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新增劑應對熱應激
一 碳酸氫鈉
一般情況下,在飼料中按0.1%~0.2%的比例新增,可以提高飼料吸收率,特別是對老齡畜禽而言。在使用時應注意,當機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時,應使用較小的劑量,因為碳酸氫鈉是鹼性物質,可以中和胃酸,使胃酸pH值升高。
1 作用機理
飼料中新增碳酸氫鈉,能補充家禽因熱喘息(撥出co2過多)造成血液中碳酸鹽的減少,從而改善機體的鈣代謝。
碳酸氫鈉在消化道中可分解放出co2,由此帶走大量熱量,有利於炎熱時維持機體熱平衡。
飼料中新增碳酸氫鈉能提高磷在蛋禽體內的移動性。為了形成良好的蛋殼,必須使血中維持適宜的磷濃度,碳酸氫鈉可使蛋禽血液磷的濃度維持在形成蛋殼所必須的最適水平。
2 新增量
蛋雞:夏季蛋雞日糧中新增適量碳酸氫鈉,可提高產蛋率和蛋殼強度。周明(1996)研究了在高溫季節蛋雞目糧中氯化物與碳酸氫鹽的適宜配比。在高溫季節蛋雞日糧中新增0.2%氯化鈉(日糧氯化物總量為0.35%)和0.2%碳酸氫鈉(日糧碳酸氫鹽總量為0.38%),能極顯著地提高雞產蛋率、蛋殼品質和飼料轉化率(P<0.01)。蛋雞日糧中氯化物與碳酸氫鹽的適宜配比為35:38。
蛋鴨:吳靈千等(1998)報道,盛夏季節在蛋鴨日糧中新增0.4%碳酸氫鈉,同時把食鹽用量由0.3%減少到0.15%,產蛋率提高5.8%,差異顯著(P 肉雞:在肉雞飼料中新增碳酸氫鈉0.1%~0.5%,對提高肉雞胴體等級和增重都有明顯效果。英國研究人員報道,用碳酸氫鈉代替氯化鈉作為肉雞飼料中的鈉源,雞的飲水量減少,墊料狀況得到改善。日本山梨縣畜產試驗場(1990)研究表明,在舍溫達28~C以上時,在肉雞42~63日齡日糧中新增0.63%的碳酸氫鈉,其死亡率為4.88%,而未新增組的死亡率為7.85%,從維持雞體的酸鹼平衡考慮,新增碳酸氫鈉能減少因熱射病造成的死亡。 二 氯化鉀、氯化銨 已有證據表明,氯化鉀和氯化銨能提高畜禽特別是肉雞的生產效能,當肉雞日糧電解質處於平衡狀態時,效果明顯,但應注意的是,這類物質也不能新增過多。 氯化銨能降低家禽熱應激時血液pH值,減輕呼吸性鹼中毒造成危害,對於急性熱應激有很好的效果,在雞的每噸飲水中新增300~500克,連用5~7天。 一般情況下,在日糧中按0.1%的比例新增氯化鉀、0.05%新增氯化銨能顯著提高熱應激條件下采食量,緩解熱應激,提高生產效能,增加蛋殼厚度,提高產蛋率。 在養雞生產中常用氯化鉀和氯化銨。(1)在日糧中或飲水中補充氧化鉀:由於飼料中含鉀量較高,所以在常溫狀況下,不需要在日糧中補充氯化鉀。但在熱應激時,由於出現低血鉀,所以蛋雞日糧中鉀含量必須從0.4%提高到0.6%。但補鉀必須根據基礎日糧中的含鉀水平而定。據報道,在蛋雞日糧中補鉀,能提高產蛋率。5~8周齡的肉雞每天必須採食1.8~2.3克鉀,相當於在飲水中加0.24%~0.30%氯化鉀,才能使熱應激的肉雞達到最快的生長速度。據報道,在飲水中加0.15%氯化鉀能明顯提高4~5周齡肉雞的增重,提高的幅度達到46%左右。 三 維生素c、維生素E 維生素類能緩解禽類的熱應激,提高蛋雞生產效能。正常情況下,哺乳動物和鳥類都不缺維生素c,但在應激條件下,維生素c可以減少一些氧化性的應激因子的影響而減輕熱應激症狀,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維生素E也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和抗應激劑,一般使用有機形式以促進機體對維生素E的吸收,多與硒同時使用。 在常溫條件下,雞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c供機體利用,但在熱應激下機體的合成能力下降,而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又加劇了維生素c的不足,此時維生素c的需要增加,一般在飼料中新增0.02%~o.04%的維生素c,可提高肉雞增重,飼料轉化率上升。維生素E有保護細胞膜,防止氧化作用,並與免疫抗病機能有關。在熱應激條件下,高水平的維生素E可降低維生素c膜的通透性,減少應激時肌肉磷酸激酶的釋放,從而防止過多的ca2 內流而造成對正常細胞代謝的干擾。每千克飼料中新增100~250Iu的維生素E具有一定的抗熱應激作用。 高溫期動物體內維生素c和E均不能滿足代謝需要,需要補充維生素c和E。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已經被證實,在熱應激時期對提高免疫力有作用。維生素E也是一種抗熱應激劑,它的抗熱應激作用機理與維生素c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一定區別。 