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華南農大:miRNA對雞白血病腫瘤的調控機制

J亞群禽白血病病毒(J avian leukosis virus J ,ALV-J),屬於逆轉錄病毒家族,可以導致雞白血病及各種腫瘤性疾病發生,在家禽界廣泛傳播。迄今為止, ALV -J在商業型雞和肉用型雞的感染對世界各地的家禽業已經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

MicroRNA(miRNA)一種小的內源性非編碼RNA,在腫瘤發生和發展中發揮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關鍵作用。然而,很少知道miRNA在雞白血病腫瘤中的潛在作用。為此,華南農業大學謝青梅教授領銜團隊針對miRNA對雞白血病的調控進行研究*,成果發表在PLoS ONE上。

研究人員首先通過miRNA晶片檢測未被侵染的雞和ALV-J侵染的雞miRNA的差異表達(晶片服務由聯川生物提供),發現gga-miR-375在患有雞白血病的雞中出現下調,並可以靶向YAP1致癌基因抑制細胞增殖。研究人員發現ga-miR-375的過表達對DF-1細胞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顯著降低YES相關蛋白 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的表達。隨後研究人員做了體內實驗,發現受感染的雞肝20天后gga-miR-375發生顯著下調,而此時YAP1發生顯著上調(P<0.05)。研究人員還發現細胞週期蛋白E,細胞週期程序中一個重要的調節因子,它的表達在感染期間發生顯著上調(P<0.05) 。果蠅細胞凋亡蛋白1抑制劑(DIAP1),與依賴半胱天冬酶的細胞凋亡有關,在感染後也顯著上調。

研究結果表明,gga-miR-375作為一種腫瘤抑制基因調節癌細胞的增殖並且在雞白血病腫瘤發生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白血病及其綜合防控措施

禽白血病,特別是J亞型白血病(俗稱血管瘤)近兩年來在我國肆虐橫行,給家禽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給一些種禽企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一些地方養殖場戶的投訴事件屢屢發生,與種禽企業之間的糾紛不斷。為此,許多專家和企業都開展了對禽白血病特別是血管瘤型白血病

白血病診斷方法比較與研發新思路

雞白血病診斷方法比較與研發新思路劉會芳(石家莊市神九畜禽疾病防治及藥物研究所)劉興林陳桂清(河北省泊頭市農業局)雞白血病特別是J亞型白血病(俗稱血管瘤)在我國的快速傳播,給養雞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對全國的雞育種體系建設也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客觀形

雞淋巴白血病防控經驗點滴談

雞淋巴細胞白血病近幾年來發病率居高不下,給蛋雞養殖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石家莊華牧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通過採取綜合防控措施,率先擺脫了本病的困擾,現將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新國介紹的他們公司的一些做法分述如下:1生物安全防控不能流於形式1.1加強各生產

植物血凝素在雞白血病中的應用效果

植物血凝素為低聚糖(由D一甘露糖、氨基葡萄糖酸衍生物所構成)與蛋白質的複合物,屬於高分子糖蛋白類,非免起源,能與糖類結合的一類蛋白質,具有使細胞凝集和多糖沉澱的性質。植物血凝素能凝能植物和動物的細胞,在含糖的微分子之間起連線作用。至今,已分離了幾百種凝

禽戊型肝炎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J亞群的混合感染導致褐雞群暴發肝炎和肝出血

患病蛋雞的肝臟腫大、肝炎綜合症和肝出血。(A)肝臟中可見黃色肝壞死。(B)肝臟變暗。(C)瀰漫性肝臟出血。(D)肝臟破裂出血。感染雞舍蛋雞肝臟的微觀病變。(A)肝臟出血影象;條

蛋雞血管瘤病的發病原因

蛋雞血管瘤病和以往較為常見的雞的淋巴細胞白血病(即大肝病)、骨的硬化病均是由雞白血病、肉瘤群病毒(ALV)所引起的疾病。病毒經由母雞的卵巢或輸卵管移至卵內造成垂直感染,或對無病毒

當前家禽免疫抑制病的防治

當前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對家禽影響很大,在過去,J亞群禽白血病在肉雞方面除去免疫抑制外,其他一般不形成眼觀的病變,但是近年來,在肉雞方面的發病程度在加重,有些實驗室的檢測

導致肉雞發病的七個因素

一、導致肉雞發病的7種因素:1、種雞因素①垂直傳播病:支原體、沙門氏菌感染、大腸桿菌、腦脊髓炎、白血病、網內、傳貧、呼腸孤病毒感染②營養缺乏:B族維生素、A+E2、孵化因素溫

引起雞腹瀉病的病因

雞腹瀉可以表現為病毒性腹瀉、細菌性腹瀉、代謝性腹瀉、中毒性腹瀉、真菌性腹瀉等。病毒性腹瀉主要病毒有雞新城疫病毒、呼腸孤病毒、馬立克病毒、白血病/肉瘤病毒、雞腺病毒等等。這類腹瀉的特點:多發生於中雞和大雞,永續性腹瀉,用抗菌素治療大多無效,有些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