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蛋雞舍二氧化碳濃度與生產效率分析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從內蒙古地區選擇了A、B兩家大型雞場,兩場都採用層疊式雞籠、傳輸帶出糞、自動上料、自動環控裝置、自動揀蛋。養殖場A的只雞佔位面積450cm2,養殖場B為400cm2。其中A場是450日齡的羅曼褐蛋雞,B場是230日齡的海藍褐蛋雞,飼料都是由同一廠家供應。雞舍的結構與飼養管理程式見表1。
1.2試驗方法
兩家養殖場都有三棟雞舍,規模A場單棟規模4萬隻,B場單棟規模6萬隻,測定時間各場均處於正常的生產管理狀態。測定時間設定在每天9∶00~12∶00、15∶00~18∶00。根據雞舍的縱向長度進行等距測定,設定CO2濃度測定點,每棟雞舍設定6個縱向測定點,測定高度離地面0.6m;溫度和溼度的測定均設定5個縱向測定點,測定高度離地面1.00m。所有指標在同一雞舍內的縱向測定點水平上,其橫向分兩側與中間共3個測定點。採用TN106紅外二氧化碳測定儀(江蘇省金壇市泰納儀器廠),每隔5秒讀取一個數值,連續讀取8個數值後計算平均值。溫溼度值採用測定,採用TENMARS公司AirVelocityMeterTM-403儀測定。
1.3資料處理
試驗資料通過Excel錄入整理後採用SASS軟體單因子方差分析模組進行統計分析,最小極差法進行顯著性比較,顯著水平為P<0.05。結果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差)。
2 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雞場雞舍內CO2氣體濃度測定分析圖1分析了不同蛋雞場雞舍內的CO2氣體的測定結果。由圖1可知,飼養密度受籠養裝置體積和飼養區佔建築區的面積大小以及飼養量等因素的影響。養殖場B的CO2濃度值與A場的CO2濃度值達到差異顯著(P<0.05)。養殖場B的CO2濃度值高與單棟舍飼養量有關,而且層疊式籠對雞舍的通風風阻較大,不利於氣體的擴散。B場雞舍內CO2濃度趨勢相對A場較一致,這種狀況主要是因為B場雞舍的環控裝置較A場先進,而且B場為新投產,所以在雞舍密閉性方面也較A場好。
2.2雞舍內縱向測定點間CO2濃度差異比較
圖2為不同養殖場內縱向各測定點CO2濃度值的比較。從圖2可以看出,雞舍內CO2濃度值和單棟的存欄有關係,各測定點的濃度不同與舍內風機的佈置存在很大的關係,其中B場在側牆上也安裝了6颱風機,影響了測定點的通風量,所以在不同點測定值變化幅度較大。但A場只在雞舍末端裝有12颱風機,所以在不同測定點變化幅度不是很大,差異不顯著(P>0.05)。整體情況反映了在雞舍隨著風機口的靠近,CO2濃度會逐漸增大。CO2主要通過風機進行排出,所以在設計雞舍時要充分考慮存欄量,設計的夏季最大通風量4m3/h·kg。
表2分析了A場產蛋率、蛋重、溫度、溼度和CO2濃度等在3個雞舍間的差異。由表2可知,A場的產蛋率一舍和其他兩舍差異顯著(P<0.05);蛋重3棟雞舍差異不顯著(P>0.05);溫溼度一、二舍差異不顯著(P>0.05),前兩舍和三舍差異顯著;CO2濃度一舍和其他兩舍差異顯著。從結果分析來看,由於3棟雞日齡相同,管理方法和飼養人員都相同,從而在設定目標溫度和設定環控引數上以第一舍的資料作為參考,進而從環控上作出調整,改進雞舍設定資料,提高生產效率。
表3分析了B場產蛋率、蛋重、溫度、溼度和CO2濃度等在3個雞舍間的差異。由表3可知,B場的三舍較一、二舍產蛋率高,但差異性不顯著(P>0.05);蛋重和溫度都是第一舍和二、三舍差異顯著(P<0.05);溼度差異不顯著(P>0.05);CO2濃度是二舍和一、三舍差異顯著(P<0.05)。從結果分析來看,和A場一樣B場也是全進全出,所以日齡也都是相同,管理方法和飼養人員也都相同,分析比較來看第三棟舍的環控資料作為調整依據較理想。
2.3不同CO2濃度與產蛋率、蛋重的關係
由圖3可見,當CO2濃度升高時產蛋率會受到影響而降低,但在試驗雞舍中由於環境控制系統較好,CO2濃度一般都不會超標,雞群如果適應了一定濃度範圍,對雞群的產蛋率幾乎沒有影響。由圖4可知,CO2濃度對蛋重在本試驗測定的資料範圍內沒有顯著影響(P>0.05)。基於以上結果分析得出,CO2濃度在531.44~765.53mg/kg範圍內對雞群的產蛋率和蛋重都沒有太大的影響。這也許和雞舍的結構以及測定時間有關係,雞舍的結構設計理念都是在當前標準化雞舍建設的觀念下設計和建造的,所以在設計前期也會考慮到CO2對雞群的影響。
2.4不同蛋雞場生產效能比較
由表4可見,兩場整體的生產效能都優於品種的標準,也比地區的整體生產成績好。但是B場的生產情況從育雛、開產、達到90%產蛋率日齡等方面都優於A場。
3 小結
本次針對內蒙古地區在環控方面調查主要從CO2濃度對產蛋效率的影響做了研究,CO2濃度在養殖過程中對蛋雞產蛋效率影響明顯。從本試驗結果看,CO2濃度增高時產蛋率和蛋重有小幅度降低,但是在雞群適應後則沒有明顯的影響。結果表明當下在現代化大型養殖場採用的層疊式的養殖裝置,以及採用先進的環控裝置控制環境,一般有害氣體的濃度都能控制在其正常生產所適應的範圍,CO2濃度在531.44~765.53mg/kg範圍內對產蛋率和蛋重等影響不顯著(P>0.05)。但從經濟效益上考慮,尤其在風機耗用電能方面,把雞舍的氣體濃度控制在雞群可以適應的範圍內,主要是從環境控制系統上調整風機的開啟數量實現節能,這也是本試驗的實際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