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秋冬換季通風管理,您需要注意的問題

秋雨連綿,外界氣溫降低,晝夜溫差增加,溼度降低,風冷效應越來越明顯。此時的雞舍通風管理尤為重要。

通風過大極易造成雞群出現冷應激反應,通風過小,容易造舍內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粉塵、料沫、羽毛碎屑等無法正常排出。這些情況極易誘發雞群感冒,腹瀉等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在通風管理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關注三個重要時刻

  1、關注白天最高溫度

下午13:00-14:00是全天溫度最高的時候,風機開啟數量最多。秋季與夏季相比溼度降低,風冷效應明顯,因此要關注此時雞群的體感溫度是否過低。可以在夏季通風模式的基礎上提高風機的開啟溫度,避免雞群體感溫度過低。在通風模式上,從縱向模式向混合模式逐漸過渡。

  2、關注夜間最低溫度

凌晨3:00-5:00是全天溫度最低的時候,通風以保溫為主,通風不暢易造成空氣質量差,刺激呼吸道黏膜。此時要關注雞舍的通風量能夠滿足雞隻需要,一般控制到適宜呼吸量的1.5-2倍之間。另外,還要關注雞舍是否有刺鼻的氨氣味,以及二氧化碳濃度等。

附不同周齡通風量標準(供參考):

  3、關注特殊天氣,如突降秋雨,溫度急劇下降

外界氣溫驟降,直接造成舍溫下降,雞群的產蛋情況也會因此出現波動。通過多次的試驗測試,在突然降溫的情況下,通過犧牲空氣質量來保證雞舍溫度,可以有效減緩冷應激的影響。具體的操作如下:

(1)進入秋季後,雞舍的溫度開始有計劃的每週下調0.2-0.3度,讓雞群逐漸適應低溫氣候;

(2)關注天氣預報,如果未來2-3天要出現劇烈降溫,舍溫暫緩下調,等降溫過後再執行;

(3)在夜間降溫前將目標溫度提高0.3-0.5度,以此來降低通風量,保證舍溫,待溫度回升後再降目標溫度調整回來。

  二、關注三項管理

  1、預案管理

圍繞以減小晝夜溫差為核心的目標,制定預案:

(1)隨著溼度的下降,逐級上調風機開啟的溫度;

(2)當最高溫度低於26度時,進入混合通風模式;

(3)當小窗進風面積可以滿足白天最大進風量時,進入橫向通風模式;

(4)關注控制最低溫度的級別,為避免劇烈降溫的影響,下一級別低0.5-1度啟動。

  2、現場管理

(1)人體感覺

①異味:一般以進入雞舍不憋悶,不刺鼻,不嗆眼,無明顯異味;

②體感溫度:上層雞籠感覺不到冷風為好,走道的風速感受不到冷意為適宜;

③粉塵:雞舍內粉塵含量低,以從雞舍前端可以看到雞舍後端的風機為適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空氣衛生的取樣監測。

  (2)雞群狀態

①熱應激:觀察雞隻是否有張口呼吸、扎翅膀等熱應激反應;

②冷應激:炸毛、縮脖、流鼻涕、糞便變稀不成團;

③通風量不足:紅眼、賴雞增多等。

  (3)剖檢表現

①通風不足:肺淤血,口腔黏液、氣管充血和黏液增多。

②通風過大:鼻竇黏液增多、糊肛、剖開腸道能聞的難聞的臭味。

  3、資料管理

(1)通風資料

①體感溫度:核算每個通風級別的體感溫度;

②靜壓:秋冬換季12-16帕,冬季16-20帕;

③晝夜溫差:換季6℃,冬季3℃;

④通風量:冬季最冷時期,夜間保證雞群最小呼吸量。

  (2)生產資料

①日耗料變化:在換季中日耗料的變化,隨著溫度逐漸降低,日耗料小幅度上升;

②體重蛋重變化:日耗料的變化直接反應在體重和蛋重的變化,正常情況蛋重會有1-2克的增加,如蛋重不增反降,就需要結合雞群的現場管理,查詢問題;

③亞健康雞數量和型別:通風不良或冷風吹雞會導致區域性的亞健康雞數量增多,結合現場管理髮現的亞健康雞型別,判斷下一步通風調整的風向;

④死雞數量、位置和型別:剖檢症狀可以反映通風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死亡雞隻的位置判斷,是區域性通風出現問題,還是整體通風出現問題。

三、坐堂獸醫提示

秋冬換季,養殖朋友需要通過三項關注和三項管理相結合,來平衡通風換氣與保溫的關係,減輕氣候變化引起的雞群不適,保證雞群穩定。

來源:智慧蛋雞,作者:劉峰。如有轉載,請必須註明資訊來源和作者。

秋冬換季,蛋雞舍通風管理的4個關鍵點

由於秋冬換季時期外界溫度波動頻繁,晝夜溫差大,對維持蛋雞舍內溫度的適宜、穩定、均勻不利,所以如何做好蛋雞產蛋期換季通風管理是蛋雞全程飼養過程中的工作重點。本文介紹在實際

蛋雞產蛋期換季通風管理關鍵點

換季時期雞隻反應冬春換季、秋冬換季時期,在雞隻適宜的溫度範圍內不存在溫差問題,但是短期內,雞隻對空氣質量的耐受性大於對溫度的耐受性。二換季時期溫度控制管理目標空間結構:舍內橫向溫差3℃,縱向溫差3℃,垂直溫差1.5℃。時間結構:舍內目標溫度為18~

秋冬換季,如何做好鼻炎防控?

傳染性鼻炎(簡稱鼻炎)是由副雞禽桿菌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據報告統計,近幾年鼻炎的發生體現在此病控制難度加大、鼻炎免疫後的雞群發病比例增加,發病季節性差異變小,雞傳

密閉式雞舍,蛋雛雞秋冬換季的溫度管理措施

育雛期培育目標是通過對0-6周齡的雛雞進行嚴格、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培育出符合其品種生長髮育特徵健康無病、體重、體尺達標的均勻合格雛雞。在育雛期飼養管理過程中,環境溫度適

秋冬季節注意加強雞舍通風

秋冬季節舍內以空氣新鮮、氣流速度較慢為好。入冬前把不應進風的地方修補好,尤其是排風扇處的漏風處必須處理好,防止因區域性倒冷風,使雞舍整體通風不暢和近排風扇處的溫度偏低,造成雞群發病而影響生產。當舍內氨氣味較大時,應首先提高舍內溫度,然後加大通風量。

秋冬季節如何通風要注意什麼

01雞舍通風,能給雞隻提供足夠的氧氣,排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氣等有害氣體,驅除雞舍內的水汽,控制雞舍溼度,調節雞舍溫度並有助於控制疾病。02雞舍通風不良會增加氨氣的含量

秋冬季養雞就是要給雞創造三個「環境」

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雞舍通風開始由縱向通風向過渡式通風轉變,需要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目標溫度和通風量。而進入冬季後,氣溫降至最低,開始進入最小通風階段,需要協調

秋冬季節密閉式雞舍的溫度與通風管理要點

眾所周知,每年秋、冬季節來臨之際,蛋(肉)雞養殖企業(場)均面臨雞舍環境控制管理的巨大挑戰。因為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雞舍通風開始由縱向通風向過渡式通風轉變,需要根據外界溫

夏秋換季如何實現雞舍內環境的穩定

(2)小窗調整方面小窗開啟時應保證前後均勻、對應、開啟尺度一致,避免下列情況發生:①小窗開啟大小不一致。單側小窗開啟不一致,會造成通風不均;兩側小窗開啟大小不一致,一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