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群採食量低的非病理因素及解決方案

禽類採食以滿足能量需要,同時也為了產生飽感。採食量決定於許多因素,包括禽的品種、體形和日齡、環境溫度、活動性、繁殖週期的階段、食物的外觀和滋味等因素。

禽類沒有牙,靠喙採食飼料,禽類的舌粘膜上缺乏味覺乳頭,僅分佈有數量少、結構簡單的味蕾,所以味覺不敏感。飼料與口腔內的唾液混合,吞入食管膨大部——嗉囊中儲存並將飼料潤溼後再進入腺胃,腺胃體積小,消化作用不強,食物停留時間短,混有胃液的食物主要在肌胃通過機械作用得到消化。因此飼料中新增沙粒更有助於飼料的磨碎。到小腸才有化學性的消化。腸道很短,食物從肌胃進入腸後,在腸內停留時間短,一般不超過一晝夜,食物中許多成分未經消化充分就隨糞便排出體外,消化能力比豬弱。

另外禽類羽毛厚且無汗腺,極易受高溫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雞隻採食量下降,一系列生理化指標都受到影響,從而導致生產效能降低。由於禽類的消化生理特點特殊性,所以多種因素會影響禽類的採食量變化。現就各種影響因素及解決方案加以論述以便有助於飼料配方設計。

一、營養因素對雞採食量的影響

「雞為能而食」,在正常情況下,代謝能增加,採食量下降,這是因為雞試圖維持相對恆定的能量進食。飼料的合理均衡的營養濃度是決定採食量的前提。在非熱應急條件下,雞能夠通過調節採食量來保證生產效能(產蛋或產肉)。也就是說保證各營養素比例均衡的情況下,雞能夠通過自我調節採食量的多少來確保每日攝入的營養物質不變。

本人曾經做過一試驗。使用蛋雞基礎日糧,96%基礎日糧 4%沸石粉,96%基礎日糧 4%水。三種日糧飼餵產蛋率為93%的同批次蛋雞各500只。結果各組生產效能沒有明顯變化,兩組實驗料的採食量分別增加4.15%和4.16%,這說明在非熱應急條件下降低飼料營養濃度,雞能夠通過增加採食量來確保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這也是當前禽料市場上在春秋季節價格不同的肉雞料卻能得到幾乎相同的生長效能的原因。

相對低營養濃度的飼料配方之關鍵為:營養均衡,營養素消化利用率準確。雖然雞採食量自我調節能力很強但是飼料營養水平太低,一般採食量超過145克/日.只,就會造成由於採食量過大而對消化系統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造成生產效能的下降。

通過總結經驗,本人認為在當今禽料市場比價格、比質量、比生產效能的競爭激烈、利潤低微時期,要想使禽料得到市場認可,在營養素配比上要精準,原料選購上要綜合分析,採食量營養調控上要適當。

二、季節因素對雞採食量的影響

禽類羽毛厚且無汗腺,極易受高溫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雞隻採食量下降,一系列生理化指標都受到影響,從而導致雞的生產效能降低。雞適宜溫度20-23℃。低於適宜溫度,雞體產生熱量來保持體溫(每低1℃,採食量增加1%),超過26℃,雞體開始膨脹血管使血液到達雞冠、髯和腳來加強散熱。需要增加能量來散熱,因此熱應激時雞需要相對更多的能量。寒冷季節舍內溫度低於17℃時,應該提高能量適當降低其他營養素的含量確保產品的價格優勢。

在炎熱的季節,應從營養水平進行適當調節,以減少熱應激引起採食量降低而造成的損失。以下是總結的熱應激情況下所採取的措施。

(1)增加日糧能量的濃度

新增脂肪(油、脂)是增加日糧能量最有效的途徑,脂肪增加適口性,並能減少體增熱。

(2)控制蛋白質含量、提高蛋白質質量

以前誤區是熱應激條件下,增加日糧中的蛋白質,目的保證在採食量下降的情況下蛋白的攝入量。現在認識到這樣做的害處特別大,日糧中所有的養分的代謝都不是100%,代謝結果會產生熱量。而蛋白質的代謝效率最低,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的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額外熱量會使散熱機制(喘息,血液迴圈)過載。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是新增合成氨基酸來提高日糧的氨基酸水平,比如確保產蛋雞360mg蛋氨酸及720mg賴氨酸的攝入。

