用密閉雞舍,一般採用縱向負壓通風,將風機安裝在肉雞舍入口對面的牆上,在兩側牆壁上設立進風口及進風管道,使新鮮空氣在負壓作用下,穿過雞舍的縱徑排出舍外。安裝通風裝置時,要準確計算雞舍的空氣流量,以確定適當的風機功率、數量和佈局,確保風機有足夠的換氣能力。

一般情況下,2 日齡左右的雛雞不需要通風,隨著雞齡的增大,逐步增加通風量。通風時還要結合舍內溫溼度來確定通風的強度和時間,尤其是冬季,通風時一定要防止雞群受寒感冒。在育雛期間,一般採用橫向通風,開啟側風口和側風機進行通風,負壓 0.05Pa,風速小於 0.4m/s;生產中後期則需要加大通風量,由側風口進風,開啟部分側風機和縱風機,負壓 0.06 ~0.07Pa,風速小於0.6~0.8m/s。

5、粉塵

籠養蛋雞舍內的粉塵主要來自飼料粉末、皮屑、羽毛屑和糞塵,以及空氣中的灰塵。粉塵攜帶大量病原微生物,漂浮在空氣中,進入肉雞呼吸道中,不斷刺激黏膜,從而誘發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和哮喘等多種呼吸道疾病。行業標準規定,一般禽舍中總粉塵質量濃度最高允許值為 420 mg/m 3 。從粉塵攜帶菌落總數看,在籠養雞舍內,從雞籠上層到下層菌落總數呈現升高的趨勢。控制粉塵的最有效的措施是適當增加雞舍溼度,建議生產中重視帶雞噴霧消毒,既可以降低粉塵,又可以殺滅病原微生物。另外,還可以通過加強雞場內外的綠化,使用顆粒飼料,調低自動上料機上料口和料槽之間的距離,及時清除雞舍內外的糞便、羽毛和灰塵等措施降低粉塵。籠養雞舍的環境控制是一項綜合、複雜的工作,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引數,並將各個環境因素統籌起來,找出動態管理的平衡點。當前,環境自動控制技術和裝置已經非常成熟,為保障籠養肉雞的經濟效益打下基礎。

籠養肉雞通風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籠養肉雞通風問題1、中間籠層通風性差:四層籠養系統中,中間兩層雞籠由於位置被上層和下層阻隔,舍內空⽓溫度、溼度與籠記憶體在較⼤差異,空氣流動不暢,通⻛經常存在中間籠層

籠養肉雞的飼養管理全篇

第一、關鍵的第一天我們都知道,一批雞的出欄體重和此批雞7日齡體重正相關,而個人認為決定7日齡體重的因素除雞苗的初生重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第一天的管理,也可以這麼說:

肉雞呼吸道病預防措施

摘要:在肉雞養殖業中,因為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肉雞很容易患呼吸道系統方面的疾病。引起肉雞出現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有多種,有些養殖戶做出正確的診斷和鑑別往往比較困難,給疫

肉雞肺損傷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

肉雞肺損傷是嚴重的呼吸系統病症,通常由多種病原感染、環境應激等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死亡率高,給家禽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瞭解肉雞肺損傷發生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

白羽肉雞肺損傷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

肉雞肺損傷是嚴重的呼吸系統病症,通常由多種病原感染、環境應激等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死亡率高,給家禽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瞭解肉雞肺損傷發生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

夏季肉雞籠養水簾使用指南

使用水簾的前提,個人認為,前提有幾點:1、外界環境溫度高於雞舍需要溫度,且通過加大通風量達到雞群適應的最大風速情況下,雞舍溫度還在上升。2、雞舍溼度在50-65之間。3、在雞群已

肉雞肺炎黑肺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肉雞肺損傷肺炎是嚴重的呼吸系統病症,通常由多種病原感染、環境應激等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發病快死亡率高,給家禽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瞭解肉雞肺炎肺損傷發生的原因

夏季肉雞籠養雞舍的水簾使用指北

使用水簾的前提,個人認為,前提有幾點:1、外界環境溫度高於雞舍需要溫度,且通過加大通風量達到雞群適應的最大風速情況下,雞舍溫度還在上升。2、雞舍溼度在50-65之間。3、在雞群已

夏季肉雞籠養雞舍的水簾使用指南

一、使用水簾的前提1、外界環境溫度高於雞舍需要溫度,且通過加大通風量達到雞群適應的最大風速情況下,雞舍溫度還在上升。2、雞舍溼度在50-65之間。3、在雞群已經適應當前風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