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黴菌及黴菌毒素的種類及對雞群機體的不同危害

隨著國家經濟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蛋雞養殖的技術和要求也越來越精細化,隨著規模性蛋雞養殖越來越多,我們的蛋雞養殖技術也在不斷的提升,對每個環節的要求也越來越精準,影響蛋雞產蛋效能的因素有很多,那麼黴菌毒素對蛋雞養殖的危害有哪些呢?

黃麴黴毒素對家禽的危害

與雞黃麴黴病相關的常見臨床症狀包括採食量減少、生長不良和雞群不均勻、死亡率增加、色素異常(小腿、腳)、糞便過料和飼料轉化率(FCR)升高。

在患有黃麴黴病的雞中,最一致的發現是免疫抑制作用,包括對疾病更敏感,對疫苗和抗生素治療的反應降低,以及對環境壓力的抵抗力降低。

在許多黃麴黴病的病例中,腿部問題增加,腿部無力,骨強度降低,小腿短,腿部畸形。在一些病例中,出現貧血和異常凝血,增加了瘀傷和降級的發生率,以及神經綜合徵(異常行為)。

黃麴黴病對蛋雞群最常見的影響是產蛋量下降、蛋重減少、蛋殼薄、蛋殼和蛋黃顏色蒼白。雞黃麴黴病最常見的病理病變發生在肝臟、淋巴器官和睪丸,該病的發病過程通常是慢性的。

在急性-亞急性黃麴黴病中,肝臟腫大、顏色淡黃、易碎,通常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胰腺通常且色素脫失,皮下組織和肌肉有出血。在慢性黃麴黴病中,肝臟小、硬、圓。有時這個器官非常小、圓形、呈橡膠狀,經常併發腹水和心包積液。黃麴黴病的其他一致病變出現在法氏囊、胸腺和脾臟,均比正常小。

赭麴黴毒素對家禽的危害

赭麴黴毒素型真菌毒素在該領域最常見的是赭麴黴毒素A(OTA),它在腎臟上有一個主要的目標器官,因為它被認為是腎毒性的。OTA的殘留物可能存在於肝臟、腎臟、肌肉和雞蛋中,並具有致癌作用,人體食用後可能有害。

與OTA相關的常見臨床症狀為飼料消耗量降低、體重增加減少、生長遲緩、羽狀羽毛差、死亡率較高、FCR較高、色素沉著異常(小腿、足部)、水消耗量增加和免疫抑制作用。在蛋雞群中,觀察到產蛋量、蛋大小和蛋重下降,蛋殼質量差,蛋黃或白蛋白中有血/肉斑點的雞蛋。

常見的與OTA相關的病理病變出現在腎臟,由於尿酸鹽的積累,腎臟極度腫脹,顏色蒼白;法氏囊、胸腺、脾臟萎縮;骨頭很軟或很脆弱。在雞蛋中也發現了其他常見的變化,即薄白蛋白呈水樣,厚白蛋白或蛋黃上有血/肉斑點。

伏馬毒素群對家禽的危害

與伏馬菌素相關的常見臨床症狀有;採食量嚴重減少,尤其是蛋雞,平均日增重降低,體重減少,同料利用率降低,死亡率增加(有時死亡率激增),腹瀉(有時可見糞便黑暗粘構),色素異常,免變抑制以及向僂病樣病變。在蛋雞群中,產蛋量下降,蛋重降低,蛋殼變薄(更脆),蛋黃小面分解的雞蛋比例增加。

與伏馬菌素相關的常見病理病變為腺青,肌胃腫大、肌胃糜爛、腸腔水樣相聚,有時胰腺腫大:肝臟,腎臟和心臟的重量增加:法氏囊,胸腺和脾臟萎縮。有時出現向僂病影響的進象,如肋軟骨美節增大,嚴重脆性或長骨彎曲:脆軟彎曲的喙和爪子。

新月毒素群對家禽的危害

新月毒素群,主要影響分裂細胞,如胃腸道、面板、淋巴細胞和紅細胞。它們對面板和粘膜有腐蝕性和刺激性作用。

田間常見的單端孢黴烯族毒素包括T-2毒素、二乙醯氧基西敏酚(DAS)和脫氧雪腐鐮刀菌醇(DON)。與這些真菌毒素相關的常見臨床症狀為採食量減少,包括拒食或長時間採食、生長抑制、禽群不均勻、FCR受損、免疫抑制、羽化不良或異常、面板和口腔病變(喙殼、口腔潰瘍)。

