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簾降溫時籠養雞舍中段低溫原因和解決建議
一到夏季就會有不少場長反應一個問題:籠養雞舍中採用溼簾降溫時,在雞舍中段特別是側牆走道縱向風門往後5-6米以內的區域會出現雞隻反應受涼的現象。隨著室外溫度上升增加溼簾水泵給水時間的時候,更會出現頭低尾高溫差增大、中段溫度低於前段溫度的現象。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解決呢?通過幾次調整控制方式的對比,包括先開啟山牆溼簾、關閉部分側牆溼簾上水球閥、關閉一半的側牆潛水泵、撤銷側牆風門後端附近的擋風簾、調整風機臺數與水簾開啟的溫差等,問題的根源逐漸顯露出來。
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在側牆縱向風門之後的區域縱向風速突然提高;二是側牆溼簾過長。
籠養模式雞舍的風機和溼簾配置要比要比網架飼養模式的多得多,在山東,一個長90m*寬15.5m*檐高3.4m-脊高5.4m的雞舍,一般配置50英寸百葉風機20臺和溼簾128.5㎡,其中山牆溼簾寬15.5m*高2.6m,側牆溼簾寬21m*高2.1m*2側,假如初次啟動溼簾潛水泵7-8s,溼簾打溼大約20公分,有效的降溫面積=(21*2 15.5)*0.2=11.5㎡。初次啟動的降溫面積明顯過大,所帶來的降溫效果累積到側牆縱向風門的位置,就會出現溫度接近或者低於前段溫度的現象,再加上該位置側牆走道的風速明顯提高,該區域雞隻的體感溫度普遍偏低,甚至出現冷應激導致的呼吸道症狀。
如何避免這種不利現象的出現呢?通過調整測試,以下幾個措施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一、在剛開始使用溼簾降溫的時候,關閉側牆潛水泵,僅僅使用山牆溼簾降溫。初次打溼面積=15.5*0.2=3.1㎡,遠遠低於同時啟動的11.5㎡,降溫幅度低。
二、喜歡先使用側牆溼簾降溫的場長,有兩種方法:
1、如果兩側各有1個潛水泵,可以將側牆溼簾上水球閥隔一個關閉一個;
2、如果兩側各有2個潛水泵,可以各關閉一個。初次打溼面積=9m*2*0.2=3.6㎡,也是遠遠低於同時啟動的11.5㎡,側牆縱向風門末端附近累積的降溫效果低一些。
三、側牆縱向風門末端之前的一道擋風簾和之後兩道擋風簾收起來,通過降低該區域的風速來提高雞隻的體感溫度。
四、開啟側牆溼簾對應位置的進風窗或者溼簾耳房門,增加高溫進風來混合,以降低溼簾的降溫效果。
一般我們會建議使用者在舍內溫度-目標溫度≥6-7℃再使用溼簾降溫,但是當舍內溫度-目標溫度≥5℃時,如果不啟動溼簾,因為溼簾布局的原因,雞舍前段10米以內的區域風速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雞隻的張嘴率過高,表現偏熱。最普遍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開啟潛水泵,將溼簾打溼15-20公分,前段雞隻的張嘴率馬上下降,表現不太熱了。
但是,隨著室外溫度的升高,當我們繼續增加溼簾上水時間的時候,因為風機開啟較少(21-28日齡,大約7颱風機後就會啟動潛水泵;28-35日齡,大約8颱風機就會啟動潛水泵),縱向風速低,前端的低溫空氣往後端流動較慢,頭低尾高的溫差會越來越大,中段溫度也越來越低,中段雞隻的冷應激表現越來越嚴重。
來源:風機平臺,由雞病專業網版主黃瑞強稽核矯正,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