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寒地凍,不敢通風!如何掌控最小通風量?
冬季,溫度越來越低,很多雞舍都做了保溫措施,那如何檢驗雞舍通風量是否充足呢?冬季檢驗雞舍通風量是否充足的小技巧就是看一下雞舍內蜘蛛網是否過多,類似進了盤絲洞一般。通風不足或者通風有死角,會導致雞舍粉塵大,蜘蛛網密集,加重雞群呼吸道症狀和疾病的發生。
通風換氣不能停,可以減少通風次數或者減少通風時間,但絕對不能停止;進風口附近的雞籠可以用飼料袋子擋一下,防止冷風吹到雞。有的養殖戶反映,近來他的雞舍裡面氨氣味特別重,人進去以後,就流眼淚,嗆得慌,通風換氣後改善的效果也不明顯,那這個氨氣實在怎麼來的呢?除了通風換氣還需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氨氣不光味道難聞,有刺激性,還是一種免疫抑制劑,會降低雞的免疫力,同時雞在呼吸的時候也會把氨氣吸入到氣管裡面。由於氣管表面有一層水分,氨氣溶於水之後再雞的氣管表面形成一層氨水,雞的氣管在氨水裡面泡上一段時間,氣管表面的上皮就會出現一些破損潰瘍裂縫,就會使得一些病原微生物通過破損面,進入到血液,降低雞的抗病力。
氨氣是如何產生的呢?
氨氣就是沒有消化掉的蛋白質的中間產物-尿酸鹽釋放出來的,尿酸鹽為什麼會增多呢?
1、飼料配方里面的能量和蛋白質失衡
現在好多的雞舍裡面溫度很低,雞釋放到環境中的熱量很多,當能量和蛋白質失衡,能量水平低,蛋白質相對較高,這個時候蛋白質就充當了一部分能量飼料,把僅有的一部分熱能釋放出來,那些中間產物尿酸鹽就排出到雞舍,釋放出更多的氨氣。
2、各種原因各種因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
引起腸道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下降,比如說疾病,和應激(轉群、斷喙、颳風下雨、換料等等)這些都會使得腸道菌群失調,飼料轉化率下降,一些蛋白質的中間產物進入到雞舍,釋放出更多的氨氣。
3、飼料配方中粗纖維含量過高
有的飼料配方中產蛋雞加了過多的雜粕,育雛育成期加了太多的麩皮,這些粗纖維會加速腸胃蠕動,讓雞吃得多排的快,雞的腸道很短,只有幾十公分,本來這個飼料在雞的腸道中需要幾個小時消化,當吃了太多的粗纖維之後,飼料在腸道里面停留的時間縮短,這樣雞的飼料的轉化率下降,一些蛋白質的中間產物進入到雞舍,釋放出更多的氨氣。
雞舍當中的有害氣體不光是氨氣,還有一些腥臭味,那可能是雞的腸道黏膜脫落導致的,黴菌毒素引起雞的腹瀉,壞死性腸炎引起腸粘膜脫落,時間長了之後,雞舍就會有一些腥臭味,嚴重的像死老鼠一樣的味道。提高飼料轉化率,加強通風換氣,通風的時候要注意瞬間溫差不要超過五度,以免引起感冒。