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突降如何降低雞群冷應激
一、冷應激對雞群的影響
在低溫中,維持能量需要增加,雞群飼料消耗增大,但飼料利用率卻降低,仍不能維持產蛋需要,機體動用體內貯備,造成體重下降,生產水平下降,導致雞群體質下降,飼料轉化率降低。
二、防止冷應激的方法
1、做好雞舍保溫
標準化雞舍在天氣轉冷後應關閉縱向通風進風口、溼簾,以免冷空氣來臨時造成冷應激。同時,雞舍裡側靠溼簾的地方,應安裝空氣導流板,使冷空氣進入雞舍後處於雞舍的上層,以減少冷空氣對雞體的刺激。
另外,要注意觀察雞舍有無其他漏風的縫隙,封閉除進風口以外的縫隙,特別不能忽略出糞口的遮擋,避免造成區域性低溫區或通風短路。
2、防潮除溼
舍內溼度過大會降低羽毛的保溫性,潮溼增加的風冷效應不利於雞舍保溫,因而冬季更應注意保持雞舍乾燥。減少地面灑水,降低帶雞消毒用水量,經常檢查飲水系統,以免淋溼雞體,加大體熱散發;及時清除舍記憶體留的雞糞,減少雞糞內水分蒸發造成舍內溼度的增加。
必要時舍內放置生石灰可起到吸溼的作用,此外在外界氣溫適宜時加大換氣量來降低舍內溼度。
3、增加飼料營養
冬季若遇寒流,氣溫突降,雞群本身無法一下子調整採食量,會產生很大的應激反應。因此應當隨時注意天氣預報,在寒流來臨前1-2天給每隻雞增加5-10g飼料,持續3-5天,使雞維持正常體溫和產蛋水平。寒流過去、氣溫回升後,再恢復原來飼料量。同時要特別注意各種氨基酸的質量和數量以及飼料比例,適當降低蛋白質含量,新增適量高能量原料。
維生素C在抗寒冷應激情況下也起重要作用,在冷應激下,機體內合成的維生素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補充一定的維生素C可促進機體生長,提高產蛋量和蛋殼強度。
4、做好通風換氣
秋冬季為保溫常使雞舍處於密閉狀態,以減少冷空氣的入侵。但由於雞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易使密閉式雞舍內空氣變得渾濁,氨氣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加,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影響雞群健康。
若飼養人員進入雞舍感到有氨氣刺鼻時,應立即採取措施適當換氣。要把防寒保溫與通風換氣有機地結合起來,及時排除滯留在雞舍內的氨、硫化氫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換進新鮮空氣。
標準化雞舍一般根據目標舍溫與舍內最小通風量進行設定風機自動運轉。但飼養管理者也要關注大風惡劣天氣對舍內通風的影響。
養殖戶可通過敞開上部換氣窗進行換氣,嚴寒天氣可在中午較暖和時開啟氣窗進行換氣,晴天一般可在中午前後斷續開窗換氣數次,每次約10-30分鐘。
總之,在秋冬季飼養管理中,冷應激的問題較為突出,我們需要重視冷應激的危害,做好準備工作,採取有效的方法減少或避免外界氣候給生產帶來的影響,保證雞群發揮良好的生產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