(3)刺激採食量的方法

增加飼餵次數;在涼爽時間飼餵;於料中噴植物油、糖蜜甚至是清水。

(4)日糧中或飲水中補加碳酸氫鈉能有效防止呼吸性鹼中毒,但要減少日糧中食鹽的含量。

(5)補充維生素C,總含量為200mg/kg飼料。

(6)考慮體內能量儲備

熱應激情況下,蛋雞隻會動用自身儲存的能量來維持產蛋。一般體成熟時體重越大,產蛋期間的體重就越大,進而儲存能量越多,採食量也越大。雖然不建議育成雞儲存過多的脂肪,但在最佳體重時有適量的體脂肪可以更好地應對熱應激。

(7)礦物元素及維生素的補充,設計配方應以實際採食量計算。

(8)熱應激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飲水溫度。飲水中加VD3是解決D3缺乏的最好途徑。

三、飼料顆粒性狀對雞採食量的影響

顆粒料品質對肉雞生長過程有極大的影響。隨著顆粒飼料的廣泛應用,其優點也逐漸顯現出來。顆粒料品質的主要指標專案有感官性狀、水分、顆粒直徑、長度、含粉率和粉化率等6項。近年來,許多專家對粒料品質與肉雞生長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研究和試驗,得出如下結論:

(1)預調質或冷卻飼料粉碎的水分含量對顆粒質量具有線性影響。

(2)肉雞飼餵顆粒飼料直徑不同,則採食時間不同,不同粉化率的顆粒飼料飼餵肉雞,粉化率高的試驗組料肉比趨向高。

(3)與粉料相比,顆粒飼料提高了雛雞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顆粒含量低於40%的顆粒飼料將減少雛雞的增重和採食量。

(4)隨著日糧中細粉含量的增加,雛雞生長速度減慢。

有試驗表明7~21日齡肉雞,飼料越粗,採食量增加越明顯。但試驗表明用3mm模孔制粒,肉雞日增重比4.8mm模孔制粒提高5%,料肉比降低4.5%,這可能與環模孔徑小壓縮比大,使得顆粒密度增加,有助於顆粒保持良好的均勻度有關。這說明適當的制粒環模孔徑是非常必要的。

粉料的粉碎粒度以及均一性會影響蛋雞的生產效能,另外由於產蛋雞飼料中石粉的用量很大,因此石粉的粒度對蛋雞的生產效能也有較大的影響,試驗表明,飼餵60%小顆粒 40%大顆粒混合型顆粒鈣源的試驗表明蛋雞採食量較高,同時,大顆粒的鈣能提高骨密度。

四、飼料氣味適口性對雞採食量的影響

雞雖然味蕾數目少,對味覺不敏感,但許多試驗表明調味劑和甜味劑能夠調節採食量。雞能夠挑選和區分戊糖阿拉伯糖、木糖和己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箱及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和三糖。這為應激條件下使雞採食更多飼料提供了一種手段。雞料利潤低,原料雜,日糧中經常會有一種或多種會減少採食量的原料,這些調味劑可加快雞適應這些飼糧的過程。

五、品種、生理狀況因素對雞採食量的影響

雞的採食量和雞的品種、體重呈正相關。一般大型品種的雞,體重大,維持需要量大,採食量大,輕型或小型品種雞體重小,採食量小。同等條件下,產蛋率高的雞採食量大,反之則小。另外生理狀況對採食量也有很大影響。如雞感染上某些疾病,腹瀉、寄生蟲等,採食量會明顯增大或減少。

六、飼養管理因素對雞採食量的影響

在黑暗下雞不啄食,在強、弱照度交替時則減少採食量。在採用不同光照制度、每天改變開燈和關燈時間的試驗中,上述現象尤為明顯。填料方式及均勻性也影響採食量,比如三階梯架式雞籠飼養蛋雞,手工填料。經常出現給料不均,少數雞偶爾吃不飽,特別是頂層食槽較高,更易造成填料不均,採食量變化,對雞群產蛋率造成不良影響。另外高溫季節飼餵時間也影響採食量。

