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為啥蛋雞免疫了還發病?這些錯誤您犯過嗎?

市場上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養殖戶按照免疫程式將疫苗都免了,但是疾病還是發生。養殖戶將病因歸結到雞群抵抗力弱,或疫苗質量差上。往往是不斷換雛雞廠家和疫苗廠家來解決,但結果事與願違,問題沒有解決。

通過和一些養殖戶的技術交流,發現在對免疫的認識上和實際操作中,存在一些誤區,現對問題進行歸納,防微杜漸,破解養殖戶難題。

一、導致免疫失敗的因素

1、重視疫苗使用,忽視生物安全控制

現在許多養殖戶仍然存在僥倖心理,堅持「一針(疫苗)定天下」的錯誤觀念,認為疫苗免疫上就萬事大吉、坐享其成了,不顧抗體產生的環境和效果。

殊不知,一個乾淨、無菌的環境是抗體產生的基礎。現實很多的養殖戶,忽視生物安全措施的建立與實施,導致病毒隨意流行和繁殖,造成養殖環境中的病毒大大高於抗體的保護值, 突破防線導致雞隻發病的案例屢見不鮮。

2、重視免疫次數,忽視產生過程

免疫要做好有效疫苗、科學程式、精準操作和及時監測,確保每隻雞的抗體均勻有效。但是,一些養殖戶忽視了這些原則,做了之後適得其反。

(1)、過度在意疫苗價格,忽視疫苗質量

產生堅強的抗體,疫苗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選擇疫苗時,核心指標是抗原含量,是符合國家標準還是超過國家標準;其次是疫苗佐劑(包括油佐劑、免疫增強劑等),看疫苗的吸收效果和和對雞應激反應大小反映出來,間接判定抗體上升高度和維持時間等。

因此,一定要選擇生產質量過硬、效果好、口碑好的廠家生產的疫苗,比起因免疫失敗造成疾病發生的損失,一隻雞貴上幾分錢的疫苗費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2)、知道免疫,毒株/廠家不考慮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疾病流行存在差異、不同廠家疫苗的毒株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在疫苗選擇時不要隨性,要根據疫苗是毒株是否符合當地流行的毒株進行選擇。

(3)、免上了,但忽視免疫方法和條件

免疫接種途徑取決於相應病原體的性質和自然感染途徑。活疫苗免疫途徑越接近自然感染途徑免疫效果越好。

新城疫病毒和傳支多嗜性可採用滴鼻、點眼等途徑;

法氏囊病毒嗜消化道可採用點口或飲水效果好;

雞痘病毒通過損傷的面板或黏膜感染,採用翼膜刺種的方法,不宜肌注和飲水;

油乳劑滅活疫苗只能採用注射的方式。

(4)、知道免疫的重要性,加大頻率和劑量

疫苗廠家在生產疫苗時都會考慮疫苗安全性,符合國家制定的疫苗標準。活疫苗毒都有一定感染性和毒力,其免疫效果主要取決於毒株免疫原性和定植繁殖能力的強弱,抗原在雞體內轉化是有一定能力和時間限制的,不是1 加1等於2的簡單概念,一些養殖戶盲目增加劑量,不能及時吸收的疫苗毒可能會造成二次汙染。

因此,實際生產中需不需要加大劑量和頻率,要根據免疫方法來確定,更重要的工作是縮短稀釋後到接種之間的時間,操作要準確到位。當免疫劑量太大時,會引起免疫麻痺或抑制,甚至引發疾病的發生。

3、關注抗體水平,忽視雞群健康

只有健康的雞群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雞群不健康時接種會造成免疫失敗。在養殖業,被認可的疾病防控理念「養重於防,防重於治,養防結合」,就說明了三者的關係。

(1)、關注主力部隊(抗體),忽視了防禦系統(裝置)

家禽的抗體只是防禦系統的一個部分,而主要靠雞體的免疫系統。完善的免疫系統能使有機體在成千上萬的微生物通過消化道、呼吸道、面板和粘膜進入體內時,獲悉(識別) 感染訊號,立即組織非特異性防禦和特異性抗體,抵抗感染;同時對體內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衰老、死亡和失去功能的細胞逐一吞噬,清除廢物,維持機體正常細胞的生理活動,使機體的各器官都能精確的執行正常功能,保持自身穩定。

因此,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不能只看體液抗體,認為它達標就萬事大吉了,這是錯誤的,必須要保證雞群的體質,讓非特異性防禦系統(粘膜抗體)充分發揮作用,特異性抗體才能堅不可摧, 牢固的防守城池就此形成。