常見的其他症狀包括腹瀉、色素異常、貧血和佝僂病,包括長骨和小腿嚴重脆弱和彎曲、喙柔軟和彎曲。在蛋雞中,產蛋量急劇下降,蛋殼差,破蛋數增加,蛋重減小;雞冠和肉髯發紺。有時會出現神經紊亂,如翅膀位置不正常或缺乏反射。

與新月毒素群症相關的常見病理病變為喙結痂,在喙的邊緣、硬齶的黏膜、嘴與舌之間有黃色乾酪樣潰瘍;潰瘍可延伸至食管和喉部,肌胃侵蝕(GE),胸腺、法氏囊和脾臟萎縮。

其他常見的病變包括腸黏膜出血、骨髓蒼白或黃色變、真皮壞死、足和腿部水泡性病變、肋軟骨關節腫大(與佝僂病有關)。在蛋雞中,出現卵巢退化和輸卵管萎縮。

玉米赤黴烯酮對家禽的危害

由於玉米赤黴烯酮被認為主要是一種雌激素黴菌毒素,這種毒素似乎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並導致激素變化。雞對玉米赤黴烯酮高度耐受;因此,需要高劑量才能引起生殖障礙。在田間,玉米赤黴烯酮和DON同時存在於飼料或原料中,並可能存在協同作用。

蛋雞玉米赤黴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是產蛋量下降、雞蛋比重降低、蛋殼質量差和雞蛋內部質量差。肉雞出現雞冠和肉垂增大,洩殖腔下垂。

蛋雞與玉米赤黴病有關的常見病理病變包括輸卵管脫垂和洩殖腔增大,法氏囊、腹膜表面或輸卵管內有腫脹(由於區域性水腫)。雄性肉雞雞冠和睪丸重量降低,而雌性肉雞冠髯、法氏囊和卵巢重量增加,輸卵管體積增大。

黴菌毒素的毒性機制

由於真菌毒素的化學結構和靶器官的多樣性,其毒性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赭麴黴毒素A、T-2毒素、黃麴黴毒素B1可能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並可能損傷DNA。大多數真菌毒素可引起脂質過氧化,破壞膜結構及其功能,誘導細胞凋亡(程式性細胞死亡),導致細胞壞死。

真菌毒素的影響多種多樣,從免疫抑制到死亡不等。

飼料中黴菌毒素水平較低,甚至在長期暴露時低於限制水平,可損害免疫系統,導致免疫抑制狀況。黃麴黴毒素、赭麴黴毒素、新月毒素群和伏馬菌素已知可誘導雞的免疫抑制作用,使雞更容易患病。此外,低水平的真菌毒素可發揮抗菌作用,並可導致糞便過料。

真菌毒素可抑制對維持健康狀況、生長、生產效能和生殖的重要營養物質的吸收,包括氨基酸、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和K)和礦物質(特別是鈣、磷)。

重要營養物質的吸收受損對家禽生產效能的影響是生長/增重差、產蛋量下降、蛋殼和內部蛋品質差、種雞產蛋量和孵化率下降以及免疫抑制。

儘管很少發生急性或亞急性疾病,但與真菌中毒有關的疾病過程往往是慢性的。它們可能有全身性或區域性性作用,有特異性或非特異性靶器官。

黴菌毒素對母雞的危害

1.胃腸道病變

·T-2毒素、嘔吐毒素(DON)等具有刺激性,在胃腸道不同部位產生病變,導致採食量減少、FCR降低和腸道中存在未消化的飼料。

·T-2毒素是喙、舌和騰損傷的主要真菌毒素。

·腺胃、肌胃病變主要由T-2青素,嘔吐毒素引起。

·伏馬菌素與腺胃增大有關。

·腸粘膜潰瘍和出血通常與新月毒素群(如T2/DON毒素)有關。

2. 消化系統疾病和腹瀉

·黃麴黴毒素、赭麴黴毒素、新月毒素群可能是糞便過料的原因。

·嘔吐毒素(DON)對腸道上皮細胞的負面影響是壞死性腸炎的易感性因素。

·赭曲寄毒素損害腎臟功能,使鳥飲水過量,可能導致糞使潮溼。

3. 骨骼問題

·以2:1的比例提供充足的鈣和磷是骨骼健康的關鍵,也是蛋殼質量的關鍵。維生素D3也參與骨骼和蛋殼的形成,因為它調節鈣的吸收和代謝

·黃麴黴毒素B1和T2毒素干擾維生素D3的吸收和代謝,因此,當飼料被真榮毒素汙染時,建議增加維生素D3劑量

·其他真菌毒素如赭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損害腎臟對尿酸鹽的清除。尿酸鹽晶體可能在關節中沉澱,導致關節痛風。

