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秋季如何管理肉雞?秋季肉雞養殖管理六個要點

進入秋季以後,飼養管理難度增大,疾病損傷更加嚴峻,養殖戶如何進行應對呢?下面分享肉雞養殖的六個管理要點,助各位養殖戶們養好雞。

  一、加強雞舍和配備的消毒

依據雞舍和接收雞苗的日期合理排程沖洗、清理、消毒、空舍的籌備工作進度,一般狀況下一批肉雞銷售後間隔至少2周以上再進下一批肉雞,以保證雞舍的籌備和足夠的空舍時間。進雛前一週要把育雛舍內外徹底清掃消毒,舍內空間可用3%—5%的來蘇兒溶液噴霧消毒。用具,牆角與地面用1%—2%氫氧化鈉溶液沖洗消毒,然後燻蒸消毒:即把所有用具放入育雛舍內開放門窗,按每立方米空間用28毫升福爾馬林、14克高錳酸鉀,放入瓷器內燻蒸,拒絕雞舍24小時,進雛前一天開啟雞舍通風。檢修供暖、通風及照明等配備;梗塞鼠洞,防鼠害;備足所需飼料及用具;制訂免疫預防計劃,確保藥物、疫苗及時到位。

  二、雛雞的選擇

選雛要選壯雛,剔除弱雛和殘、畸雛。壯雛的特徵是:發育均勻,羽毛清潔有光澤、乾燥,活躍好動,叫聲清脆嘹亮,眼大有神,站立慎重,手握有力,臍部癒合良好,無出血痕跡,且反映迅速,腹部柔軟而有彈性。弱雛則精神不振,羽毛鬆亂,閉目縮頭,站立不穩,蛋黃吸收不良,臍部突出,有出血痕跡。

  三、環境節制

環境對雛雞的生長影響十分大,尤其是入秋以後,氣溫逐漸降落,日夜溫差比較大,對雛雞的應激強烈,所以此階段應格外精心。

1、溫度:合適的溫度是進步雛雞成活率的關鍵。第一週雞舍溫度應節制在35—33℃,以後每星期降落2度左右,直至降到20℃左右;夜間外界溫度低,雞運動少,溫度應比白天高稍高。節制溫度應遵守下列準則:7日齡前脫溫要快7-15日齡要緩,15-25日齡要慢,25-32日齡要緩,32日齡以後要稍快。;白天宜低,夜間宜高;晴天宜低,陰天宜高。溫度合適與否,從雛雞動態能夠斷定:溫度正常,小雞活躍好動,疏散平均,羽毛光明,食慾茂密,夜間睡眠沉靜。溫渡過低,雞接近熱源,就會絨毛屹立,然後嘰嘰尖叫。而如果溫度過高,雞就會張嘴呼吸,且食慾不好,飲水增長。備註:溫度指環境相對溼度為60%左右的溫度。

2、光照:一般雛雞入舍後0—5日齡實施全天24h光照,以後逐漸縮短到20h直至出欄。在光照強度上,從第5天開端採用弱光照,讓雞能正常吃料、飲水就行,以防驚群。在生長期適當限光有利於雞群在黑暗中發育內臟器官,避免後期死淘(猝死)過高。假如飼養42天左右或35—36天的肉雞宜採用間歇式光照或23小時間照、1小時黑暗方法。說明:20lux相當於每平方米3。3瓦、10lux相當於每平方米1。7瓦。

3、溼度:前期1—2周維持相對高溼度,3周齡至出欄應維持相對低溼度,其參考尺度是:1—2周,相對溼度可節制在60%—65%,以後節制在55%—60%,最低不低於40%。

4、通風換氣:肉仔雞全體飼養週期內都需要良好的通風,特殊是飼養後期通風換氣特殊重要。1—3周齡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換氣,氨氣濃度小、無煙霧粉塵。4周齡至出欄以通風換氣為主,維持合適的溫度、氨氣味小。秋季依據外界氣溫避免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雞身上。

  四、飲水管理

必需保證不為大腸桿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汙染。前3天在飲水中適當新增2。5%—5%葡萄糖、紅糖及肉雞用多方;雛雞進入育雛室後須飲水3—4小時後開端第1次喂料;飲水器應擺放平均、高度適中,每天清洗消毒1—2次,貯水缸、桶等貯水時間不能超越3天;儘量記錄每天飲水量,假如飲水量異常則常常是飼養管理有異常或者雞群有疾病的預兆。

