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包涵體肝炎的診治要點

一、簡述

包涵體肝炎是禽腺病毒I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多發生於小肉雞,也可見於青年母雞和產蛋雞。

二、流行特點

1、本病主要發生於肉仔雞,多發於5—7周齡的肉雞群,蛋雞多發生在17周齡,有的地區發病都在10日齡前,最早的在4日齡,這說明此病發病日齡在近幾年有所提前。

2、本病可發生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在自然感染時,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眼結膜感染髮病。也可通過輸卵管垂直傳播。

三、臨床診斷

1、本病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嗜睡、羽毛粗亂缺少光澤。筆者治療的這幾份雞精神很好,採食量不降反升,只是死亡率很高。這種病的發病率不是很高,都是零星發病,所以在飼料不斷增長的階段不會發現減料現象!

2、病雞一般貧血,一般無前驅症狀,突然發病死亡,發病後3~5天死亡率達到高峰大約在2%~5%之間,3~5天逐漸恢復。

3、與新城疫、法氏囊、貧血因子、大腸桿菌病等疾病混感時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四、解剖

1、本病主要判斷就是肝臟,肝臟稍腫大、肥厚、褪色,呈淡褐色或黃褐色,嚴重的就好像煮熟的雞蛋黃,質地脆弱,中後期表面有密集的小出血點和出血斑,腎臟腫大但不嚴重。

2、全身漿膜、皮下、雞肉等廣泛性出血,長骨骨髓呈土黃白色等等

五、治療

多維、VC、魚肝油、K3發病期間全程應用,再就是氟苯尼考、頭孢交替應用,黃芪多糖和保肝護腎的中藥聯合用,防止繼發併發症。

呂梁地區肉雞包涵體肝炎的流行情況

雞包涵體肝炎由腺病毒引起,以肝臟出血、嚴重貧血、黃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突然增高,並在肝細胞中形成核內包涵體為特徵,該病又稱貧血綜合徵。最近,在呂梁地區肉雞養殖場零星出現

肉雞包涵體肝炎的流行病學調查

據服務部近幾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包涵體肝炎具有以下特點:(1)明顯的季節性。發病季節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他季節少見發??(2)發病日齡主要集中在6~10日齡,目前瞭解最早的在3日齡即發病,表現死亡突然增加。該病例在5日齡開始表現精神不好,7日齡死亡增加,9

規模化雞場包涵體肝炎的防控

包涵體肝炎(InclusionBodyHepatitis,簡稱IBH)是由I型禽腺病毒感染所致的以肝臟病變為特徵的傳染性疾病,通常同時伴隨發生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傳染性法氏囊病或傳染性貧血。已知有12種血清型的禽腺病毒與本病有關。一流行病學經感染母雞介卵垂直傳播是重要的傳

肉雞包涵體肝炎臨床症狀

1臨床症狀有的發病幾小時內突然死亡,有的發病2~3d,精神不振,採食量下降,顏面蒼白,排水樣便。發病率約佔5%左右,死亡20多隻,死亡率約為1%。2病理變化剖檢死雞可見其肝臟腫大,呈棕黃色,表面有瀰漫性斑點狀出血,有的有黃色壞死病灶。腎臟、脾臟腫脹,心冠

直面家禽肝病以及診斷思路、治療原則

1、病毒肝:腺病毒(包涵體肝炎、安卡拉)感染、戌肝病毒感染,肝臟不堪重負(近兩年超高發)。包涵體肝炎2、藥物肝:連續用藥的雞群,肝臟不堪重負(屬高頻率出現問題)。3、黴菌

肉雛雞盲腸肝炎的診治

一發病情況與症狀2012年5月末,本鎮養雞專業戶李某,平地圈養一批草三黃肉雞,飼餵配合飼料,青料供應,生長髮育良好,34日齡相繼出現病雞,並陸續死亡,41日齡死亡30%,病雞表現明顯消瘦,食慾不振或廢絕,精神萎頓,羽毛粗亂、兩翅下垂、嗜眠,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稀

雞彎曲桿菌性肝炎的診治及防控

江蘇省東臺市唐洋鎮養雞戶王某,飼養育成蛋雞17000羽,112日齡,按當地免疫程式進行防疫,基本未發現異常,近來發現有個別雞有拉?⒕?癲徽瘛⑹秤?跬說戎⒆矗?辛閾撬勞觶?褂?0%氟苯尼考,未見明顯好轉,仍陸續有死亡,求診。根據臨診表現、病理剖檢、實驗室檢查

腺病毒——「安卡拉」最新流行特點

腺病毒主要分Ⅰ群、Ⅱ群和Ⅲ群。這3個群中:Ⅰ群引起來的主要是包涵體肝炎,同時也會引起心包積液-肝炎綜合徵,另外還能引起鵪鶉的支氣管炎。Ⅱ群主要引起大肝大脾,還有火雞的出血

雞肝臟八種病變型別

1、雞白痢:肝臟淤血腫大、表面有針尖大小的星芒狀灰白(黃)色壞死灶;2、雞傷寒:肝臟腫大,呈青銅色或綠褐色(俗稱青銅肝);3、馬立克氏病:肝臟腫大,表面和切面可見大小不一的白色、突出於表面的腫瘤節結;4、雞包涵體肝炎:肝臟腫大呈褐色,表面有大小不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