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需重新重視帶雞消毒
帶雞噴霧消毒的誤區
帶(禽)消毒的著眼點不應限於畜禽的體表,而應包括整個畜禽所在的空間和環境,因許多病原微生物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不進行空氣消毒就不能對此類疾病取得較好的控制,所以將帶(禽)消毒視為全方位消毒可能更為全面。
帶(禽)消毒應將噴霧器噴頭高舉空中,噴嘴向上噴出霧粒,霧粒可在空中緩緩下降,除與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接觸外,還可與空氣中塵埃結合,起到殺菌、除塵、淨化空氣,減少臭味的作用,在夏季並有降溫的作用。
帶(禽)消毒噴出霧粒直徑大小應控制在80一120微米,霧粒過大則在空中下降速度太快,起不到消毒空氣的作用;霧粒過細則易被畜禽吸入肺泡,引起肺水腫、呼吸困難。
做噴霧消毒的藥物應選殺菌譜廣、刺激性小的藥物,水溶性不好、帶有異味、刺激性強的消毒藥物均不宜使用。噴霧用藥物的濃度必須按照使用說明,不可任意加大或降低。臨床曾遇到用戊二醛噴霧消毒因濃度過大,引起雞發生嚴重呼吸道症狀及較多死亡,因濃度大的戊二醛可造成上皮細胞(包括肺泡上皮)的變性、死亡,其後果往往非常嚴重。
噴霧藥物用量可按每m3空間5一25毫升計算。因每進行噴霧一次,可降低舍溫2℃一4℃。所以在冬、夏不同季節,是否兼作降溫等不同目的,可靈活調節藥液濃度或用量。
帶(禽)消毒根據情況每3一5天一次以至每天1一2次。使用的噴霧器最好為電動或機動,壓力為0.2一0.3kg/cm2,噴出的霧粒大小及流量可進行調節,用一般手動噴霧器不易達到此種要求。
行業現狀:近幾年養殖公司的規模不斷髮展,養殖規模在30萬-150萬的雞場比比皆是,棟舍數量較多,很多雞場由於地形或土地面積限制導致雞舍的佈局不合理,環保、排汙的壓力較大,全進全出的模式在有些雞場實現不了,增加了場區汙染,病菌肆虐,養殖風險提高,嚴重養殖效益。
因此重新重視舍內帶雞消毒的意識刻不容緩,把內環境的菌毒指數作為評判雞舍環境衛生是否達標的一種衡量指標,採取科學的帶雞消毒方式,可以有效切斷傳染途徑,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