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鴨脾壞死的發生原因及治療措施

鴨脾壞死綜合徵是近年來新發生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病因複雜,在肉鴨養殖業中廣泛存在,多發生於7~15日齡的雛鴨,而脾臟是鴨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脾臟壞死,鴨只自身免疫水平降低。該病發生的同時往往伴隨著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生,比如鴨病毒性肝炎、鴨疫裡默氏桿菌、大腸桿菌等,造成鴨較高的死亡率。

  發病原因及流行特點

1、多雨潮溼、冷熱交替季節多發,尤其是春季,天氣忽冷忽熱,肉鴨機體抵抗力低下,很容易發生該病。

2、飼養管理不當,如密度過大,擴群不及時等都會促進該病的發生。

3、呼腸孤病毒、黴菌、沙門氏菌都是可能的病原,目前業界比較流行的觀點偏向於呼腸孤病毒。

  臨床症狀

發病鴨出現精神萎靡、擁擠成堆、食慾不振、羽毛雜亂、軟腳、下痢,糞便呈白色、黃色或者綠色,糞便有腥臭味,眼睛流淚、眼圈發溼、頭頸無力下垂。病鴨耐過後成為僵鴨,生長髮育遲緩,失去飼養價值。

  剖檢症狀

脾臟上有一個或數個綠豆粒大小灰白色凹陷灶,脾臟呈紫黑色、灰綠色或大理石病變;肝臟腫大出血,呈網格狀病變(花肝);氣囊渾濁,氣囊上散在許多黃色、粟米大小的結節;心肌出血,心內膜出血。還有的伴有纖維素心包炎及肝周炎、氣囊炎等病變。

(1)生理型脾壞死

低溫育雛應激因素導致先天免疫缺陷而引起。剛來苗的時候難以分辨,這種一般在接雛時的運輸過程中冷熱環境應激,使小鴨處於亞健康狀態,脾臟等功能性器官發育不健全,幾乎沒有先天免疫力,持續死亡。剖檢症狀為脾臟萎縮、小、幾乎不發育,肝臟稍微腫脹,呈土黃色且卵黃都沒有吸收。

(2)沙門氏菌型脾壞死

多在4-5天發病,死亡急,大群精神萎靡,扎堆較多,以白色糞便較多。剖檢症狀,除具備典型的脾壞死症狀外,還具備肝臟上明顯有散在的白灶點,而其他器官受損傷不是很大,且以白色糞便為主。

(3)病毒型脾壞死

呼腸孤病毒造成鴨垂直傳播,帶毒的弱雛,在養殖過程中,受到外力應激,開始死亡遞增,這是一種侵害免疫系統,小鴨多在4天以後多發,呈現遞增式死亡。剖檢症狀:除具備典型的脾壞死症狀外,氣囊和肺組織實質性硬變和纖維化壞死,肝腫大發綠,膽囊充盈。

(4)黴菌型脾壞死

常見老養殖區、設施老化的地方,地面養殖。墊料很容易發黴,發病多為慢性的。大群精神幾乎無變化,感染的具備典型的脾壞死症狀外,黴菌性脾臟壞死的特點在於,發病日齡較晚,多在一週後,且死亡都不是弱雛。剖檢主要症狀:除具備典型剖檢症狀外,有花肝現象或肝腫大、氣囊上有很多黃色結節,腸內膜有一層白色的偽膜。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環境衛生,提前做好預防工作。肉鴨發生脾壞死綜合徵一般是在7~14天,帝菲特®對鴨圓環病毒、呼腸孤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有效的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尤其是對預防脾壞死效果非常顯著。在5~7天用一遍帝菲特®(400斤水/瓶),能夠有效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增強免疫力,有效預防脾壞死的發生,使肉鴨安全度過危險期。

2、控制黴菌毒素。注意墊料的幹潔,在飼料中新增衛舒(1500斤水/袋,連用3天),防止繼發感染。衛舒可有效分解、破壞飼料、飲水中的各種黴菌毒素,並加速排出體外,並且具有增強肝臟、腎臟等解毒機能,顯著降低血液及肝臟中黴菌毒素濃度,減少毒性,保護機體肝、腎等重要組織、器官免受黴菌毒素的侵害,保持正常代謝,同時還有抑制炎性滲出、抑制氣囊炎和心包炎的形成。