(2)、抗體離散度大,雞群抵抗力不一致

為什麼總是強調抗體要均勻有效?雞隻免疫力存在一定差異,導致抗體高低不一。集約化飼養,雞群要求100%達標,才能確保雞群安全,兩組資料就說明了這一點。

雖然說均值是達標了,但是在抗體保護值以下已經佔到了4/16,意味著16只雞裡有4只在保護值以下,它們可能就是病毒的攻擊目標。

所以,看抗體離散度的意義大於均值的抗體水平。

(3)、忽視飼養的通風管理,誘發疾病發生

病原微生物侵入雞體的三個途徑就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由於雞的特殊呼吸系統結構, 呼吸道容易受高溫高溼、晝夜溫差、環境衛生等的應激影響,造成呼吸系統的傷害,成為病毒侵入的首選。

因此,加強飼養管理,真正落實「養重於防,防重於治」的理念,確保粘膜的機械屏障、化學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健全併發揮其自身的功能,不給病毒可乘之機,確保雞群安全。

疾病防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在科學的指導下,從防控疾病的三要素抓起。通過消滅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的種種生物安全措施來實現降低強毒的汙染量,防止強毒病原體進入免疫群體;在保護易感雞群上,通過選擇有效疫苗、科學程式、精細免疫和準確監測,讓疫苗在雞體發揮最大效能,形成均勻有效的抗體,最終易感雞群變成不易感雞群,確保雞群安全。

來源:峪口禽業,作者:賈立財,標題略有改動,版權歸原作者!

養殖戶防治禽病常犯的錯誤思考

養殖戶防治禽病常犯的錯誤1有病未能早治由於受到養殖和防疫條件的限制,禽群發病在所難免。然而,在禽群發病後,大多數養戶都不能在發病早期給予治療。如當禽群精神萎糜,糞便不正常,稍有食慾不振時還不知道禽群發了病,不進行投藥。等到禽群出現了死禽,而且死

蛋雞養殖的十大錯誤觀念!

蛋雞養殖近年來逐步進入適度規模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雖然規模,群體,數量,裝置在很大程度上走向科學,合理,適合當下階段蛋雞養殖發展,但很多養殖者思想觀念卻存在一些偏差。第

嚴重影響蛋雞養殖效益的5種錯誤養法,您佔了幾條?

蛋雞養殖中,儘管雞蛋價格我們掌控不了,但是養好雞是我們一直探討的話題,也是蛋雞養殖中的根本問題,養好雞,蛋雞產能高,才能給我們增加收益,想養好蛋雞就需要多多學習蛋雞養殖

飼料營養的兩個錯誤認知

飼料營養的兩個錯誤認知:第一個蛋白高,就是營養濃度高;第二個雞群出現脂肪肝,一定是能量高了。蛋白高低隻影響蛋重大小,而能量高低影響的是產蛋率。現場資料表明,直接提高能量或

錯誤的通風模式,容易造成肉雞得呼吸道病!

春天養雞又到了溫差大、溼度低、通風難以把握、呼吸道病多發的季節。而最容易造成雞群受涼的因素就是錯誤的通風模式。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幾種錯誤的通風模式。1、首先就是通

關於飼料營養的3個錯誤認知,你重視了嗎?

養雞要想成功,有四大關鍵因素,分別是:優良的品種、全面的營養、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防疫,缺一不可,其中提供全面的營養是基礎之一。但在生產中,現場往往對飼料營養了解的不多,

提醒現階段雞舍開水簾出現的問題及使用水簾的常見錯誤

溫馨提醒現階段雞舍開水簾出現的問題有:1、水簾的作用是配合風機,是使雞舍溫度不升而不是大幅度降溫,一旦溫度大幅降低超過3度以上,就容易造成雞冷應激而受涼感冒。2、風速沒有達

禽病診斷要點大全

家禽疫病多呈群發性,因此要想達到預防、控制禽類疾病這一目的,首要前提是對禽病作出迅速、及時、正確的診斷,沒有診斷就沒有措施,而錯誤的診斷必然導致治療的錯誤,從而帶來不必

趙德峰:關於負壓

【負壓1】有一個很普遍的說法就是負壓大了悶雞,這個說法只是小概率正確的,絕大部分情況下是錯誤的。除非你執行的是最小通風量,又疊加了高負壓。【負壓2】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負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