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秋季養雞,如何做好雞舍的通風管理工作?

秋季氣溫不斷下降,溼度下降,晝夜溫差最高可達10-15℃,致使通風不好把控,容易造成舍內環境不穩定,引發呼吸道等各種條件下疾病,甚至會繼發禽流感疾病等烈性傳染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舍內環境

通風管理要看雞舍的房屋結構、風機設計模式,進風口的位置決定了通風所採取的方式,不論是橫向通風還是縱向通風,通風管理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實現雞舍要求的目標溫度值,使舍內風速均勻,空氣清新,為此,養殖戶應採取以下正確的通風手段。

外部風機

1、提前對雞舍密閉性、風機排風量、進風口導流板角度進行檢測與校對,如出現裝置改造等現象,場區或棟舍之間需要進行差異化管理。

導流板

2、瞭解該地區的天氣變化規律,總結本場區歷史通風引數,每年同一地區同一季節的氣候條件存在差異、且差異不大,可查詢、分析本場區的歷史外界溫溼度與雞舍內環境以及雞群各項指標的關係,並在綜合雞舍飼養量、雞群日齡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通風引數設定作為今年通風資料的參考值,提前做好通風引數的調整,包括開啟風機的數量與進風口的大小、風速、風的走向等。

雞舍

3、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設定一天中不同時間段的舍內目標溫度值以及夜間的最低溫度值,以減少晝夜溫差。同時隨著外界溫度的降低,為了使雞舍夜間溫度與晝夜之間的溫差相對恆定,向冬季過渡,最低值的確定應遵循逐漸下降的原則。

雞群進食

4、引數設定後,現場觀察雞舍的空氣質量、風的流向、晝夜溫差和呼吸道情況,以及從大資料監管平臺觀察引數對產蛋率、耗料、雞群的健康是否產生影響。綜合評估後再調整,使用自動溫控系統,隨時調整風機和溫度,保持舍內溫度、風速的均勻,不留死角,以達到舒適的內環境條件。

智慧農業大資料控制中心

此外,秋季養雞還有一些事項要注意:秋季也是各種疫病的高發期,要堅持雞舍帶雞消毒制度。消毒工作一般在氣溫較高的中、下午進行,要不留死角,尤其是進風口處,不過要注意消毒藥交替使用,防止產生耐藥性。伴隨自然光照逐漸縮短,養殖戶應該及時延長光照時間,保持光照時長穩定得當,強度均勻適宜,保證蛋雞的正常生理活動。隨著溫度下降,為增強雞群抗應激能力,要調整飼料配方,保持雞群具有良好的體質,同時要防止溼度過大,導致飼料黴變。

總之,在雞舍的日常管理中,過渡季節是最不容易掌握和檢查的,但只要我們掌握通風原則與要點,利用好通風和環控系統,就能最大限度保證雞群的健康,讓我們在養雞行業可以勇往直前!

秋季養雞,如何做好雞舍的通風?

通常情況下,無論在實際生產中還是理論上我們一直把冬季和夏季的通風管理做為重點,均認為秋季和春季的溫度正好適合雞群生長,雞舍通風比較容易控制,只要稍微注意就不會出現大的問

秋季養雞,都在關注雞舍消毒「8大誤區」!

養殖戶在做好秋防工作的同時,應加強雞舍的日常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是確保雞群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雞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將細菌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數量控

秋季溫差大,如何做好雞舍管理?

又到秋天已至,秋季是一個過渡性的季節,白天外界溫度可以達到28度左右,到了晚上可能會降到10度以下,這種10至20度的溫差會讓我們感覺不好管理,所以我們第一個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溫度和

養雞的管理就是管理細節(秋季養雞細節管理

養雞的管理,就是管理細節。而養雞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雞舍預熱。雞舍在不預熱的情況下,也能達到想要的溫度。因此很多人都會忽視雞舍預熱的好處。一、雞舍預溫的作用1、檢測供暖設

蛋雞雞舍秋季通風的操作方法

我們都知道,秋季特點就是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很大忽冷忽熱,忽幹忽溼,雞群很難適應,往往使與溫度溼度有關的疾病年復一年的頻發,也可以說是呼吸道病與腸道病交替不斷。因此,做

秋季不同時間段肉雞通風管理要點和多發病分析

秋季,常白天溫度可達到25度左右,到了夜間又會降到10度左右甚至更低。如此大的波動,給雞舍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白天隨著溫度升高,可能需要調整到夏季的通風模式。夜間隨著溫度的

秋季晝夜溫差大,雞舍負壓設定與通風量

肉雞舍內的環境控制是決定飼養肉雞生產效益的關鍵因素。影響肉雞舍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溼度、有害氣體濃度、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等。肉雞飼養過程中舍內溫度、溼度與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密

秋季如何管理肉雞?秋季肉雞養殖管理六個要點

進入秋季以後,飼養管理難度增大,疾病損傷更加嚴峻,養殖戶如何進行應對呢?下面分享肉雞養殖的六個管理要點,助各位養殖戶們養好雞。一、加強雞舍和配備的消毒依據雞舍和接收雞苗

秋季氣囊炎的多發原因分析

1、溫度、溼度、通風不合理是主要的誘發因素飼養管理中的通風和溫、溼度控制不當,我認為這是氣囊炎的主要誘發因素。在肉雞市場上遇見了這樣一類養殖戶,他們在秋冬季節總是怕雞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