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腿病發生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
在養殖過程中,腿部疾病是蛋雞疾病的常見問題之一,它不僅影響雞隻的正常活動,還會導致產蛋效能下降,甚至死淘率增加。引起蛋雞腿部疾病的原因較多,包括疾病感染、營養不良、環境因素等。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蛋雞腿部疾病的發生,養殖者需要對腿病發生原因充分了解,才能採取相應措施,降低本病的危害。
本文將從疾病角度詳細探討幾種蛋雞腿部疾病的常見誘因,並提供相應的防治建議,幫助養殖者更好地維護雞群健康,提高養殖效益。
1、新城疫感染
新城疫是導致蛋雞腿部疾病發生的一個常見原因。病雞通常表現出腿部麻痺、跛行或站立不穩、頭頸扭轉等神經症狀,本病的外觀症狀和解剖病變明顯,易於診斷。通常依據免疫程式及抗體水平開展防治工作,發病後的緊急免疫常有較好效果,但在緊急接種時要檢測病雞是否同時被溫和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否則將可能導致防治工作的失效,甚至引發更廣泛的疫情傳播,因此需謹慎補免!
2、馬立克
馬立克氏病也是導致蛋雞腿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病症狀多發生於2-3月齡的雞群,其他日齡雞群偶有發生。尤其是當神經型馬立克發病時,起初只是走路不穩,後續逐漸發展到一側或兩側雞腿麻痺,嚴重時腿病不起,典型症狀是呈現一腿向前、一腿向後的「劈叉」姿勢。病雞肌肉萎縮,爪子多彎曲。雛雞免疫是防控本病的關鍵,在飼養過程中同樣需要做好環境控制,已經發病的雞隻沒有任何治療價值,應及時淘汰。
馬立克
3、傳染性腦脊髓炎
傳染性腦脊髓炎也會導致蛋雞腿部疾病發生。病雞大多在1-2周齡出現神經症狀,最初表現為行動遲鈍,繼而表現為雛雞不願走動,蹲坐在自己的跗關節上,或出現一側或雙側腿麻痺,有時在腿、翼、頭部可見明顯的陣發性震顫。剖檢病理變化不明顯,個別雞的小腦水腫,腺胃肌層有小灰白區。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病雞需淘汰或隔離,對大群雞給予舒適的環境和充足的飲食,並注意消毒。
4、滑液囊支原體
感染滑液囊支原體病也會導致蛋雞腿部疾病。本病多見於4周齡至12周齡的雞群,雞隻感染後,關節、爪墊腫脹,跛行,常伴有胸骨囊腫,飲食慾下降。解剖可見發病的關節內有黏稠的乳酪狀白色滲出物。環境條件不良可令病情加重,由於該病可垂直傳播,種雞應定期檢測抗原,並接種疫苗。
滑液囊支原體
5、病毒性關節炎
導致蛋雞腿部疾病的病因還有病毒性關節炎。4-7周齡的雞群多發此病,也有更大周齡的雞隻發病。病雞表現跛行,小腿肌腱腫脹,甚至斷裂,伴有皮下出血。剖檢跗關節或肘關節含有黃色或血色滲出液。本病在種雞開產前接種滅活疫苗可以預防,發病後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對症治療,緩解症狀。
病毒性關節炎
小結
誘發腿部症狀的疾病,大多還會引起雞群腹瀉,如:新城疫、滑液囊支原體、病毒性關節炎、痛風症等,也需引起關注。這些疾病的誘發,主要都與疾病繼發感染、飼料隱含黴菌毒素、舍內有害氣體超標、雞群發生免疫抑制等情況有關。
因此,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加強管理,避免出現密度大、溫度低、通風不良、應激多等問題,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加機體抗病力,降低腿病發生的誘因。為雞群提供舒適的飼養環境是減少腿病發生的有效措施,通過以養促防,達到減少因腿病淘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