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傳染性盲腸肝炎的防治

摘要:雞傳染性盲腸肝炎是由火雞組織滴蟲的原蟲感染而引起的原蟲病。該病被養殖戶認為是當前雞十大疫病之一的重要疫病,其不僅能夠導致雞出現血便與貧血,生長遲緩,還具有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嚴重的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本文主要從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診斷、預防和治療等幾個方面對雞傳染性盲腸肝炎進行研究,旨在為雞傳染性盲腸肝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雞傳染性盲腸肝炎又稱黑頭症,該病是由火雞組織滴蟲的原蟲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該病呈現世界性分佈,且多從晚春到夏初以及秋季有較為多發。該病不僅能夠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會嚴重製約我國家禽養殖業的發展。

1、病原學

本病的病原體為火雞組織滴蟲,該病原體蟲體大小為6×12 μm,且具有一條脆弱的鞭毛,可寄生於雞的盲腸和肝臟的細胞間質中,並隨腸內容物排出體外。這種原蟲的宿主範圍很廣,對雞和與其有親緣關係的鳥類均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另外,原蟲的不同株別,有強毒、弱毒,也有無毒的種株。

2、流行病學

本病的發生可見於世界各國,不同年齡、不同品種、不同性別的雞均可感染。寄生於盲腸的組織滴蟲,可進入雞異刺線蟲體內,在卵巢中繁殖。異刺線蟲卵到外界後,組織滴蟲因有卵殼的保護,在外界生存能力很強,成為重要的傳染源。家禽如攝取到蟲卵,原蟲受到蟲卵的保護,不受消化液的作用而到達盲腸,在細胞間質內增殖。增殖的原蟲,經門靜脈血流,傳播到肝臟,在那裡也形成病灶。沒有進入蟲卵的原蟲,在外界很快死亡。如果被其它家禽攝取,由於受消化液的處理而喪失感染力,不可能成為感染源。此外,蚯蚓吞食土壤中的異刺線蟲時,火雞組織滴蟲可隨卵生存於蚯蚓體內,當雛雞吃了這種蚯蚓後,就被滴蟲感染,因此,蚯蚓在傳播疾病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臨床症狀

該病的潛伏期不定,主要臨床特徵為貧血嚴重、衰弱,不愛運動,呆立在雞舍的一角;食慾減退,但飲水很多,排出多量水樣便,乾燥後成為鮮黃色,這是由於強度的肝臟障礙陷於黃疸的緣故,系本病特徵性病變之一。該病的病程與死亡率較不固定,有發病2~3日死亡的急性病例,也有能堅持數日到數週的慢性經過病例。火雞、孔雀的感染本病的死亡率高,有時可全群死亡。

4、病理變化

該病的病變只侷限在肝臟和盲腸,其它器官尚未見到特徵性的臨床性病變。在肝臟的表面上可見米粒大到小指頭大黃白色或藍褐帶綠色重層狀的鈕釦狀、菊花樣的壞死斑。這樣的病灶在肝臟內部也有多數存在。盲腸肥大,腸壁肥厚脆弱,在其內臟內充滿固型或乾酪樣凝塊。另外,也有伴發腹膜炎、腸管粘連和腹水的病例。在毒力弱的原蟲感染時,肝臟見不到異常,僅在盲腸出現病變,不應該由於肝臟沒有病變而否定是雞傳染性盲腸肝炎。盲腸壁的組織切片,HE染色鏡檢時,可從粘膜上皮到粘膜下組織之間,見到被伊紅著染的圓形的組織滴蟲原蟲。肝臟的組織標本內,在正常肝組織內,可見到清楚的灶狀壞死部,於病變部和與正常組織境界附近見有原蟲存在。肝臟的原蟲寄生遠較盲腸壁少得多,慢性經過病例的肝臟,雖然見有病灶,但有時檢不出原蟲來。原蟲多的時候,用HE染色也容易被檢出,但為數不多時,應用PAS染色片,能更容易檢出原蟲。

5、診斷

剖檢病禽,如在肝臟表面發現了菊花樣鈕釦狀壞死斑以及盲腸內腔乾酪樣凝塊兩種變化時,可初步確診為雞傳染性盲腸肝炎。該病的病變若只在盲腸出現而肝臟見不到異常的情況下,需要與盲腸球蟲症進行鑑別診斷,通過盲腸內容物的活體檢驗,如見到球蟲蟲卵時,則盲腸球蟲症可能性大。在症狀中特徵的黃色油膏樣糞便,在平養的雞舍內不容易看清,如將病禽收為籠養或放在鳥籠內,在籠下放置報紙等,使下痢便稍幹一些之後,則很容易觀察到。盲腸內容物的鏡檢,組織滴蟲原蟲的染色性差,加上與一些常在原蟲識別困難,所以不能用於診斷。原蟲的分離法,雖然有試管培養法和在雛雞直腸內接種法,但從診斷的技術來看,是不實用的。確切的診斷法是對盲腸及肝臟組織切片,施以HE和PAS染色,觀察有無組織滴蟲存在。

