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禽腺病毒的研究進展與防控

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徵是由血清IV型I群禽腺病毒(FAV4)引起的一種國內新發家禽傳染性疫病。其特徵性症狀為3~5周齡肉雞突然死亡,剖檢變化主要為心包積水和出血性肝炎。本病於1987年在巴基斯坦的安哥拉地區首次報道,因此該病又稱為「安卡拉病」。隨後該病在伊拉克、印度、墨西哥、厄瓜多、祕魯、智利、俄羅斯和日本均有報道,給養禽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腺病毒分類

在2005年9月第8次病毒分類報告中,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腺病毒分為四個屬,禽腺病毒屬、哺乳動物腺病毒屬、唾液腺病毒屬和腺胸腺病毒屬。禽腺病毒屬於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屬,是雞、鴨、鵝等禽類體內常見的傳染性病毒。該病毒多數在禽體記憶體在卻不致病,但是當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是發生混合感染時,會對家禽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根據群特異性抗原的不同,禽腺病毒可分為三個群:I群禽腺病毒具有共同的群抗原,基於交叉中和試驗的測定分為5個型別(FAVA~E),包含12個血清型(FAV1~12),代表毒株為雞胚致死孤兒、血清IV型I群禽腺病毒;II群FAV包括火雞出血性腸炎病毒、雉雞大理石脾病毒和禽類脾腫大病毒;III群FAV僅包含減蛋綜合徵病毒(EDSV-76)。

二、流行特點

FAV4是雞、鴨、鵝等禽類體內常見的傳染性病源,肉雞、蛋雞、櫻桃谷鴨、番鴨、鵪鶉、鴿子、長尾鴨、鴕鳥、獵鷹等都有發現到腺病毒的存在。世界上第一例腺病毒是在有慢性呼吸道症狀的鵪鶉體內分離到的,之後,在各種家禽上分離到不同血清型的禽腺病毒,有時在同一只家禽上能夠分到不同的血清型。該病的發生可能與機體的免疫抑制有關,經常與傳染性貧血病毒(CIAV)和傳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繼發有關。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發生於天氣炎熱的夏、秋季節,主要發生於3~5周齡的商品代家禽,也可見於蛋種禽,造成心包積水和出血性肝炎,死亡率為20%~75%,最高可達80%,蛋雞和育成雞的死亡率為8%~11%。

FAV4在家禽體內普遍存在,能夠呈隱性感染,該病毒主要在家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內複製,家禽的口腔黏液、糞便、肝臟、肺臟、腎臟等組織進行檢測,均能檢測到病毒。有研究表明,I群禽腺病毒可保持潛伏隱性感染,該病毒能夠在雞群中潛伏一個代次,應用雙向瓊脂擴散試驗卻檢測不到病毒的存在。FAV4既可以垂直傳播,也可以進行水平傳播,但以垂直傳播為主。病毒通過種蛋的孵化過程進行垂直傳播,從感染雞群的雞胚或製備的細胞培養物中可以檢測到病毒,腺病毒雖然可在第一天分離到,但通常在3周齡後排毒。在肉雞,排毒的高峰期在4~6周;產蛋雞在5~9周達到排毒高峰,到14周齡後還有70%在排毒。家禽之間通過接觸汙染的運輸工具、飼餵器械等不良環境會造成病毒在養殖廠的廣泛流行,造成大面積的發病。

三、臨床症狀

該病在感染初期無明顯症狀,死亡率較低;然而在感染後期,患病家禽表現為精神沉鬱、羽毛蓬鬆、不願走動,特徵性症狀為家禽突然倒地、眼半閉、兩腳劃空、數分鐘內死亡。商品家禽多在3周齡左右開始出現零星死亡,4~5周齡達到死亡高峰,高峰期大約持續5~9天,之後死亡開始減少,整個病程約為7~15天。

四、剖檢變化

家禽感染FAV4剖檢後病變主要見於心、肝、腎和肺。死亡的雞幾乎都有明顯的心包積液,顏色淡黃而澄清,呈膠凍狀,心包呈水囊狀;心臟畸形、鬆弛柔軟、心內膜出血;肝臟腫大、邊緣鈍圓、表面出血呈出血性肝炎、質脆易碎、顏色呈淡黃色或土黃色;膽囊充盈、顏色變淺、內有大量膽汁淤積;肺臟充血和水腫;腎臟蒼白,腫大。

五、防治措施

由於FAV4既能水平傳播,又能垂直傳播,傳播範圍廣、影響大,給我國養禽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措施,因此臨床上要做到提前預防,防治結合。目前由於I群禽腺病毒至少有12個血清型,且不同的血清型之間的同源性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增加了疫苗研製的難度。臨床實踐中我們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儘量減少應激,避免從發病雞場引進雛雞等都能起到一定作用。由於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和雞傳染性貧血病毒都能增加該病的致病性,控制和清除這兩種病毒對其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FAV4對外界環境具有很強的抵抗力,不僅能通過種蛋垂直傳播給子代,還能通過汙染的糞便、水槽以及種蛋進行水平傳播,這就在臨床上增加了其防控難度。

