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關於飼料營養的3個錯誤認知,你重視了嗎?

養雞要想成功,有四大關鍵因素,分別是:優良的品種、全面的營養、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防疫,缺一不可,其中提供全面的營養是基礎之一。但在生產中,現場往往對飼料營養了解的不多,甚至陌生,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

  錯誤認知一:蛋白高,就是營養濃度高

雞的羽毛、面板、神經、血液、肌肉、蛋等,都以蛋白質為基本成分。 雞體內的酶、激素、抗體、色素等也是由蛋白質合成的。 蛋白質包括純蛋白和氨化物兩類,總稱為粗蛋白(CP)。配合雞的日糧吋,往往以含粗蛋白百分數(%)表示。

構成蛋白質的最基本物質是20餘種氨基酸。飼料中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降解,最後分解成氨基酸被腸道吸收。氨基酸又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所謂必需氨基酸是指雞體內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及數量不能滿足營養需要,必需由飼料來供給。已知雞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閃氨酸、纈氨酸、蘇氨酸等。

在必需氨基酸中,又可分為兩類,這類是在飼料中含量較多,雖然必需但比較容易滿足雞的營養需要,稱為非限制性氨基酸;另一類則含量較少,不容易滿足雞的營養需要,這一類被稱為限制性氨基酸,如蛋氨酸、賴氨酸、色氨酸和蘇氨酸等。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雞體內可以合成,不一定需要由飼料來供給。 蛋白質的營養,實質上就是氨基酸的營養。氨基酸對雞的營養作用,猶如木桶上的每條木板,生產效果猶如木桶的容水量。如果飼料中缺乏限制性氨基酸,就像木桶上的木條短缺,這時其他氨基酸再多也無濟於事,生產水平只能停留在最短的一條木板的水平上。

所以,生產中一旦雞飼料缺乏氨基酸時,雞生長緩慢,羽毛生長不良性成熟晚,產蛋率降低,蛋重小;反過來如某些氨基酸過量,不僅使蛋白質的利用率降低,還會造成浪費。 飼料蛋白質中氨基酸的含量不一定相同,如果將幾種飼料搭配起來使用,必需氨基酸就可以得到相互補充,氨基酸也會相應地提高。

蛋白高低隻影響蛋重大小,而能量高低影響的是產蛋率。現場資料表明,直接提高能量或者用功能酶提高能量利用率,各項生產成績會更好。

增加蛋白質會有效提高蛋清中粘蛋白的比例,蛋清粘稠對蛋重很有幫助,雞蛋的蛋清、殼膜等物質多由蛋白質合成,蛋白質增加會提高雞蛋的重量也是這個原理。

增加蛋白質雖然會提高單枚蛋重,但是氨基酸不平衡的蛋白質,會有一部分不能為雞體利用,它們以氨基酸的形式經過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其中含氮的部分會形成尿酸鹽,而脫去含氮基團的部分會以脂肪酸形式沉積於肝臟或腹腔臟器的周圍。這就為後期的脂肪肝甚至高死淘率埋下伏筆。

調整配方時,採食量在不低於110克的情況下,蛋白質需要是很容易滿足的,但要滿足能量需求就有一些難度了,特別是在冬季舍溫低、玉米水分多數不在標準水平之內的情況下。

可見,一味提高蛋白濃度,營養濃度不一定會提高,反而不利於雞隻生產,一定要根據雞群周齡、生長階段和雞群健康情況科學合理設定蛋白濃度,做到營養均衡。

  錯誤認知二:雞群出現脂肪肝,就是能量高了

蛋雞脂肪肝一般會出現在產蛋後期,越是產蛋效能好的雞,越容易出現脂肪肝,導致死淘增加,因此需要在產蛋高峰過後就要關注體重,調整飼料,做好淨槽,提前預防脂肪肝。

在生產實踐中往往出現雞群已經出現脂肪肝導致的肝臟破裂出血死亡,蛋形指數測量卻顯示雞群偏瘦,飼料能量不足這樣矛盾的情況。原因就在於肝臟對脂肪代謝、轉化的功能出了問題,或者與脂肪轉運相關的營養物質如磷脂、膽汁酸等的缺乏。

肝臟具有分解合成氨基酸和脂肪的功能,肝臟功能正常,能夠促進氨基酸的轉化與合成,這會加速蛋白質的合成效率。遊離出的脂肪酸會有更多的脂肪沉積到蛋黃內,蛋黃會更大,這也會提高蛋重。肝臟對脂肪的代謝功能,會更快地加速肝臟內的脂肪分解,能夠有效降低脂肪肝的發病率。

