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應對肉雞熱應激的三大配方調整策略
在肉雞熱應激期間,除了改善雞舍通風、使用冷卻系統和減少飼養密度之外,還可以輔以飼餵合適配方的營養飼料,減少高溫對雞群的不利影響。
特別是當對雞舍進行結構性改變既不符合經濟效益也不切實際時,為肉雞提供恰當的飼料營養顯得尤為關鍵,它能保護雞群並減輕熱應激危害。
在雞群熱應激期,主要通過三大方面調整飼料配方來緩減不良影響。
增加飼料能量
由於肉雞在熱應激狀態下采食量下降,必須確保肉雞能夠在飼料中攝入充足能量,這一點非常重要。也就是需要在飼料中增加油脂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以提高飼料的能量密度。
不僅如此,因為脂肪在消化和代謝時產生的熱增耗比碳水化合物少,所以在飼料中增加油脂相對於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還可以有效降低熱增耗,減少雞群產生的熱量,緩解高溫環境給肉雞帶來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熱應激還會影響肉雞的能量代謝,導致脂肪沉積,引起氧化應激,進而會影響到雞肉的質量。
由線粒體合成的三磷酸腺苷(ATP),可以產生能量作為細胞的動力源,同時儘可能地降低氧化劑含量水平。因此,在飼料中新增促進線粒體合成ATP的成分,也是一種有效的緩解肉雞熱應激的措施。
例如,將肌酸的前體物,即胍基乙酸新增到飼料中,可以有效提高線粒體的能量代謝效率。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當雞舍溫度高於最佳飼養溫度時,在飼料中新增胍基乙酸不僅可以提高飼料效率,還可以減少雞群的熱應激現象。
調整飼料中的蛋白質配方
在高溫季節為肉雞配制飼料時,如何降低日糧的熱增耗是需要考慮的一大重點。在三大巨集量營養素中,蛋白質代謝所產生的熱增耗最多,因此應當儘可能地減少蛋白質在飼料中的佔比。
在養殖實踐中,要降低肉雞日糧中粗蛋白的新增水平,最簡單的辦法是根據肉雞的氨基酸標準迴腸消化率(SID)來制定配比。這一點可以通過使用列出了原料SID值的資料庫和SID氨基酸推薦工具來實現。
配製滿足SID氨基酸需求的肉雞日糧,不僅可以減少飼料的粗蛋白佔比和熱增耗,還可以減少對昂貴的高蛋白原料的使用,繼而降低飼料成本。
此外,由於肉雞在面板血管舒張散熱時會減少流經腸道的血液,熱應激還會對肉雞的消化功能造成損傷。因此,可以直接在飼料中補充氨基酸作為蛋白質的替代品,不僅能提高日糧消化率,還可以提高肉雞的氮利用率,尤其是對於飼養在高溫環境下的肉雞來說更是如此。
額外新增氨基酸還有一項好處,便是在促進肉雞生長之外還可以精確新增維持正常功能的必需氨基酸。例如,同屬於含硫氨基酸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前體,而谷胱甘肽是雞體最重要的抗氧化體系。
因此,必須在肉雞日糧中新增足夠的SID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以保持谷胱甘肽存量,防止肉雞產生氧化應激。
最近多項研究表明,對SID蛋氨酸和半胱氨酸需求的任何限制都會減少雞體內的抗氧化劑存量。過去,對於蛋氨酸的補充來源—DL-蛋氨酸或蛋氨酸羥基類似物(MHA)是否會影響體內抗氧化劑存量的問題,一直都存在著爭議。然而,近期的研究顯示,如果遵照歐洲食品管理局在2018年的建議(doi.org.10.2903/j.efsa.2018.5198),根據DL-蛋氨酸對MHA的相對生物利用率,按照100∶75的等克分子(或者按照100∶65的產品比例)新增到飼料中,則不同來源的蛋氨酸在促進生長和抗氧化效能方面不存在重大差異。
保障肉雞的腸道健康
熱應激極大降低了肉雞的消化功能,不僅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還會讓雞舍墊料間的氮氣含量增加,導致空氣質量降低,增加了雞群腳墊病變發生的風險。
在熱應激狀態下,肉雞的腸道完整性也會受損,易致使細菌移位和免疫系統受刺激,最終導致肉雞生長變慢,嚴重時還可能造成疾病暴發,增加肉雞死亡率。
因此,促進肉雞的腸道健康十分關鍵,它有利於幫助雞群安全度過熱應激期。現已證實,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完整性,防止肉雞因熱應激導致的生長損失。由於熱應激時肉雞的採食量可能會減少,因此應將益生菌新增到飲用水中,方能更好地保障雞群的腸道健康。
另外,在為熱應激狀態下的肉雞配制飼料時,除了上述三大方面,還應該考慮到其他方面的一些重要因素,例如抗氧化劑維生素的新增和電解質的平衡。
文章來源於國際畜牧網 ,作者《國際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