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雞的葡萄球菌病
葡萄球菌病是飼養環境中常有的微生物,在健康雞的羽毛、面板、腸道中都有存在。本病的發生與飼養管理水平、環境汙染程度、飼養密度及外傷情況有直接關係。
1 臨床症狀
1.1 新生雛雞臍炎,可由多種細菌感染所致,其中有部分雞因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可在1~2天內死亡。臨床表現為臍孔發炎腫大、腹部膨脹等,與大腸桿菌所致臍炎相似。
1.2 敗血型雞葡萄球菌病,該型雞生前沒有特徵性臨床症狀,一般只見雞隻精神、食慾不好,低頭縮脛、呆立,病後1~2天死亡。死後可見雞胸腹部翅膀內側面板,有的在大腿內側面板、頭部下頜和趾部面板出現面板溼潤、腫脹、相應羽毛潮溼易掉。
1.3 成年雞多發關節炎、腫脹、熱痛感、站立困難、胸骨著地、行走不便、跛行、喜臥,有的出現趾底腫脹、潰瘍結痂、肉垂腫大出血、冠腫脹有潰瘍。
1.4 繼發於雞痘後可導致眼瞼腫脹、有炎性分泌物、結膜充血、出血。
2 病理變化
2.1 敗血型病死雞區域性面板增厚、水腫,切開面板後,皮下有數量不等的紫紅色液體。胸腹肌出血、溶血,形同紅布,有的病死雞面板無明顯變化,僅區域性皮下有灰黃色膠腖樣水腫液。
2.2 關節炎型見關節腫脹處皮下水腫、關節液增多,關節腔內有白色或黃色絮狀物,內臟其他器官如肝臟、脾臟及腎臟見大小不一的黃白色壞死點,腺胃黏膜有瀰漫性出血和壞死。
3 診斷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診斷需進行細菌的分離培養。
3.1 無菌採集病死雞胸部傷口的滲出液,塗片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菌數量較多,呈不規則團塊,類似葡萄狀。
3.2 在普通瓊脂培養基37℃、18小時後形成2毫米左右直徑的菌落,表面溼潤光滑,可見隆起的圓形、不透明、有脂溶性色素,使菌落成金黃色或檸檬色,平板可見有明顯的β溶血環。
3.3 無菌挑起菌落,接種到生化試管裡,發現該菌可分解蔗糖、麥芽糖、甘露醇乳糖、果糖等產酸,V-P呈陽性,能還原硝酸鹽。
3.4 在小試管內加0.5毫升兔血漿,再加一菌落,部分混合後在37℃水浴培養,每30分鐘將試管倒置一次,4小時後血漿凝固呈陽性,確診為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4 防治
加強獸醫衛生防疫,加強飼養管理是重要的措施。此菌極易產生抗藥性,治療前應做藥敏實驗,實踐證明: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氟苯尼考等均有不同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