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孵化過程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引言:
  在現今的孵化場中,影響雛雞產品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孵化廠及孵化裝置的設計,整個孵化過程中的蛋殼溫度及co2濃度等因素,都會影響胚胎的發育,進而影響雛雞的產品質量。本文將對衡量雛雞產品質量的方法及影響雛雞產品質量的因素進行探討。
  一.衡量雛雞產品質量的方法
  對於一個孵化廠,生產優質的一日齡雛雞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為了達到提高產品質量的目標,擁有一個完善的評價雛雞產品質量的方法十分重要。現階段常用的方法為測量雛雞體長及卵黃體重比。
測量雛雞體長:沿著直尺拉伸雛雞,測量從雛雞的喙到雛雞中腳趾末端的長度。體長標準根據生產周齡有所不同:
生產周齡 1-15周 15-30周 31周以上
體長標準cm 19-21 19.5-21.5 20-22
  測量卵黃體重比:隨機選取10只以上雛雞,處死雛雞後測量其體重,將雛雞解剖,除去未吸收的卵黃,再測量除去卵黃後的重量,計算出未吸收的卵黃佔雛雞體重的比例。卵黃佔雛雞體重的比例應為10%以下。
  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
  1.種雞場的管理
  在種蛋生產之前,產品質量已經受到雞群基因遺傳、雞群周齡以及雞群健康的影響。種蛋生產之後,雞舍的衛生狀況及雞場蛋庫的儲存條件還會影響種蛋的質量、胚胎的發育及雛雞的質量。種雞場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孵化場能否生產出優質的一日齡雛雞。
  2.孵化器的設計及蛋殼溫度
  在孵化過程中,孵化器內的所有種蛋都需要最適合胚胎髮育的蛋殼溫度。過高或過低的蛋殼溫度,都會對雛雞質量及均勻度產生負面影響。為了獲得最合適、最均勻的蛋殼溫度,孵化器的設計極為重要。由於孵化器內空氣流動速度的變化會導致空氣的傳熱能力發生變化,進而導致蛋殼溫度發生變化,不利於胚胎髮育,所以,在整個孵化器內部所有區域,空氣的流動速度需要保持一致。這就對孵化器的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空氣的相對溼度也對空氣的傳熱能力有較大的影響。潮溼的空氣比干燥的空氣傳熱能力強。理想條件下,較高的相對溼度有利於孵化過程中蛋殼溫度的穩定。在孵化的前9天,胚胎產熱量較低,在較高的相對溼度下,種蛋周圍空氣的熱量更容易傳遞給胚胎。孵化9天以後,胚胎產熱量快速增加,在較高的相對溼度下,胚胎產生的熱量更容易傳遞給周圍的空氣。但由於在孵化18天時,種蛋至少需要達到10%的失重率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孵化效能,所以不需要在孵化9天以後保持高的相對溼度。因此,需要在控制傳熱的相對溼度及控制失重率的相對溼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許多研究表明,在整個孵化過程中蛋殼溫度保持在37.8℃(100.0℉)時,能獲得最佳的雛雞產品質量。在孵化第一週及第三週,蛋殼溫度高於或低於37.8℃(100.0℉)時,會導致次雛比例增加(大於5%)以及雛雞體長偏小(比正常雛雞小5mm)。孵化7天以後蛋殼溫度在38.9℃時,會導致卵黃體重比偏高,且飼養過程中腹水病的發病機率增加。
  在出雛器過程中的最佳蛋殼溫度很難去研究。現有資料表明,在孵化15天后,蛋殼溫度達到38.9℃時,次雛比例增加約2%。這表明出雛過程中,偏高的蛋殼溫度也會影響雛雞質量。且由於出雛過程中,不同的胚胎都處於不同的發育階段,有啄內膜的,有啄殼的,有已經完成啄殼的,所以很難在出雛過程中找到一個最佳的環境引數。
  所以,保持胚胎髮育的一致性,將使整個出雛過程的控制更加容易。這就需要我們在孵化過程中保持均勻的蛋殼溫度,使胚胎的發育接近同步,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3.co2濃度
  在大多數孵化場,co2濃度通常控制在上限,以使胚胎獲得充足的新鮮空氣及氧氣。一些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較高的co2濃度在孵化過程中對胚胎髮育及雛雞質量的影響。在孵化的前10天,逐漸上升的co2濃度(高於1%)對胚胎前期的發育有積極的影響。在孵化10天至18天,胚胎能夠承受的最高co2濃度為4%,且不會對產品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一些孵化場管理者為了縮短孵化視窗的時間(從第一隻出殼到最後一隻雞出殼的時間),將出雛器的通風量降低,通風量的降低能夠將出雛器內co2濃度提高到0.8%以上,使出雛時間比正常情況偏早。高的co2濃度能使孵化視窗縮短,但高co2濃度對產品質量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也許是負面的。
  對於製冷方式為風冷的孵化器,通過降低通風量來提高co2濃度會導致蛋殼溫度偏高,從而對產品質量產生負面影響。而在高的co2濃度及高的蛋殼溫度的共同作用下,產品質量將受到更嚴重的影響。
  4.雛雞儲存環境
  從出雛開始到產品到達養殖場,雛雞的直腸溫度應控制在40.0℃至40.6℃。溫度偏高時,為了降低體溫,雛雞會張口呼吸,而在此階段,沒有任何喂水及喂料的情況下,張口呼吸會導致雛雞脫水。且此階段的高溫對雛雞隨後的成長過程及死淘率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出雛器、雛雞儲存間及運輸車輛的設計,對雛雞從孵化場到養殖場整個環境條件的控制,起到了關鍵作用。
  綜上所述,為了獲得最好的產品質量,適宜的、均勻的蛋殼溫度是至關重要的。為了達到適宜、均勻的蛋殼溫度,孵化器的設計、風速、相對溼度這三個方面必須綜合考慮。在孵化的前18天,胚胎能夠適應較高的co2濃度,但在出雛過程中,高co2濃度對產品質量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所以通過降低出雛器的通風量來縮短出雛視窗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會提高蛋殼溫度,進一步影響產品質量。為了在出雛後到養殖場的過程中繼續保持產品質量,應將雛雞的直腸溫度控制在40.0℃至40.6℃。

