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速的作用機制及對家禽的影響
1、 風速對家禽熱平衡調節的作用機制
風速對家禽的影響有一套特定的作用機制。風速通過影響對流散熱,進而改變體熱平衡,最終對家禽的生理和生產造成影響。家禽體內同樣存在一套維持熱平衡的響應機制,如圖1.2。
溫度,溼度和風速綜合表徵環境的熱負荷量,作用於家禽體熱感受器,包括外周溫度感受器和中樞溫度感受器。這些器官將感受的熱資訊上傳至中央處理器,調節體溫的中樞結構存在於從脊髓到大腦皮層的整個神經系統內,但是體溫調節的基本中樞位於下丘腦。其中 PO/AH 是體溫調節中樞的關鍵部位。熱資訊經過中央處理器處理後,通過神經或(和)內分泌途徑支配效應器產生反應,調節產熱量和散熱量,完成熱平衡的調節,以達到機體熱平衡的狀態。
家禽的散熱方式分兩類:可感散熱(sensible heat loss,SHL)和潛熱散熱(latent heat loss,LHL)。SHL又稱為「非蒸發散熱」或「顯熱散熱」,包括輻射、傳導和對流,皆為物理散熱方式。
LHL 又可稱為「不可感散熱」或「蒸發散熱」,包括面板和呼吸道水分的蒸發。由於家禽身體大都被羽毛覆蓋,沒有汗腺,無法靠體表直接出汗散熱;同時傳導需要溫度不同的介質相互接觸,對於家禽的散熱貢獻不大。
因此,實際上家禽的散熱方式包括以下兩種,四個方面:1. 以輻射和對流為主的 SHL;2.以呼吸蒸發機制和面板蒸發機制為主的 LHL。家禽體表面和外界的溫度差是 SHL 的驅動力,只要差值是正的,就會一直在進行,而且全程是物理作用,不會消耗額外的能量。以熱喘(panting)為重要散熱方式的LHL 則恰恰相反,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風速影響家禽的散熱方式。風速增大,任何熱物體的對流傳遞的熱量也隨之增大,這一複雜的過程可以用「熱邊界」。
Simmons等研究了風速對 SHL 和 LHL 的影響,發現環境溫度在 29-35 ℃之間時,總的散熱量不會隨著風速的增加(從 61 增加到 183 m/min)而改變,相反,卻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風速上升,SHL 增加,LHL 下降;而溫度上升,卻伴隨著 SHL 下降,LHL 上升;而且,當風速為 2.0 m/s 左右時,無論溫度如何上升,總散熱量會保持相對恆定;風速提高,LHL 轉化為 SHL,能夠促進肉雞的生產效能。實際上,以紅外熱成像技術研究 SHL 為節點,發現 SHL 在高溫環境下肉雞能量平衡調節中起到主要作用,證實了風速對 SHL 的重要影響;同時發現,適宜風速通過調節水平衡減少 LHL;高溫下風速的提高促使 LHL 向 SHL 轉化,進而增加 SHL 的佔比,相應減少 LHL,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總之,風速通過對家禽能量平衡、水平衡的調節,進一步影響 SHL、LHL 及其比例,從而達到調節熱平衡的目的。
2 、風速對家禽的影響
最早開始研究通風對於家禽的影響要追溯到 20 世紀 60 年代。
Drury 等(1966a;1966b)首次提出了「肉雞生產得益於風速產生的風冷作用」,並得出風速可以改善肉雞生產效能。隨後的幾十年,包括美國、以色列和巴西等國先後開展了相關研究。在 20 世紀末,通風已經在家禽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諸多試驗證實了風速對家禽生產效能的提高作用。生產效能的提高是風速對高溫環境下家禽熱平衡調節的結果。風速對生產效能是否提高取決於風速大小、家禽日齡(Dozier et al.,2005; Simmons et al.,2003)、環境溫度等因素。且家禽所需的適宜風速也會根據上述因素的變化而不同。
風速同樣影響家禽的生理指標。Furlan 等在研究不同風速(5.7、4.2、3.1、2.4 和 1.8 m/s)和處理時間(0、10、20 和 30min)對 36-42 日齡肉雞體表溫度和直腸溫度時發現,處理時間顯著影響腿部皮溫和體溫,且處理前 10min 下降最快;4.5 m/s 以下的風速不會影響頭部和背部溫度;2.0 m/s 時,腿部溫度開始下降。而 Yahav 等在研究不同模式溫度(恆溫 20 ℃;變溫 35/25 ℃,30/20 ℃)和風速(0.8-3.0 m/s)對火雞影響時發現,其體溫均維持在正常溫度範圍,這可能跟火雞較強的耐熱力和不同的處理方式有關。在 Yahav 等另一項研究中,在高溫環境下(35±1.0 ℃, 60±2.5% RH),最適宜的風速為 2.0 m/s,此時體溫最低,過高(3.0 m/s)過低(0.8 m/s)都不會升高體溫。
國內開展風速對家禽體熱調節等方面的研究較晚,專業性的理論研究較為匱乏。經查閱文獻發現目前僅有陶秀萍對溫溼風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並得出了肉雞溫溼風指數模型,探究了風速對肉雞生理生化的影響。不過其研究的試驗條件為高溫(35、38 和 41 ℃)和低風(0、0.7和 1.2 m/s),並沒有探究偏熱溫度(26-32 ℃)和較高風速(2.0 m/s)對肉雞的影響。而風速對於家禽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也未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