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飼料營養的兩個錯誤認知

飼料營養的兩個錯誤認知:第一個蛋白高,就是營養濃度高;第二個雞群出現脂肪肝,一定是能量高了。

蛋白高低隻影響蛋重大小,而能量高低影響的是產蛋率。現場資料表明,直接提高能量或者用功能酶提高能量利用率,各項生產成績會更好。

增加蛋白質會有效提高蛋清中粘蛋白的比例,蛋清粘稠對蛋重很有幫助,雞蛋的蛋清、殼膜等物質多由蛋白質合成,蛋白質增加會提高雞蛋的重量也是這個原理。

增加蛋白質雖然會提高單枚蛋重,但是氨基酸不平衡的蛋白質,會有一部分不能為雞體利用,它們以氨基酸的形式經過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其中含氮的部分會形成尿酸鹽,而脫去含氮基團的部分會以脂肪酸形式沉積於肝臟或腹腔臟器的周圍。這就為後期的脂肪肝甚至高死淘率埋下伏筆。

調整配方時,採食量在不低於110克的情況下,蛋白質需要是很容易滿足的,但要滿足能量需求就有一些難度了,特別是在冬季舍溫低、玉米水分多數不在標準水之內的情況下。

而在生產實踐中往往出現雞群已經出現脂肪肝導致的肝臟破裂出血死亡,蛋形指數測量卻顯示雞群偏瘦,飼料能量不足這樣矛盾的情況。原因就在於肝臟對脂肪代謝、轉化的功能出了問題,或者與脂肪轉運相關的營養物質如磷脂、膽汁酸等的缺乏。

肝臟具有分解合成氨基酸和脂肪的功能,肝臟功能正常,能夠促進氨基酸的轉化與合成,這會加速蛋白質的合成效率。遊離出的脂肪酸會有更多的脂肪沉積到蛋黃內,蛋黃會更大,這也會提高蛋重。肝臟對脂肪的代謝功能,會更快地加速肝臟內的脂肪分解,能夠有效降低脂肪肝的發病率。

想獲得好的成績,平衡的營養和健康的肝臟這兩點至關重要。

來源:蛋雞工作室

關於飼料營養的3個錯誤認知,你重視了嗎?

養雞要想成功,有四大關鍵因素,分別是:優良的品種、全面的營養、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防疫,缺一不可,其中提供全面的營養是基礎之一。但在生產中,現場往往對飼料營養了解的不多,

蛋雞養殖的兩個風險控制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養殖業一直都是高風險的行業。隨著蛋雞養殖業規模化的蓬勃發展,微利時代逐漸到來,蛋雞養殖戶除了警惕與飼料原料和雞蛋價格相關聯的市場風險,還需要應對不時爆發的各種蛋雞疫病風險。我國每年都會有很多蛋雞養殖場因為管理不善而賠錢垮

青年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實際生產中,通常按照營養需求和生理特點將青年雞分為育成前期(7w-12w)和育成後期(13w-17w)。在這兩個階段中,很多客戶認為青年雞不產蛋,飼餵品質一般的飼料,目的是為了節約成本,同時按

錯誤的通風模式,容易造成肉雞得呼吸道病!

春天養雞又到了溫差大、溼度低、通風難以把握、呼吸道病多發的季節。而最容易造成雞群受涼的因素就是錯誤的通風模式。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幾種錯誤的通風模式。1、首先就是通

蛋雞養殖的十大錯誤觀念!

蛋雞養殖近年來逐步進入適度規模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雖然規模,群體,數量,裝置在很大程度上走向科學,合理,適合當下階段蛋雞養殖發展,但很多養殖者思想觀念卻存在一些偏差。第

養殖戶防治禽病常犯的錯誤思考

養殖戶防治禽病常犯的錯誤1有病未能早治由於受到養殖和防疫條件的限制,禽群發病在所難免。然而,在禽群發病後,大多數養戶都不能在發病早期給予治療。如當禽群精神萎糜,糞便不正常,稍有食慾不振時還不知道禽群發了病,不進行投藥。等到禽群出現了死禽,而且死

蛋雞羽毛出現的異常原因及防治

一般出現異常的有兩個關鍵性原因:營養不良或管理不當一、蛋雞羽毛的異常1、營養因素(1)蛋白質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蛋白質是動物體內組織發育的主要營養成分,羽毛中蛋白質含量

為啥蛋雞免疫了還發病?這些錯誤您犯過嗎?

市場上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養殖戶按照免疫程式將疫苗都免了,但是疾病還是發生。養殖戶將病因歸結到雞群抵抗力弱,或疫苗質量差上。往往是不斷換雛雞廠家和疫苗廠家來解決,但結果

嚴重影響蛋雞養殖效益的5種錯誤養法,您佔了幾條?

蛋雞養殖中,儘管雞蛋價格我們掌控不了,但是養好雞是我們一直探討的話題,也是蛋雞養殖中的根本問題,養好雞,蛋雞產能高,才能給我們增加收益,想養好蛋雞就需要多多學習蛋雞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