蛋雞無公害生產關鍵技術

蛋雞無公害生產,一方面要求所生產出的雞蛋產品在產品質量等方面符合一定的質量標準,並經無公害認證合格,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另一方面,要求在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等方面符合相關要求,未對周邊環境造成畜產公害,不能影響蛋雞的正常生產和居民生產生活的正常

孵化蛋質量

種蛋孵化率和雞雛質量資料是優化孵化管理最重要的參考。雞群的日齡,蛋儲藏的天數和孵化計劃都常用於分析孵化所結果並用於進行孵化優化管理,但是,非常常見的是,大家沒有充分注意到孵化蛋的質量。雖然常常考慮外部質量,但是與定期內部質量控制有關的問題還存在很多

孵化廳環境控制對雛雞質量的影響

種蛋孵化是養雞生產中一個重要環節,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雞生產的經濟效益。要想獲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質優良的雛雞,除培育健康高產的種雞群、提高種蛋的品質和加強種蛋的消毒外,孵化場的孵化條件控制更顯尤為重要。孵化條件中不但要控制好孵化裝置內各項孵化參

春季如何治理育雛過程中種蛋

春季是育雛的旺季。孵化的任務是將受精種蛋儘量多地變成優質雛雞,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高的孵化率、好的雛雞質量,要靠我們孵化工作者在孵化各環節的治理上下功夫,在實踐中通過嚴抓細節治理,加強孵化條件控制,取得很好的孵化效果。【種蛋來歷】健康種雞是獲得優質

降低出雛器溫度,提高雛雞質量

近幾年來,眾所周知的事實表明:較低的出雛器溫度可大大改進雛雞的質量。大多數情況下,較低的溫度是指孵化過程中最後18小時左右出雛器所要降低的溫度。如出雛器已經裝備有較先進的微

影響雛雞質量的因素-種蛋管理

隨著畜牧業綜合能力日益凸顯,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的情況下,眾多養殖場不斷擴大,致使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產品質量凸顯尤為重要。眾所周知,質量

肉種雞的種蛋管理要求

王永寧(北京家禽育種有限公司陝西生產部)種蛋收集後需要進行篩選,經消毒後才能進行孵化,有時還要進行運輸和短期的貯存。種蛋的質量受種禽質量、種蛋儲存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而種蛋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種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雛雞的質量。種禽質量為了提供高質

新玉米特點及相應質量控制點

1、水分高,不均勻。新收穫的玉米水分在華北地區一般為15%-20%,在東北和內蒙地區一般為20%以上,水分過高易生黴發熱,不利於儲存;同時會提高飼料產品的水分,從而破壞飼料日糧中維生素

蛋雞安全生產的實戰:改善蛋殼質量

蛋殼質量與蛋的入孵率、孵化率及雞苗質量有關,因而蛋殼質量是衡量種雞、蛋雞生產成績好壞的十分重要的指標之一。由於蛋殼質量下降對雞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蛋殼質量差已經成為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