熱應激下產蛋雞的血清維生素E水平顯著下降(Sahill K.Erta,1999)。(oelho.M(1996)認為,對火雞補充維生素E可避免低水平的應激和減少中、高水平的應激,並指出在低、高程良應激中維生素E在飼料中的新增量應分別達到44.31Iu/kg、72.34Iu/kg。 四 甜菜鹼 甜菜鹼首先在歐洲被發現,它主要存在於甜菜糖的糖蜜中,故而得名,但其功效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漸被認識。近年來,歐美一些國家相繼在畜禽生產和水產養殖中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證實了甜菜鹼是動物機體內重要的甲基供體,參與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謝,具有促進生長、改善胴體組成、提高肉質、提高水產餌料的誘食性等功效。 研究發現,甜菜鹼是高效的甲基供體(methvldonor),大家熟知的蛋氨酸(甲硫氨酸)的重要構體就是甲基,蛋氨酸是含硫必需氨基酸,與生物體內各種含硫化合物的代謝密切相關。當缺乏蛋氨酸時,會引起食慾減退、生長減緩或不增加體重等,蛋氨酸可利用其所帶的甲基,對有毒物或藥物進行甲基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 甜菜鹼也是滲透平衡物質,當動物機體稅水時對機體有益。比如,哺乳母豬為了產奶需要大量飲水,此時機體處於暫時陛的缺水,飼料中新增甜菜鹼有助於調解滲透作用.促進水向泌乳機制轉移。 另外甜菜鹼對肉雞可替代部分蛋氨酸降低飼料成本,保護腸道營養吸收功能,提高在惡劣環境F的飼料轉化率,與部分球蟲藥有協同作用,能加強抗球蟲藥的藥效。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的M ooney等研究了肉雞在育雛期內和熱應激期間,受到球蟲攻擊後,喂以甜菜鹼的效果。發現0~21日齡的飼料效率,因添加了甜菜鹼而有顯著改善,14~21日齡,顯著增加了肉雞的體重,降低了體溫,表明甜菜鹼可提高抗熱應激的能力。 黃志毅(2005)認為,甜菜鹼能提高熱應激肉雞的生產效能,以日糧中新增0.2%劑量的效果最好。 五 沸石、矽酸鹽類 沸石、矽酸鹽類是天然黏土,是很好的黴菌毒素吸附劑,同時也可以減輕蛋雞熱應激的影響,但使用時應注意安全。此外,也可以在單胃動物使用,但尚需進一步證實。儘管沸石和矽酸鹽類的作用機理尚不明朗,據推測矽酸鈉和沸石在動物機體的胃腸道內可起到某種緩衝作用,可減輕因為熱應激引起的喘氣而導致的鹼毒症(alkalosis),從而達到減輕熱應激的不良影響之作用。 沸石粉具有吸附、催化、離子交換等作用,還有防止拉稀和呼吸道疾病的作用。在21日齡後的肉雞飼料中新增3%的沸石粉,可使肉雞增重1 1.7%。在蛋雞日糧中新增3%的沸石粉,可使蛋雞產蛋率提高10%,並可節省飼料。 沸石具有如下作用:助消化、減少糞臭、黴菌毒素吸附劑,對一些對動物有用的元素,可使不斷呈遊離狀態而放出來。對一些生物酶有催化作用,對多種反應有提高其活性作用,因而促進機體對養分的吸收。總之,它可以提高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六 酶製劑 以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為例,在熱應瀲情形下,它可提高飼料能量密度(比能),減少日糧中粗纖維含量,而這種粗纖維往往是產熱量最多的。另外,增加日糧中脂肪和油脂含量也可比較少地產熱。 酶是由細胞產生的一種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質,可催化動植物和微生物體內所有的代謝過程。有報道指出在飼料中新增飼用複合酶製劑抗熱應激的效果良好。在炎熱季節,肉雞飼料新增植酸酶,由於提高了磷的利用率,增強了高溫環境的耐受力,使肉雞生長和蛋雞產蛋效能明顯改善。 在高溫季節最好採用適當降低飼料中蛋白質水平,並適量補加必需氨基酸來減少蛋白質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熱增耗,以減輕熱應激。 酶製劑的新增量和所產生的效應並非完全的正相關線性關係,一定新增量以下,新增效應對新增量有強依賴性,而在此新增量以上,隨著新增量的增加,新增效應增加幅度明顯降低,有時需要增加數十倍的新增量才能使新增效應提高一倍。所以,探求最佳價效比的酶製劑使用量是一項重要研究工作但此最佳價效比隨動物種類、飼糧組成、飼料和酶製劑的成本變化而成比例變化,酶製劑的最佳經濟劑量也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