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秋季疾病防控的防禦網
對於家禽養殖者,秋季是一個需要時刻繃緊神經的季節,那就是秋防。如何讓雞群安全渡過秋防階段呢?在眾多的因素中,要找到事物的本質,針對本質做工作才能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一、秋季特點
首先,是秋季的氣溫變化,晝夜溫差加大,中午溫度高,早晚溫度低,對雞舍的通風管理是一個挑戰。
第二,秋季的氣候較為乾燥,溼度低,對於家禽的體感溫度有一定的影響 。
第三,秋季的氣候多西北冷風,大風導致病菌的擴散快,冷風常常會導致雞群受到冷應激。
第四,候鳥遷徙給一些疾病帶來了傳播的風險,候鳥本身不發病,但其排洩物會導致雞群發病。基於以上的特點,我們就瞭解為什麼要進行秋防。
二、秋防準備
1、打鐵自身硬—均勻有效的抗體
首先就是讓雞群具有針對烈性傳染病的均勻有效的抗體,就是讓每隻雞都具有抵抗疾病的最低抗體。
烈性傳染病的防控首先就是禽流感,禽流感的防控首先要確保毒株對型,使用最新型的禽流感疫苗進行免疫;免疫的時候要控制免疫的時機,一般產蛋高峰期的雞群建議在2.5個月進行一次免疫,保證產蛋高峰期的雞群的抗體水平,維持高峰期雞群的抗體消耗。其它階段的雞群,一般3個月左右進行一次禽流感的免疫。
烈性傳染病比如新城疫這類疾病,一般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式進行就可以,活苗一般在2個月左右進行一次免疫,滅活苗根據抗體監測的水平進行免疫。
2、外圍控制嚴—生物安全嚴切斷
外圍控制嚴就是控制生物安全,就是按照雞與雞、人與雞、物品與雞、空氣與雞、動物與雞這5種傳播途徑進行控制。
在實際生產中,要嚴格控制各種流程避免疾病的傳入。雞與雞的傳播主要控制淘汰雞和病死雞清運的過程,要嚴格控制這個流程中被汙染的車輛、物品和人員進入場區。控制人與雞這個環節,就是要做好人員進場的換衣洗澡,有足夠的的環境條件讓進場的人員洗澡,其它的相關從業人員禁止進入場區和雞舍。第三個是物品與雞,就是不能讓汙染的物品進入場區,進入雞舍,比如沒有消毒的雞蛋轉運筐,以及在不同雞場內免疫人員用的物品。另外要加強消毒環節的管理,做到先清理、後消毒,劑量足,時間夠,保證消毒劑的消毒效果,將病原消滅在場區之外。
3、重點要監督—監測落實到位
要做到重點有監督,也就是對重點的工作要進行監測,反饋各項工作落實的情況。監測一般分為抗體監測、微生物監測、還有雞舍巡視、剖檢的監測。如果有監測的條件,需要定期的對抗體進行監測,根據抗體監測的結果進行免疫的操作。
微生物的監測是對抗體監測的補充,保證雞群在微生物達標的環境中生存,避免條件性疾病的發生。再有就是雞舍的巡視以及日常的剖檢,在一些有異常情況出現,比如突然的降溫對通風有較大的影響,需要對雞舍進行巡視,避免雞群有異常情況的出現。
剖檢就是針對外界有疫情時,周邊有疾病發生時,對本場區雞群的監控,及時的發現問題採取措施。所以監測要有重點,及時發現問題。
4、基礎要打牢—飼養管理要到位
疾病防控的基礎還是飼養管理,飼養管理是雞群是否會發生疾病基礎之一。雞群體質好,抵抗疾病、抵抗應激的能力也強。那麼如何保證雞群體質呢?需要從通風管理、飼餵管理以及其它的日常管理過程中控制。
通風管理在秋防過程中尤為重要,是向冬季過渡的重要階段。白天要設定好通風的級別,遵循體感溫度的對雞群的影響,根據日齡、體重、外界溫度等計算體感溫度,保證高溫時不出現冷熱應激。其次夜間就要計算雞群的最小通風量,保證夜間的通風換氣,不出現悶雞的現象。
飼餵管理同樣重要,需要提升雞群的採食量,彌補一下夏季炎熱對雞群體重的影響。同時要注重新玉米的使用,避免過度使用新玉米,導致雞群出現腹瀉、體重和產蛋下降的現象,從而影響體質導致疾病趁虛而入。
秋防是一項細緻、系統性的工作,只有從眾多的工作中找到重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讓雞群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重點是要把具體的工作落實到位,疾病防控中的細節中尤為重要。均勻有效抗體、嚴格的生物安全、細緻的監測以及強壯的體質,構建了抵抗疾病的防禦網,會保證您的雞群安全度過秋防。
來源:智慧蛋雞,作者:毛東有、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