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驟降對蛋雞的危害及應對措施
蛋雞養殖是一項極為嚴密的工作,需要對養殖場的光照、溫度、溼度等各個方面都進行嚴格的控制,並且蛋雞在生長的不同階段對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同,需要飼養管理人員科學合理的加以控制,提高生產責任心和工作的耐心。季節變化等因素影響,會引起雞群發病。飼養管理不到位,蛋雞養殖場溫度、溼度和光照等突然的變化而不達標;預防注射、飼養密度等不到位,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如果應對措施不及時準確,那麼對養殖的成敗和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季節變化對蛋雞養殖的危害
01、季節變化中光照給蛋雞養殖造成的影響
地球的自轉使得地球表面各地所接受的光照具有極大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季節變化的現象,因此季節的變化其實就是對當地光照程度的反應。同時光照對於蛋雞的性成熟、產蛋量和蛋的受精率等又有極大的影響。光照程度低則小母雞的性成熟時間就會延遲,蛋雞的產蛋率也會下降。但是如果光照程度過高,也會給蛋雞養殖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雞之間的爭鬥、啄肛、啄羽等發生的概率都會上升。
02、季節變化中溼度給蛋雞養殖造成的影響
空氣溼度的變化常常會受到季節改變所導致的旱澇、陰雨等天氣的影響。而空氣溼度對於蛋雞的養殖又有著較大的影響,太高太低都不好。溼度太高不僅不利於蛋雞的散熱,還會使雞舍過於潮溼從而導致飼料的變質、病菌的萌生,從而使雞群大量發生疫病的狀況。溼度太低會導致雞舍乾燥、養殖場內漂浮大量汙染物,在蛋雞群內造成呼吸道疾病的流行。
03、季節變化中溫度給蛋雞養殖造成的影響
受光照程度的影響,不僅季節發生了改變,溫度也隨之而變動,蛋雞的採食量及對營養的需求皆受此影響。溫度過高,採食量下降。溫度過低,所需飼料增加,一旦未能及時改變飼餵方針,就會使得蛋雞營養不良。
蛋雞養殖中應對季節變化的具體措施
01、建立了解蛋雞觀察制度
在季節變化比較劇烈的時候,蛋雞極易受其影響。因此蛋雞養殖戶應當建立一套對蛋雞的觀察體系,每天定時進行巡視觀察,並另設不定時觀察制度,以確保能夠及時瞭解蛋雞養殖的狀況。觀察的內容則主要有蛋雞的糞便、呼吸狀況和產蛋狀況等,觀察後應當將其進行記錄,然後存檔,建立一個觀察資料庫以方便以後的管理。同時,如果在蛋雞中發現有異常狀況,如脫肛雞、病弱雞等不良狀況的出現,蛋雞養殖戶應當及時將其隔離進行治療,並且還要對雞舍、飼養區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
02、控制調節光照、溫度、溼度
小母雞處在育成期的時候為了保證其正常健康的生長髮育,蛋雞養殖戶應當使其光照時間達到8小時,同時為了避免啄羽、啄肛等現象的發生,在光線較強的時候,還要對其進行擋光處理。等到蛋雞到了18周的時候,這時蛋雞大部分都已經性成熟、體成熟了,同時部分蛋雞已經開始產蛋了。當產蛋率到達5%的時候,蛋雞養殖戶就應當在雞舍內安裝現代化裝置為蛋雞在日出前、日出後進行人為補光。在這個過程中,開始第一週所補充的光照應該是1小時,然後每週固定增加30分鐘直至總光照時間達到16小時為止。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所補充的光照應當依據每天的自然光照和蛋雞的情況進行時間、強度上的調控。產蛋高峰期後,人為光照應當達到17小時,此後固定不變,一直到雞群淘汰為止。
因為溼度和溫度的聯絡較為緊密,因此本文將具體的調控溼度與溫度的措施合在一起進行介紹。蛋雞的理想產蛋溫度在18℃-23℃這個範圍內,溼度則在50%-60%這個範圍內好。因此,蛋雞養殖戶應當根據實際狀況對雞舍進行改造,以確保蛋雞的產蛋率。溫度過低則可做增加通風量、供給清潔涼水等工作以降低溫度。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蛋雞養殖產業正在快速發展中,然而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蛋雞養殖技術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我國蛋雞養殖業應當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然後在借鑑外國先進經驗、立足我國現實的基礎上制定應對措施並嚴格執行。這樣不僅有助於產蛋率的提高,同時也能夠促進我國產蛋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