6、預防與治療

儘可能切斷感染源是預防本病的基礎。因此,以籠養法為最好。如種雞必須平養,以混凝土地面為好,定期驅除盲腸蟲。驅蟲藥有鹽酸左旋咪唑製劑、四咪唑製劑、吩噻嗪等。對組織滴蟲原蟲有效的藥物為呋喃唑酮。在治療過程中應補充維生素K,治療盲腸出血;補充維生素A,促進盲腸和肝臟組織的恢復。中藥方面可採用方劑進行治療,選用黃芩、青蒿、地榆、白芍和柴胡各40 g,常山80 g,甘草20 g研成細分,每隻雞1~1.5 g,連用5~7 d。此外,如投給抗生素,可抑制二次感染菌的增殖,取得減輕症狀的效果。

7、小結

綜上所述,如何提高雞傳染性盲腸肝炎的防治效果,是養殖戶在進行養殖場的飼養管理工作中值得深思的問題。因此,養殖戶還應加強對雞傳染性盲腸肝炎學習和認識,積極地做好雞傳染性盲腸肝炎的防治工作,以保證養殖經濟效益免受損失,促進我國畜禽產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姚偉/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來源:《獸醫導刊》雜誌

雞組織滴蟲病

雞組織滴蟲病雞組織滴蟲病又稱盲腸肝炎、傳染性腸肝炎或雞黑頭病,是雞的一種急性原蟲�V饕?卣魘敲こΤ鮁?狀螅?臥嚶鋅圩椿鄧覽Q裨睢�病原學1.病原為火雞組織滴蟲,為多樣性蟲體,大小不一。2.火雞組織滴蟲的生活史與異刺線蟲和存在於雞場土

雞異刺線蟲和組織滴蟲混合感染的診治

禽異刺線蟲病,又稱盲腸線蟲病,是雞異刺線蟲寄生在禽類的盲腸而引發的寄生蟲病,該寄生蟲在雞群中普遍存在。雞異刺線蟲除可使雞致病外,其蟲卵還是組織滴蟲的傳播媒介。組織滴蟲病又稱傳染性盲腸肝炎,是由火雞組織滴蟲所引起的以肝臟壞死和盲腸潰瘍為特徵的一種原蟲

肉雛雞盲腸肝炎的診治

一發病情況與症狀2012年5月末,本鎮養雞專業戶李某,平地圈養一批草三黃肉雞,飼餵配合飼料,青料供應,生長髮育良好,34日齡相繼出現病雞,並陸續死亡,41日齡死亡30%,病雞表現明顯消瘦,食慾不振或廢絕,精神萎頓,羽毛粗亂、兩翅下垂、嗜眠,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稀

規模化雞場包涵體肝炎的防控

包涵體肝炎(InclusionBodyHepatitis,簡稱IBH)是由I型禽腺病毒感染所致的以肝臟病變為特徵的傳染性疾病,通常同時伴隨發生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傳染性法氏囊病或傳染性貧血。已知有12種血清型的禽腺病毒與本病有關。一流行病學經感染母雞介卵垂直傳播是重要的傳

做好肉鴨的基礎免疫和預防用藥

一做好基礎免疫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一個地區鴨群可能發生的傳染病不止一種,為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養殖場必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以保護鴨群健康。當前最主要的鴨病有:傳染性雛鴨肝炎、傳染性漿膜炎和大腸桿菌病等。其免疫程式為:①傳染性雛鴨肝炎苗:2日齡頸部

關於弧菌性肝炎

雞弧菌性肝炎,又稱雞彎曲桿菌病,是由空腸彎曲桿菌病引起的細菌性傳染病,以肝臟腫大充血壞死為特徵。至於病源。它是自然流行,多見於開產前後的雞。一般為散發,飼養管理不善。雞

雞包涵體肝炎的診治要點

一、簡述包涵體肝炎是禽腺病毒I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傳染?V饕?嚳⑸?諦∪餳Γ?部杉?誶嗄昴訃?筒?凹Α?二、流行特點1、本病主要發生於肉仔雞,多發於57周齡的肉雞群,蛋雞多發生在17周齡,有的地區發病都在10日齡前,最早的在4日齡,這說明此病發病日齡在近幾年

鴨病毒性肝炎的診斷與防治

鴨病毒性肝炎是雛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死亡率高達90%。主要危害4-10日齡雛鴨。病原體是一種腸病毒。感染後潛伏期1-4天。突然發病,迅速傳播。病鴨精神萎頓,眼半閉、嗜睡狀,並見神經症狀,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或揹著地、轉圈,雙腳痙攣性運動,頭向後仰,呈角弓

禽腺病毒的研究進展與防控

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徵是由血清IV型I群禽腺病毒(FAV4)引起的一種國內新發家禽傳染性疫病。其特徵性症狀為3~5周齡肉雞突然死亡,剖檢變化主要為心包積水和出血性肝炎。本病於1987年在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