3、抗病毒,提高免疫力,解除免疫抑制,修復免疫系統。芪板青顆粒(150斤水/袋),芪板青顆粒能夠促進脾臟、法氏囊和胸腺等免疫器官的發育,提高機體淋巴細胞轉化率和紅細胞受體轉化率,增強免疫力,防治免疫抑制病。芪板青顆粒尤其是對治療呼腸孤病毒、以及預防感冒、增強抵抗力、解除免疫抑制、提高採食量、加速疾病康復效果非常顯著。

4、防止繼發感染。10%氟苯尼考溶液(300斤水/瓶)可有效殺滅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鴨疫裡默氏桿菌等細菌。


肉鴨出現脾壞死是怎麼回事

近來,在肉鴨中發生了一種以脾臟出血,後期脾臟出現不規則壞死或整個脾臟壞死為特徵的傳染病,長期以來困擾著廣大肉鴨養殖戶。由於對該病缺乏認識,大部分獸醫臨床工作者常誤診為雛鴨病毒性肝炎,據中國農業大學張大丙教授介紹,該病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單

淺談肉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一、臨床症狀鴨群精神不振,呆立,扎堆,羽毛逆立,採食明顯下降,排黃白綠色稀便,病鴨喙發紫,爪乾癟,頭向後背,側臥。二、剖檢變化肝臟腫大、質脆,呈淡紅色或發黃,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出血斑,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脾腫大,呈花斑狀,腎腫大呈灰紅色,整

壞死性腸炎的發病機理和營養角度防控措施

保證蛋雞腸道健康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把飼料營養轉換成機體所需的營養,且最大可能地被消化吸收利用,以獲取更穩定的產量和健康保證。如果腸道健康有了問題,消化和吸收功能就會受

商品肉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防治

鴨傳染性漿膜炎是由鴨疫裡默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5周齡的鴨最易感,主要經呼吸道感染。本市某養殖公司,近年來一直受到本病困攏,總髮病率50%以上,死亡率在5%~20%之間,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自去年上半年實行了綜合防治措施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經濟效

家禽中毒發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毒病的發生原因一,由飼料的儲存與調製方法不當引起。(1)對飼料或飼料原料保管不當,導致其發黴變質而引起中毒。如黃麴黴毒素中毒、雜色麴黴毒素中毒等。(2)利用含有一定毒性成分的農副產品飼餵家禽,由於未經脫毒處理或飼餵量過大而引起中毒,如菜子餅、棉子

肉雞黴菌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經對河北、江蘇、遼寧、山東部分白羽肉雞養殖密集地區進行了疾病調查,發現黴菌病發病嚴重,表現為肌胃腺胃炎併發氣囊炎,死亡率較高,經濟損失較大,現將調研情況和防治措施總結如下:一黴菌病持續流行的原因1玉米黴變近幾年來,玉米需求量高,價格不斷攀升,使其

蛋雞腿病發生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

在養殖過程中,腿部疾病是蛋雞疾病的常見問題之一,它不僅影響雞隻的正常活動,還會導致產蛋效能下降,甚至死淘率增加。引起蛋雞腿部疾病的原因較多,包括疾病感染、營養不良、環境

氨氣發生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在雞群養殖途中雞慢性呼吸道疾病幾乎無法避免,冬春季尤其嚴重,冬季氣溫較低,春季氣溫多變,養殖戶為了節約成本,經常採取封閉窗戶來保溫,這樣的雞舍必然會空氣渾濁,氨氣,水汽超標。氨氣的超標會反過來引發或加重雞呼吸道疾病,造成雞群生長緩慢,藥費增加,養殖

雞脫肛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據統計,脫肛死亡率可佔雞群死亡總數的20%,多發生於開產後的初產期和盛產期,且多見於高產雞,給生產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一脫肛原因1營養失衡在產蛋高峰期日糧營養濃度過大,特別是其中蛋白質含量過大,蛋雞產蛋過大,蛋雞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致使憶門失禁而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