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雞黴菌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經對河北、江蘇、遼寧、山東部分白羽肉雞養殖密集地區進行了疾病調查,發現黴菌病發病嚴重,表現為肌胃腺胃炎併發氣囊炎,死亡率較高,經濟損失較大,現將調研情況和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一黴菌病持續流行的原因

  1玉米黴變

近幾年來,玉米需求量高,價格不斷攀升,使其成為市場上緊俏農產品,玉米剛剛離田脫粒就會受到收購商的搶購,玉米無法及時晒幹,造成玉米發生黴變。

2儲存保管不善

—玉米等原料進入養殖場後,由於沒有多餘的儲存容器,很多養殖場就儲存在室外或雞舍內,很容易潮溼,導致黴變。有時成品飼料儲存時間過長等也會造成黴變。

3飼養管理差

肉雞棚內溫度高、溼度大,不及時通風換氣,使雞舍內黴變現象十分嚴重,雞群在呼吸過程中,黴變塵埃進入肺臟、氣囊造成黴菌病的發生。

4對該病認識不足

該病已普遍性存在,一年四季都會發生,常發於4~8月,而部分獸藥經銷商、養殖戶等對本病缺乏真正認識,錯誤地認為是傳染性腺胃炎,實際上許多肌胃炎、腺胃潰爛是由黴菌及其毒素引起的病變。

二對黴菌病的防治措施

1預防方案

(1)做好玉米質量把關和儲存工作採購時對玉米等原料嚴格把關,建議一次性採購不要過多,避免時間太久而黴變。同時需將玉米原料和成品飼料堆放在專用儲物間,避免黴變。

(2)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雞舍合理通風,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定期消毒,防止黴變。加強種雞管理,剔除黴變種蛋,避免留種孵出弱雛,造成出殼後就發生肌胃炎,導致抗病力差、生長緩慢。

2治療原則和方案

原則:抑殺黴菌、清除黴菌毒素,修復胃腸黏膜、提升免疫力。

治療方案:速治 清解合劑 高效魚肝油。

特別提醒的是黴菌病臨床上一般不引起較高死亡率,如果發現死亡率較高的患病雞群,要考慮有併發病的存在,需要同時治療。 

蛋雞曲黴菌病的預防措施

導致本病發生的真菌主要是煙麴黴和黃麴黴,飼餵品質低劣或發黴的飼料,如發黴的玉米、麩皮、魚粉或混合飼料,或使用被汙染髮黴的墊草,是暴發麴黴菌病的直接原因。飼養密度大,雞舍

家禽曲黴菌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樑家攀(廣西玉林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禽麴黴菌病主要是由煙麴黴菌和黃麴黴菌等麴黴菌引起的多種禽類的一種真菌性疾病,幼禽多發且呈急性群發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禽則為散發,其主要特徵是在呼吸器官組織中發生炎症並形成肉芽腫結節。本病常在孵化室呈爆發性流行,

黴菌毒素對雞的影響及防治措施

一、關於黴菌毒素黴菌毒素是黴菌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對動物、人類和作物具有較大毒性的次級代謝物。目前已知的黴菌毒素種類超過300多種。各種黴菌所產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黃麴黴素、赭麴黴毒素、蛇形毒素、腐馬毒素、玉米

黴菌毒素對雞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黴菌毒素種類及危害雞天生對黴菌毒素敏感,飼料中較低的毒素含量就會造成雞群大量死亡。不同黴菌毒素對雞造或的危害有昕區別。集中表現在:黴菌毒素對免疫器官的嗜性使免疫器官受損而萎縮;黴菌毒素對消化道的破壞最為明顯,各種毒素的強腐蝕性引起口腔潰瘍,嗉囊

預防飼料黴變的具體措施和要點!

飼料黴變實際上是黴菌大量生長和繁殖的結果,發生黴變的飼料,一方面因黴菌生長消耗飼料(穀物)中的營養物質從而降低了家禽可利用養分,更為嚴重的是黴菌繁殖過程中產生的毒素可引起動

黴變飼料的處理和措施

玉米在收穫或晾晒期間如果遭受連續陰雨天氣,很容易產生黴變,玉米黴變後會被黴菌代謝產物黴菌毒素所汙染。玉米黴菌毒素可簡單分為田間黴菌產和儲藏黴產兩類,嘔吐毒素、F-2毒素、T-2毒素、煙麴黴毒素均屬於田間黴菌類毒素,而黃麴黴毒素和赭曲毒素屬於儲藏黴菌毒素。

雞群曲黴菌病防治措施

1、治療①首先將已發病的雞群及時轉出原育雛室,立即清除全部被汙染的墊料或飼料,用0.05%的硫酸銅或5%的石炭酸等消毒後,再換上乾淨的墊料或飼料。②對發病的雛禽可使用制黴菌素進行治療:按50萬單位/千克飼料拌料,連喂3天。2、預防①防止飼料和墊料的發黴,

雨季腸道疾病防控要點

上期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於夏季黴菌病發病原因、預防方案和治療措施,以減少黴菌病給養殖者帶來的經濟損失。引發黴菌病的主要因素是雞群採食發黴的飼料、接觸到發黴的墊料和被黴菌汙染的裝置,飼料在貯存過程中由於飼料垛中間部分通風不良導致飼料發熱,水線(器)消毒

家禽黑肺病原因及防治

一、引起黑肺病的主要原因1、禽流感(H9)2、衣原體的存在3、鼻氣管鳥型桿菌4、黴菌性肺炎5、通風不良二、流行特點1、易感家禽:各種家禽都發生,肉雞、肉鴨、817等快大肉禽發病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