七、採食量計算的準確性的影響

計算採食量的目的是為了評價飼料質量,因此直接影響採食量的資料要準確,比如飼料的損耗要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如果由於飼料損耗過多造成採食量計算的誤差。另外對產蛋雞而言,由於雞群存在一直不產蛋的雞隻,導致料蛋比的增高也不可忽視。總之採食量的計算要準確客觀,切忌過分聽信養殖戶或者業務員所說,因為有時養殖戶計算的不是很準確。要實事求是、多家比較、眼見為實才能很好確定採食量從而指導配方設計。

在肉雞、蛋雞飼料配製過程中既要考慮促進採食,確保生產效能,同時又要兼顧營養均衡,控制採食量達到最佳效益。另外養殖方式不同採食量的調控也有所不同,比如契約式肉雞放養要儘量提高飼料營養濃度和消化率,以確保生產效能和最低的料肉比,要求有相對低的採食量。營銷式的肉雞飼料就要求有最佳的飼料價格和生產效益,適當提高採食量以提高產品競爭力。總之雞飼料要結合原料價效比、季節、行情等因素,兼顧禽類採食、消化特點精確設計和及時調整。

影響雞群採食量的非病理因素解決方案

禽類採食以滿足能量需要,同時也為了產生飽感。採食量決定於許多因素,包括禽的品種、體形和日齡、環境溫度、活動性、繁殖週期的階段、食物的外觀和滋味等因素。禽類沒有牙,靠喙採

蛋雞光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光照是蛋雞整個飼養週期中至關重要的管理因素,不僅能影響雛雞、育成雞的生長髮育和性成熟,更能影響產蛋雞的產蛋率、蛋重、採食量、飼料消化利用率和蛋雞體重等。一、存在的問題

影響蛋雞生產效益的因素解決方案

一品種蛋雞要高產高效,品種是基礎,也就是說,只有具備優秀基因的蛋雞,才更有可能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良好的生產效能。從實際情況可看出,海蘭雞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最高,這也是中國市場選擇的結果。由於中國各地的氣候、環境條件不一,不同品種在不同地區生產效能

現階段流感解決方案

使用時機大群精神不振、萎靡,羽毛蓬鬆,採食量急劇下降,鼻腔有粘稠分泌物,眼圈發紅,咳嗽,拉黃白色稀糞,氣管瀰漫性出血,胸腺萎縮,出血,胸腔氣囊渾濁、有氣泡,心冠脂肪出血

秋季蛋雞養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秋季來臨了,對於養殖業來說這是多事之秋,蛋雞歷經夏季酷暑應激採食量降低的營養負平衡問題,雞體體質較弱,秋季又要面臨晝夜溫差很大,病毒活躍,是蛋雞疾病高發的季節。要嚴防秋

黴菌毒素風險控制解決方案

黴菌毒素風險管理國際高峰論壇系列報道之(五)演講者:GerdSCHATZMAYR教授百奧明集團全球研發總監演講主題:黴菌毒素風險控制解決方案現場口譯:何金明博士演講內容:黴菌毒素結構差異巨大,生物化學及物理性質不同,在腸道內脫毒需要不同的策略,包括生物保護

蛋雞脂肪肝的解決方案

近段時間有些養殖場發生蛋雞突然死亡事件,有時不表現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經臨床剖檢,初步診斷為蛋雞脂肪肝。雞脂肪肝常發於產蛋母雞,而其常態下不易被發覺。造成雞脂肪肝原因有

後備雞體重不達標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每年9月到第二年4月,都是育雛育成高峰期,優質的後備雞是增加養殖效益的重中之重。但後備雞往往會出現體重不達標,都有哪些原因?又該怎麼解決?一、後備雞體重不達標的可能原因

肉雞過料現象解析及其解決方案

什麼是過料?過料,也稱為飼料消化不良,是指肉雞攝入的飼料未經充分消化和吸收就直接排出體外的現象。這不僅浪費了飼料資源,還可能對肉雞的健康和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