想獲得好的成績,平衡的營養和健康的肝臟這兩點至關重要。

  錯誤認知三:飼料黴菌毒素檢測合格,雞群就沒有黴菌毒素問題了

生產上,經常遇到這種情況: 飼料黴菌毒素檢測合格,但是雞群還是出現了典型或非典型的黴菌毒素症狀。

其實,黴菌毒素檢測合格並不是說檢測為0,只能說明達到國家或企業標準而已,實際也幾乎不可能會有黴菌毒素為0的飼料。已知的黴菌毒素種類眾多,達300多種,常規能檢測的也就那麼5—6種,這可信度能有多少,可想而知。加上黴菌毒素在雞體內難代謝、難分解、易累積、隱蔽性和協同性的特點,積少成多,日積月累,雞群出現典型或非典型症狀也就不足為怪了。

另外,在運輸、存放、到行車和到料槽這些過程中,如果管理不當,也會增加黴菌毒素風險,使得雪上加霜。

總之,做好源頭管控,嚴格把控飼料原料的品質;做好過程管控,也就是現場管理,加強飼料運輸、使用、儲存管理,比如定期清理拉料車的料倉、清空料塔、清理管線、每天淨槽、定期沖洗消毒水線,把黴菌毒素控制在最低水平,是減少黴菌毒素問題的根本措施。

飼料營養的兩個錯誤認知

飼料營養的兩個錯誤認知:第一個蛋白高,就是營養濃度高;第二個雞群出現脂肪肝,一定是能量高了。蛋白高低隻影響蛋重大小,而能量高低影響的是產蛋率。現場資料表明,直接提高能量或

肉雞養殖:熱應激一定要重視

肉雞熱應激會帶來諸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生長效能下降-採食量減少:高溫環境下,肉雞的食慾減退,攝入的飼料量降低,導致營養供應不足,從而影響生長速度和體重增加。

蛋雞迎來產蛋高峰期,如何搭配飼料保證營養需要?

產蛋雞從16周齡起進入預產期,25周齡可達產蛋高峰。蛋雞在產蛋高峰期消耗的營養較多,養殖戶需及時給雞做額外補充,保證蛋雞營養需要。很多養殖戶往往不重視預產期的飼養,甚至不用

錯誤的通風模式,容易造成肉雞得呼吸道病!

春天養雞又到了溫差大、溼度低、通風難以把握、呼吸道病多發的季節。而最容易造成雞群受涼的因素就是錯誤的通風模式。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幾種錯誤的通風模式。1、首先就是通

蛋雞養殖的十大錯誤觀念!

蛋雞養殖近年來逐步進入適度規模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雖然規模,群體,數量,裝置在很大程度上走向科學,合理,適合當下階段蛋雞養殖發展,但很多養殖者思想觀念卻存在一些偏差。第

養殖戶防治禽病常犯的錯誤思考

養殖戶防治禽病常犯的錯誤1有病未能早治由於受到養殖和防疫條件的限制,禽群發病在所難免。然而,在禽群發病後,大多數養戶都不能在發病早期給予治療。如當禽群精神萎糜,糞便不正常,稍有食慾不振時還不知道禽群發了病,不進行投藥。等到禽群出現了死禽,而且死

為啥蛋雞免疫了還發病?這些錯誤您犯過嗎?

市場上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養殖戶按照免疫程式將疫苗都免了,但是疾病還是發生。養殖戶將病因歸結到雞群抵抗力弱,或疫苗質量差上。往往是不斷換雛雞廠家和疫苗廠家來解決,但結果

嚴重影響蛋雞養殖效益的5種錯誤養法,您佔了幾條?

蛋雞養殖中,儘管雞蛋價格我們掌控不了,但是養好雞是我們一直探討的話題,也是蛋雞養殖中的根本問題,養好雞,蛋雞產能高,才能給我們增加收益,想養好蛋雞就需要多多學習蛋雞養殖

提醒現階段雞舍開水簾出現的問題及使用水簾的常見錯誤

溫馨提醒現階段雞舍開水簾出現的問題有:1、水簾的作用是配合風機,是使雞舍溫度不升而不是大幅度降溫,一旦溫度大幅降低超過3度以上,就容易造成雞冷應激而受涼感冒。2、風速沒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