4. 免疫抑制

·黃麴黴毒素、新月毒素群和赭麴黴毒素的水平,若不引起黴菌毒症的症狀,則會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並導致疫苗接種失敗。

黴菌毒素對產蛋效能的影響

·黴菌毒素汙染平均使每隻雞每週產蛋量減少0.08個雞蛋(50周相差4枚雞蛋)。

·黃麴黴毒素、赭麴黴毒素、DON毒素及T-2毒素降低產蛋率。

·伏馬菌素使飼料轉化率下降。

·赭麴黴毒素會延遲小母雞的性成熟。

·高劑量玉米赤黴烯酮會引起激素紊亂、輸卵管脫垂和洩殖腔增大。

·黃麴黴毒素、赭麴黴毒素和DON毒素的汙染會導致蛋重變小。

·黃麴黴毒素B1和T2毒素干擾維生素D3的吸收和代謝,降低蛋殼重量。

·黃麴黴毒素B1降低了蛋雞肝臟中維生素A的沉積。維生素A是蛋殼形成過程中的關鍵維生素

·T-2毒素和伏馬菌素增加薄殼和龜裂雞蛋的百分比。

·由於洩殖腔中尿酸鹽的沉積,赭麴黴毒素在蛋殼中產生黃褐色斑點。

·長期暴露於DON毒素會導致軟蛋較高的發生率。

這些黴菌毒素對蛋雞效能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在飼養的過程中要謹慎,避免這些黴菌毒素影響我們的蛋雞產蛋效能,給我們造成經濟損失!

黴菌毒素是怎樣一步一步進入雞體和危害機體的?

飼料黴菌毒素可來源於田間,可來源於儲存,研究表明,飼料中黴菌毒素汙染十分普遍和嚴重。各類飼料原料、各類配合飼料產品、各個地區、各個季節均有黴菌毒素汙染。黴菌毒素汙染已成

黴菌毒素對雞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黴菌毒素種類及危害雞天生對黴菌毒素敏感,飼料中較低的毒素含量就會造成雞群大量死亡。不同黴菌毒素對雞造或的危害有昕區別。集中表現在:黴菌毒素對免疫器官的嗜性使免疫器官受損而萎縮;黴菌毒素對消化道的破壞最為明顯,各種毒素的強腐蝕性引起口腔潰瘍,嗉囊

黴菌毒素對雞的影響及防治措施

一、關於黴菌毒素黴菌毒素是黴菌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對動物、人類和作物具有較大毒性的次級代謝物。目前已知的黴菌毒素種類超過300多種。各種黴菌所產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黃麴黴素、赭麴黴毒素、蛇形毒素、腐馬毒素、玉米

黴菌毒素是如何通過消化道來侵害機體的?

飼料黴菌毒素可來源於田間,可來源於儲存,研究表明,飼料中黴菌毒素汙染十分普遍和嚴重。各類飼料原料、各類配合飼料產品、各個地區、各個季節均有黴菌毒素汙染。黴菌毒素汙染已成

黴菌毒素的飼料來源與危害

飼料黴菌毒素可來源於田間,可來源於儲存,研究表明,飼料中黴菌毒素汙染十分普遍和嚴重。各類飼料原料、各類配合飼料產品、各個地區、各個季節均有黴菌毒素汙染。黴菌毒素汙染已成

黴菌毒素對養雞業的危害綜述

黴菌毒素是飼料中黴菌生長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其在養豬方面的危害已經被廣大的養豬戶所瞭解。而在黴菌毒素對養雞方面的危害,往往得不到大家的重視。生活中的黴菌汙染無處不在,

黴菌毒素對家禽的危害及生物降解技術

黴菌毒素風險管理國際高峰論壇系列報道之(二)演講主題:黴菌毒素對家禽的危害及生物降解技術演講者:計成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演講內容:計成教授作為中國蛋雞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多年從事對黴菌毒素的研究。在他的這份報告中,詳細分析了中國黴菌毒素的汙染現狀,黴菌

三種黴菌毒素對雞的危害、飼料發黴原因及危害、常見的黴菌吸附劑

黃麴黴毒素對雞的危害黃麴黴毒素主要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產生,常見的有B₁、B₂、G₁和G₂,其中黃麴黴毒素B₁是產毒菌株產生的主要黃麴黴毒素,是已知的最強的天然致癌物,能夠引起

黴菌毒素對雞群造成的危害

1、黴菌毒素能引起法氏囊、胸腺和脾臟等免疫器官萎縮,誘發免疫抑制。2、黴菌毒素會造成經常性的拉稀,腸道病久治不愈,飼料便頻繁發生,採食量大大減少,體重大大下降。3、黴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