  五、飼料的選擇

飼料成本在全體肉雞成本中佔到70%左右,選擇飼料的品種將會直接關係到肉雞飼養的效益。問題的中心就是用哪種飼料的成本最低,具體用哪一種飼料您能夠做一些比較試驗。依據國內目前的狀況,能夠採用信用較好的中型或大型飼料廠出產的價格適中的肉雞專用全價顆粒飼料。

  六、免疫留意事項

肉雞免疫方法常常被無視,在後期很容易發生疾病。因此提議能夠採用點眼、滴鼻、噴霧和飲水免疫方法的活苗,在前期最好採用點眼、滴鼻,後期假如有條件也採用點眼、滴鼻。最好不要用噴霧免疫方法。免疫當天及前後各一天,飲水中加電解多方;這三天最好不要帶雞消毒和飲水消毒。

秋季,正是肉雞養殖的黃金季節,但對飼養管理的要求也更高。新飼養戶一方面要儘快節制肉雞飼養管理及一般疾病的防治辦法,另一方面,要多向有經驗的養殖戶及各公司服務人員討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養好雞,然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本文所發資料資訊來自食品谷畜牧科學院,由雞病專業網論壇版主黃瑞強稽核矯正,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

秋季不同時間段肉雞通風管理要點和多發病分析

秋季,常白天溫度可達到25度左右,到了夜間又會降到10度左右甚至更低。如此大的波動,給雞舍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白天隨著溫度升高,可能需要調整到夏季的通風模式。夜間隨著溫度的

蛋雞秋季飼養三要點

人工補光。光照直接影響雞的性成熟、排卵與產蛋。秋季日照漸短,需補充人工光照,維持自然光照與人工光照總和為16小時左右為宜。調控溫度。深秋時節氣溫明顯下降,開放式雞舍要做好

秋季蛋雞飼養管理要點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變涼,每天的溫度和晝夜溫度變化很大。所以,為保證給雞群舒適的生存環境,使雞群的生產效能得到較好的發揮,在管理上應以穩定環境為重點。一、合理通風,穩定環境

蛋雞秋季養殖要注意哪些要點

入秋後,天氣轉涼,老蛋雞進入產蛋後期,新蛋雞陸續產蛋,採用以下飼養管理方法,可讓雞多產蛋,提高經濟效益。1、調整雞群:淘汰產蛋少的雞、停產雞、弱雞、僵雞、有嚴重惡癖的雞、產蛋高峰期短的雞、過肥或過瘦的雞和無治療價值的病雞。2、增加飼料營養:經過漫

肉雞秋季飼養關鍵環節重要事項

一、加強雞舍和裝置的消毒根據雞舍和接收雞苗的日期合理安排沖洗、清理、消毒、空舍的準備工作進度,一般情況下一批肉雞銷售後間隔至少2周以上再進下一批肉雞,以保證雞舍的準備和足

秋季肉雞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以及防治

氣候乾燥、溫差變化較大的秋季是肉雞呼吸道病的多發季節,一般情況下,潛在的病毒和細菌性疾病是潛在因素,驟然的天氣變化、防疫應激、有害氣體超標是誘發因素,在誘發因素的刺激下

秋季肉雞呼吸道疾病的防與治

秋天到來,隨著晝夜溫差加大,對於肉雞養殖來說飼養管理要求越顯得尤為重要,都說冷暖自知,可雞缺少了說話的本事,所以它的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去細心體會,並且根據實際需求去調整

秋季晝夜溫差大,雞舍負壓設定與通風量

肉雞舍內的環境控制是決定飼養肉雞生產效益的關鍵因素。影響肉雞舍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溼度、有害氣體濃度、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等。肉雞飼養過程中舍內溫度、溼度與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密

秋季籠養肉雞呼吸道病多發的原因及應對方案

【呼吸道症狀的成因】1.溫差大冷應激。突然的冷應激往往通過機體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導致氣管粘膜,面板的血流量減少,使分佈於這些部位的免疫細胞減少;氣管纖毛上皮纖毛-粘液運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