海健素®的有效成分是防禦素,它能夠提高免疫力、提高生產效能,能夠有效防治家禽的各種病毒病,20天左右使用一遍海健素®(1000羽/瓶) 熱感清(600斤水/瓶),對FAV4有強烈的殺滅抑制作用,對預防安卡拉病毒效果顯著。

30日齡以後是肉雞生長速度最快的階段,同時也是ND、H9和腺病毒抗體最低的階段,尤其是腺病毒能夠在腸道中快速複製並持續存在,造成腸道淋巴系統等免疫器官的損傷,並可通過糞便方式向體外大量排洩病毒,造成環境中病毒載量的急劇上升,造成雞群更廣泛的感染和發病,速瑞達能夠直接與病原結合,阻斷病原結合腸道上皮細胞的通路,並且能夠阻止病原體的生理功能的表達,有效中和機體的新城疫、流感、安卡拉病毒,在30日齡口服速瑞達(800只雞/瓶)可有效補充機體ND、H9和腺病毒抗體效價,可幫助家禽安全度過最關鍵和最危險的階段。

對於發生安卡拉的雞群,應該立即注射速瑞達(0.8mL/kg體重)進行治療。在注射治療時,為防止針頭發生細菌的交叉感染,可以配合菲爾利®(1000kg體重/瓶)一起注射。

對疑似感染禽腺病毒的雛雞,也可以口服速瑞達及保肝護腎的藥物,比如茯苓提取液,可使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由於FAV4主要侵害家禽的肝臟和心臟,因此切忌用對肝臟有損傷的藥物,否則將加大死亡率。


 

鼻炎高發且難防控,不在於研究而在於防

雞傳染性鼻炎(簡稱鼻炎)是由副雞禽桿菌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據報告統計,近幾年鼻炎的發生體現在此病控制難度加大、鼻炎免疫後的雞群發病比例增加,發病季節性差異變小

關注下傳染性腺胃炎最新研究進展

腺肌胃炎是由幽門螺桿菌協同傳染性貧血病毒引起的腺胃腫大、雞內金壞死、消化平衡紊亂為特徵的消化道疾??病原幽門螺桿菌(HP),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呈典型的螺旋狀或弧形。具有以下特性:含粘附素,可與上皮細胞牢牢地連線在一起,避免隨食物一

肉雞冬季防疫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摘要:伴隨著畜牧獸醫技術的不斷髮展,關於畜禽類冬季易發疫病的防控研究也逐漸深入。其中,肉雞冬季易發的疫病以及防控措施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首先對肉雞冬季易發疫病

家禽主要病毒病的免疫防控措施

家禽主要病毒病的免疫防控措施目前對於病毒病的預防,通過疫苗接種仍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下面就將通過免疫接種對家禽主要病毒性疾病進行防控的內容分別介紹如下。【馬立克氏��飼養期超過70天的雞隻必須用CVI988液氮苗,50~70日齡上市的快速型三黃雞也

I群禽腺病毒的流行與防控

1、禽腺病毒概況禽腺病毒是家禽常見的傳染病原之一。一般情況下很少表現臨床症狀,但在某些條件下,特別是混合感染時,會表現嚴重的致病性。根據抗原性差異,禽腺病毒(FAV)可以分為

禽流感等病毒病的綜合防控

今冬雞群禽流感、新城疫或二者混感普遍發生,養殖業損失慘重,信得推出綜合控制方案,助您度難關!禽流感等病毒病的危害禽流感等病毒病是養禽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病毒性疾病,造成家禽高死淘率、產蛋下降、混合感染,經濟損失巨大;家禽對流感等病毒病的感染日齡越

病毒性關節炎的剖析與防控方法

雞病毒性關節炎在雞群中傳染率很高,影響著雞群的生長以及養雞戶的收益。本文結合該病的發病機理與流行病學、病理變化、臨床症狀三方面進行診斷,並從加強科學飼養管理、疫苗接種、

國際視角看雞病毒性關節炎的流行變化與防控措施

雞病毒性關節炎是由禽呼腸孤病毒(ARV)感染後導致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流行廣泛,全球性分佈。有多種疾病表現,最常見的疾病是病毒性關節炎、腱鞘炎(圖1-4),病雞常表現為跛行、單側或

春防之——H7N9亞型禽流感防控建議

禽流感病毒是一種變異很快的病毒,包含H5和H7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中,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我國於2013年3月首次從人群中發現的一種新亞型禽流感病毒。初期主要表現為低致病性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