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網上飼養技術
金桂敏 徐進 龔玉潔
本文所提的肉鴨網上旱養,是指從雛鴨出殼到出欄全過程,完全在舍內網床上飼養,一次也不下水活動或放牧的飼養方法。採用室內網上平養技術,不受季節、氣候、生態環境的影響,一年四季均可飼養,有利於衛生防疫和生態環境保護,也可減少以水為傳播媒介的傳染病,省工省料,易管理,生長快,育肥效能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為顯著,值得各地尤其是無水或受水域限制和水域保護而不能放牧的地方推廣應用。
一 網上旱養鴨舍的選址與建造
1 鴨舍的選址和建造
選擇衛生隔離條件好的地方,遠離村莊主幹道、家禽養殖場和屠宰場。最好選擇南向坡地,不宜選擇北向坡地。
鴨舍可以是磚瓦結構房舍,也可以建成簡易的毛竹和油毛氈結構。但要有一定的保溫和散熱設施,要求冬暖夏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乾燥防潮、經濟耐用。
2 鴨舍地面處理
地面選材主要有3種:第1種是用磚鋪設地面;第2種是用水泥地面;第3種是用石灰、紅土、爐灰渣,按1:1:2夯實的三合土地面。通常在靠舍外的過道側網架底挖一條20~25釐米寬的排糞溝,人行道應比排糞溝底高10~15釐米,網架下從距排糞溝遠側向排糞溝底傾斜。糞溝底及兩側用水泥抹好,舍外設集糞池。
3 網床製作
網面可採用軟質塑料網、鍍鋅鋼絲網、木柵網、竹片(竿)柵網。框架可用直徑5釐米的竹竿或相應規格的木料按可利用空間製作。當用竹竿或木柵網時,亦可直接固定在磚砌的短牆上。框架支撐採用水泥預製件、磚垛、短牆皆可,高度以使網面距地面80~120釐米為宜。過道一側圍以塑料網、木柵,高度為30~40釐米。網床過長時,可用網片分隔成小的區塊。
塑料網前期(0~14日齡)採用1.7~3.5釐米,後期(15日齡後)採用2.0~4.0釐米大小的網眼。塑料網的交接處用竹片、木片釘好壓實。柵網用直徑1.0-1.5釐米的竹竿或1.0~1.5釐米寬的木條、竹篾,按1.5~2.0釐米的間隙釘製成柵網;或用直徑2.0~3.0釐米的鍍塑或鍍鋅鋼絲焊接成網孔長2.0釐米的網片。育雛床竹片、木片間距1.0釐米,中大鴨竹片、木片間距2.0釐米。
4 飲水設施
劈開的竹竿、塑料管、飲水盤、飲水器、自動飲水設施皆可。
5 消毒設施
揹負式噴霧器、消毒機、自動噴霧裝置皆可。條件允許時,在網床上安裝畜禽舍空氣電淨化防疫防病系統,一方面可隨時對舍內空氣進行淨化,保持舍內空氣狀況良好,同時可達到除臭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舍內空氣中經過鈍化、滅活的病原微生物氣溶膠可達到免疫的效果,從而提高肉鴨的抗逆性。
二 網上養殖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 選擇適宜品種
試驗表明,北京鴨、櫻桃谷鴨、高郵鴨、麗佳鴨、楓葉鴨以及番鴨、半番鴨都可以進行網上養殖。網上養殖要選好鴨苗,儘量不養殘弱的鴨苗,一旦發現必須隔離飼養,因為鴨群比較集中,容易將弱苗踩死。
2 飼餵優質飼料
飼料是養鴨的物質基礎,投喂優質的飼料是保證肉鴨體重達標的前提。飼料品質好壞主要取決於飼料配方的科學性和營養水平、飼料原料的品質和生產工藝。飼餵方式採取自由採食。
3 加強鴨群管理
要減少應激,避免鴨群發病。飼養過程儘量減少人員出入,非飼養人員不能進入鴨舍。選擇塑網時一定要選擇網孔較小而且表面光滑的網,以免鴨腿被卡在網孔內受傷。保持鴨舍的清潔衛生,網床上的糞便每天打掃1次;網床下的糞便每天清除1次。食槽、飲水槽要經常洗刷,保持乾淨。
4 控制飼養密度
肉鴨網上飼養的適宜密度分別為:0~3日齡40只/平方米、4~7日齡35只/平方米、8~14日齡30只/平方米、15~21日齡15只/平方米、22日齡以後4~5只/平方米。
5 合理使用光照
一般在使用普通燈泡作光源時,鴨舍光照強度以4瓦/平方米為宜,即每10平方米鴨舍安裝1只40瓦的燈泡。光照時間:1~3日齡24小時光照;4~7日齡23小時光照;8日齡以後,每天減少1小時,直至採用自然光照。
6 嚴格預防疫病
肉鴨網上密集化旱養時大群集中,疫病是重大危害之一。除加強飼養管理外,更要做好防疫接種工作。進鴨之前要用菌毒殺或來蘇爾等對鴨舍和鴨場進行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